人到中年,请脱掉两件衫,痴迷和眷恋。你需要的是清醒和沉淀,不必自以为是,他人的世界,你轻如微毫。” 人生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人,而人生也是一场相遇的过程,但是,无论遇到谁,都是命里注定,都是缘分或是应该遇到的。 有人会给你帮助,有人会给你教训,也有人会与你擦肩而过,也有的人会成为你生命中的人。 而有些人会只会影响你的情绪,因此,我们渴望能够遇到一个懂自己的人。 廖一梅在《柔软》中说:“每个人都很孤独,在人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这了解是什么呢?就是灵魂相近,灵魂的知己,不可否认,这才是人生最好的相遇。 但是往往事与愿违,知己难求,不如随缘而遇,或许,不在意别人,不依靠别人,独自活着,才不会失去理智和自我。 莫言说过:“年轻的时候,爱上什么都不为过;成熟的时候,放弃什么都不是错。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和自己灵魂相近的人,最后发现,唯一契合的只有自己。” 也只有让自己清醒了,才会发现痴迷和眷恋是多么的不理智,也只有沉淀自己,懂得人人生无常,孤独的路上没有尽头,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悲喜自渡。 正如三毛所说:“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人生就是一场体验,这个过程需要我们自己去感受,无论经历了什么,最后,都会在有限的生命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爱值得爱的人,懂得冷暖自知,悲喜自渡,这才是真正的的人生风景。 就像季羡林先生在《悲喜自渡》里所写的:“在人生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撞起伏,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孤独的旅行,如果不懂得让自己安静下来,不懂得爱自己,那么,这一路上也是太苦了。 别人或许只能帮你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可是自己的路终究要自己走,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去努力和把握,人生中的一切困难需要自己去克服,人生的无常,需要自己用生命去经历,在风雨兼程中独自度过。 自己的人生,悲喜自渡,他人无能为力,这是我们内心最清醒的认知,也是属于我们生命里的倔强。 生活的滋味,其实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悲喜自渡,他人难悟。 马尔克斯也在《百年孤独》中写道:“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不要对别人心存太多期待。我们总是想要找到能为自己分担痛苦和悲伤的人,可大多数时候,我们那些惊天动地的伤痛,在别人眼里,不过是随手拂过的尘埃。或许成年人的孤独,就是悲喜自渡。” 说白了,人到中就是要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去麻烦别人,或许,别人也正处在困境之中,真正能救赎自己的,永远是来自内心的勇气和力量。 自我救赎,就是要我们用绝对清醒的理智,去压制一切不该有的胡思乱想。 所以,余生,让自己活得清醒一些,以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顺其自然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独善其身,在别人的世界里顺其自然,守心自暖不强求,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故而,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