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董其昌书《岳阳楼记》(局部) 前 言 万历三十七年(1609)五月,福建各地连降大雨,山洪暴发。其建宁等府居民死者近十万人。时董其昌年五十五。 董氏之于明末,以书画名重海内。据载,是年董氏传世书画各一。画者,作《临米芾吴江垂虹亭诸帖卷》,现藏上海博物馆。书者,即《岳阳楼记》手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董书《岳阳楼记》卷为纸本,行书,纵37.6cm,横1499.5cm。“此卷笔法由李北海而渐入米南宫,字大如拳,流畅劲健,通篇数百字一气呵成,功力深厚,为董氏行书中精妙之品。”文金祥如是说。 予近观此卷,有意集联为辑。联既成,乃索字,孰料董氏所书多有笔误,盖谪守脱谪字,俱兴作具兴,薄暮作薄雾,波澜作波涛,翔集作翔舞,之高作之上云云。奈何已集成联所涉字,弃之可矣。予见识浅甚,后得二马头陀点拨:“董氏手录古文,皆默写之。”乃仆。 今集得七言九联,虽乏善可陈,亦敝帚自珍。其二无高字,故高峡易作空峡;其六无谪字,故迁谪易作迁越;其九无澜字,故文澜易作文光。古人尝谓:毋以词害意,今予以字害意,奈何奈何。癸卯三月十三日莫非记于中州四一居。 — 图 版 — ![]() 其一 兰芷斯怡君子气 情怀此会古人风 ![]() 其二 空峡风横记猿啸 大江岸静答鸥波 ![]() 其三 萧骚风雨通和乐 旷远江山守静观 ![]() 其四 春风不必忧兴废 浊酒何多隐乐悲 ![]() 其五 其怀璧有沉浮感 人在山无进退心 ![]() 其六 诗兴或增迁越乐 酒怀皆与啸歌归 ![]() 其七 无多月影予行者 一去烟波作郁然 ![]() 其八 远客尝为明月矣 晖光得在碧山无 ![]() 其九 文光隐跃烟浮锦 酒兴空明月满楼 集联 · 制图|莫非楹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