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邮电部科技司司长周寰带邮电部科技代表团到美国,邮电部第四研究所所长的李世鹤陪同前往奥斯汀考察李三琦、徐广涵、陈卫三人联合创立的美国三信(SANCOM)公司的ATM交换机和智能天线。周寰决定支持这两个项目,表示可以以专款专用的形式从中拨款给三信公司。但合作的前提是邮电科学研究院一定要控股合资公司。 1995年10月:退出美国三信公司的陈卫和徐广涵在美国德州成立新公司Cwill(Chinese Wireless Local Loop,“中国的本地无线环路”),陈卫任董事长兼CEO。 1995年11月2日: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与美国Cwill公司合资组建的北京信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李世鹤任董事长,陈卫担任总经理,方向是WLL(Wireless Local Loop)无线环路接入。SCDMA是在WLL基础上的进一步演进。信威承担国家“九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SCDMA无线用户环路系统的研制。 信威创始人之一、“中国TD之父”李世鹤教授说,“信威”这个名字是根据Cwill的音译,在工商局的电脑随机备选名字中临时挑中的。 ![]() 1996年9月1日:信威第一套SCDMA移动实验原型系统在北京通县演示成功。周寰很高兴,随后电信院将一笔“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科研经费约2000万元(合286万美元,其中货币资金264万美元,技术折价22 万美元),作为信威的注册资金打给Cwill使用。同时,Cwill也按原股权比例增资154万美元(其中货币资金88万美元,技术折价66 万美元),双方共同向信威增资440万美元,使信威注册资金扩充为640万美元。 1997年:SCDMA产品推向固定无线接入市场,信威进入高速发展期。当年8月,第一套SCDMA商用试验网在重庆西彭开通。 周寰大胆采纳徐广涵在SCDMA技术上搞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框架的建议,徐广涵和李世鹤提出在SCDMA的基础上引入时分多址(TDMA)技术,用TDD方式做出了著名的“中国3G标准”TD-SCDMA。即使到现在,TD-SCDMA的多个核心专利还都在信威和Cwill手中。 1998年1月:邮电部“香山会议”上,李世鹤和徐广涵向在座专家讲解TD-SCDMA的情况,信威总经理陈卫回忆,“他们俩在上面讲,我在旁边作备份”。 1998年4月:重庆信威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是由北京信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市电信管理局及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方共同投资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无线通信产品生产、销售及工程技术服务。 1998年:信威的3个试验网在重庆建成,当年实现4000万元的销售。随后信威拿下重庆电信、江西电信、哈尔滨电信等客户,订单2亿多元。 1999年:大唐集团成立,当年5月,李世鹤带6名学生被调回大唐研发TD-SCDMA,信威出资400万元支持该项目,大唐集团副总裁杨毅刚接任李世鹤的信威董事长。由于TD-SCDMA所有的知识产权都属于信威,大唐与信威签订分成协议,约定TD-SCDMA未来所收知识产权费的45%归信威。 1999年8月:信威的SCDMA数字无线用户环路系统获得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9年8月:博纳德投资公司向北京信威增资71.11万美元,占股10%。 SCDMA和TD-SCDMA之争的故事
1999年9月:杨毅刚代表信威董事会通知陈卫他被罢免总裁职务,由杨庆接任。杨毅刚在信威董事会上提议,因员工群龙无首,既然部分员工要到中兴、华为去,还不如到电信科学研究院去。于是除一个“病号”外,信威的70多名研发人员随后被全部调往大唐,大唐获得了信威的全部研发力量。 1999年10月:因为被信威罢免,陈卫卸任Cwill董事长一职,中经合董事长刘宇环接任,后来又由陈五福接任董事长。 1999年11月:信威SCDMA无线接入系统被国家计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1999年12月:被免职的陈卫离开中国。 1999年:信威实现70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 2000年初:电科院推翻几个月前的党组决议,免去杨庆的职务,重新聘陈卫任总裁。陈卫挑选了Cwill公司6位各领域最强的技术骨干回国。 2000年3月:信威资金基本已经告罄,连工资都发不出来,陈卫提出高管层不要一分钱工资,但希望按照美国高科技公司模式设立20%的员工股,信威与大唐签订做20%员工股的协议。 2001年1月:信威SCDMA无线用户环路系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1年3月:信威股份制改制,公司更名为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在信威产品不成熟、项目还没有交付之前,大庆油田便向信威支付了约2000万元的“救命钱”。 2002年:中国网通与中国电信南北拆分,北方的中国网通在南方组网时,必须选择“小灵通”之外的无线市话系统SCDMA-俗称“大灵通”。 ![]() 2003年:信威在宝鸡为中国网通的南方网络组网,1800M SCDMA成功登陆公众电信网。随后,SCDMA进入成都市场,由农村进入大城市,与GSM展开正面竞争。 ![]() 2003年9月:信威SCDMA综合无线接入系统通过信息产业部生产定型鉴定。 2003年:46岁的陈卫被中国工程院提名为院士有效候选人。 2003年12月:信威SCDMA综合无线接入系统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在1800M SCDMA无线市话系统的基础上,信威又开发了400M SCDMA无线接入系统,并成为信产部推荐的“村通工程”的首选方案。 ![]() 信威并入大唐电信的故事
