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的耶律阮在混乱中被一位从容自若的老宫女吸引,看清女子的面容后,他直接放下手中的屠刀,转而对叔叔辽太宗请求道:“战功我不要了,就要她!” 耶律德光饶有兴趣的打量眼前女子。容貌尚可,气质脱俗,确实有些与众不同。但是年纪未免大了一些,恐怕至少要比耶律阮大上个十来岁,但论年岁而言,二人并不般配。 他不解的问:“天下那么多女子,年轻貌美的更是数不胜数,你若想要,便是赏你十个八个都不在话下,为何独独要她?” 耶律阮没有因为耶律德光口中的十个八个女子而动心,只是摇摇头开口道:“若我为曹丕,她便是我的甄宓。” 耶律德光听完哈哈大笑,心想他大抵是年轻气盛,见过的女子实在太少,图个新鲜罢了。便欣然应允了。 这个女子恰巧也姓甄,名叫甄定徽。原是后唐宫女,后唐被后晋所灭,她凭借自身才华,在后晋做了李皇后的贴身侍女。 乱世之中,女子的选择很少,多是被选择的份,能够活命已经是莫大的福分了。如今后晋倾覆,她既入了耶律阮的法眼,便也只好追随耶律阮。 甄定徽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对政事略通一二,就差上战场带兵打仗了。所以时时能给耶律阮许多惊喜,他也从一开始的一见钟情,转变为对她才华的爱慕,并不在乎他们之间年龄的差距。 后来耶律阮继承大统,第一件事就是将甄定徽册封为皇后。不过这个想法还未实施就引来了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对。 不仅仅因为甄定徽是汉人之女,还因为大辽有一条传统:皇后必须是萧姓皇族子女。 当年阿保机在位时,他的皇后述律平文能出谋划策,武能带兵出征,为大辽立下赫赫战功。他念及述律平的功绩,再加之后来推崇中原文化,将述律平比作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大将萧何,又给述律家族赐姓为萧。自此,大辽每一位皇后都出自于此。 所以让外族女子当皇后,是辽史上前所未有的,各位大臣纷纷上书请求耶律阮收回成命,改立萧撒葛为后。 甚至在上朝时有人大胆直谏:“祖宗之法不可改,改则动摇朝廷根基。萧氏贤良淑德,是最合适的皇后人选,望陛下明鉴。”耶律阮自然不能直接否决掉这些臣子的话,但也不想放弃立甄定徽为后。 他思考良久,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既不违背祖宗又不违背内心的办法:那就是立两个皇后,将甄定徽和萧撒葛都并立为后。 或许人的本性就是喜欢折中,这个想法一出,大臣们虽然内心不喜,但也做出了让步。于是甄定徽成为大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姓萧的皇后。 公元948年,耶律安端等人以耶律阮立甄定徽为后为由出兵造反,后来还没成功就东窗事发,耶律安端的儿子察割为保全性命果断大义灭亲,将父亲谋反的细节事无巨细一一告知,获得了耶律阮的信任和重用。 甄定徽时常劝谏耶律阮不要再重用察割,她认为连父亲都可以轻易背叛的人日后也会叛主。耶律阮却不以为意,认为这是对他的忠心胜过了父子亲情。 公元951年,北汉刘崇向辽俯首称臣,并请求耶律阮出兵攻打后周。对于此事,甄定徽也曾苦劝过,不宜出兵。但耶律阮还是决定南征,并带上了两位皇后。 辽军行至归化州详占山,天色已微暗,便决定在此处安营扎寨。耶律阮这日喝了几杯酒便搂着甄定徽睡去,全然不知马上就要到来的危险。 察割趁着夜色集齐了许多人马,望着不远处辽军安营扎寨的地方,只待一个对方防守缺失的空档,就要一举杀入营中。 后半夜,众人多已酣睡,连站岗守夜的士兵都昏昏欲睡。察割一声令下,无数兵马推开牙门,涌入营地之中。 士兵们都始料不及,听到厮杀声,想起身去拿盔甲兵器,但是来不及穿上就死于乱刀之下,有的甚至睡梦之中便惨遭毒手。 耶律阮这边也没好到哪里去,虽醒来得及时,但事出突然,他身着里衣,又手无寸铁,敌不过对方人多势众,刀剑无眼。还没抵抗几下就连同甄定徽一并被砍杀,另一个皇后萧撒葛也难逃一死,一同殒命。 后来战乱平定,辽人将耶律阮和萧撒葛的遗体迎回,风光大葬。而甄定徽始终没有得到认可,被随意的葬在野草丛生的荒野之中,并且也没有对她追封谥号。 耶律阮曾说他若为曹丕,甄定徽就是甄宓。一语成谶,甄宓貌美,早年很受曹丕的宠爱,可后来却落得个被曾赐死,下葬时还要被发覆面,以糠塞口的下场。甄定徽的结局亦令人唏嘘。 她这一生跌宕起伏,历经几代更迭,如同草芥浮萍,苦无归处。如今终于尘埃落定,却只能在这荒郊野岭久久停息。 参考文献: 《辽史·后史传》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