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待小人最高明的三种方式

 西湖谐人 2023-05-02 发布于浙江

孔子说:“小人难养,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小人,如果我们非要与之一较高下,那么,很可能就会让自己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遇到小人,沉得住气,不急不怒,能够适时退一步,方显一个人的气度与格局。

图片
不争论

有人说:“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同理,你也永远说服不了一个装傻的人。

小人之所以是小人,就是因为他们无视是非对错。

小人往往并不是不明事理,而是他们在面对利益时,选择了故意混淆黑白来获取利益。

当讲道理对他们有利时,他们就会讲道理;当讲道理对他们不利时,他们便会胡搅蛮缠。

面对这样的人,即使再能言善辩的人,也是说服不了他们的。

所以,真正明智的人,不会在蛮横无理的人身上浪费时间,而是能够舍弃暂时之“小利”,来换取今后的“风平浪静”。

俗话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得罪了君子,君子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得罪了小人,小人却会不择手段的报复。

害怕小人,不算无能,而是一份权衡利弊的清醒,一份能含垢忍辱的胸怀。

人生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把时间用在提升自己上,远比用在与小人较真上来得更有价值。

图片
不亏欠

贾平凹说:“交人宁愿交那些吝啬的人,也不要交那一见面就跟你特别大方的人。”

小人往往深谙“欲取先予”之道。

当他们对某个人突然变得大方的时候,往往并不是他们“移了秉性”,而是因为他们对对方有所图。

如果对方经受不住他们的“糖衣炮弹”,“接受”了他们的好处,那么,最终可能就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来偿还他们的好处。

毕竟,拿人的手短,一旦欠了别人的人情,又如何理直气壮地去拒绝别人的请求呢?更何况是面对小人的纠缠呢?

面对小利,贪图眼前之利的人,会因小失大;而把对方想得太好,不忍心拒绝对方好意的人,也会掉入对方的陷阱之中。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益最能够迷惑人的心志,所以,在面对“无功之禄”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可轻易去接受。

面对小人的付出,保持礼貌的同时,能够果断拒绝,避免被小人“道德绑架”,是一个人最难得的自律。

图片
不深交

《论语》里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与人相交,难免会有利益上的往来。与君子相交,君子能够遵守做人做事的准则,合于义则取,不合于义则舍。

所以,与君子相交,极少会有利益上的纠纷。

小人则不然。

他们把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一旦发现有漏洞可钻,就会不择手段攫取利益。

如果我们不计较,就会造成损失;如果我们计较,就会在争取正当利益的过程中,耗费掉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提早识别出对方是君子还是小人。如果发现对方是小人,就选择“退避三舍”,避免有利益上的往来。

古语云:“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与小人走太近,以至于把自己的私事、心事,统统都告诉对方,那么,就是在把“拿捏”自己的筹码,亲手递到了小人手中,最终就会让自己受小人的摆布。

一个人最大的智慧,是知人。

只有亲君子,远小人,才能避免被小人所累,才能让自己今后的路,越走越顺。

结语:

当你的层次不高的时候,你会遇到很多的“烂人烂事”。

最明智的做法,不是与之争输赢,而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层次,跳出当下的圈子。

当你变得越来越优秀,你会发现,周围的人,渐渐变得善良而通情达理了。

凡事反求诸己,才是一个人最通透的活法。

与君共勉。

*来源:哲学  作者:龙靖,一个热爱哲学的理工男,自由撰稿人, 愿用一支笔,点亮每一盏心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