2004年:大唐电信从北京信威、重庆信威各自采购产品1.1亿元、3.17亿元。 2004年10月:信威公司股本结构 ![]() 2005年:信威与瑞平公司签署《McWiLL 平台合作协议》,双方联合开发SCDMA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平台。 2005年:信威入选美国新经济杂志《红鳟鱼》“Red Herring2005亚洲百强企业” 2005年10月:北京通信展,信威总裁陈卫表示,明年scdma将会迅速发展。 ![]() 2005年12月:陈卫当选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 ![]() 2005年:大唐电信从北京信威购入1.54亿元系统产品。 1999-2005年:信威的业绩
科技大会上的故事
2005年和2006年:信威连续入选《IT经理世界》与德勤中国推出的“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企业。 2006年:信威居《福布斯》“2006福布斯中国潜力100”企业榜单第二。 陈卫第二次被罢免总裁的故事
信威上市失败的故事:
2006年11月:网通董事长张春江表示,要加快完成集团宽带无线接入商用实验工作,对WiMAX、大唐信威McWill技术在性能、功能、成熟度和商用化程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2006年12月:ITU世界通信展媒体专访,运营商首次评价McWill技术,网通总裁左迅生表示:大唐McWill已经在北京和青岛等地建网实验。在今年青岛帆船赛中,R4版本的McWill在低速移动的状态中,7千米范围内速率稳定在2Mbps以上,可以流畅的播放网络视频。 陈五福在上任信威总裁后的员工大会上表示,信威下一阶段的重心是“资本运作”。上任后,他倡导“蓝海战略”,实行各部门独立财务核算。 ![]() 2007年初以来:陈五福已很少待在信威,多数时间在美国和台湾,参与管理的形式多是通过Skype与林波、蒋赳赳和徐广涵等开会。 2006-2007年:占信威收入70%的最大客户中国网通“因信威的经营理念发生变化导致技术风险太大”,而停掉了SCDMA订单。 2007年:陈卫已返任Cwill董事长 2007年9月:信威的结构调整和人员精简
![]()
![]() 2007年10月:商务周刊2007年第19期封面图 ![]() 2007年10月:资料显示,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9464.9万元,现有股东包括凯通达、Cwill、博纳德、洋浦三代、信杰和凯讯达。大唐集团通过凯通达和凯讯达持股44.46%,Cwill持股23.94%,博纳德、洋浦三代和信杰分别持股8%、3.6%和20%,洋浦三代是信威第一代核心管理层的持股实体,2000年成立;信杰是2004年10月成立的员工持股公司。 2008年大唐电信集团工作会:真才基提出要加快推动SCDMA的转型。 2008年3月20日:信威公司举办“推动SCDMA开拓国际通信市场工作研讨会”,来自信产部、外交部、商务部、科技部、广州市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贝尔等三十多家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的代表参加。信威宣称, ![]()
2008年12月:工信部国家无线电管理局发布无[2008]332号文件,McWiLL符合该文件对1800MHz无线接入频段的使用要求。 2009年5月:大唐电信控股公司退出,电信院子公司北京凯通达和凯讯达加入 ![]() 2009年6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1800MHz 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技术要求》为通信行业标准,2009年9月1日起实施。意味着McWiLL系统成为我国第一个拥有国家授权频段并制定行业标准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制式。 2009年11月:北京信威就代表中国向国际电联ITU提交McWiLL宽带无线接入标准提案。同年12月,ITU批准McWiLL成为宽带无线接入国际标准,并于第二年4月正式批准发布McWiLL国际标准,使之成为与WiFi、WiMAX并列的宽带无线接入国际标准。 2009年:信威公司从超过2800人降到近400人,而且亏损达近4亿元。 2010年2月:信威公司的总负债达到7.96亿元,并且还在不断的亏损。 2010年7月7日:洗浴中心老板起家的王靖入主了信威公司,担任法人。 ![]() 2010年:北京信威实现营收2563.62万元,净亏损3948.37万元 2011年5月:大唐控股在上海联交所挂牌转让北京信威10%的股权,挂牌价格为3820.76万元。根据重组方案,受让方为博纳德投资,价格未披露; 2011年11月:半年之后,大唐控股再次在上海联交所分两笔挂牌转让北京信威2.33%的股权,转让价格合计已经飙升至3.96亿元,与半年前溢价逾4倍相比,此次转让价格溢价率近60倍。 参考文献:信威的故事、信威十二年的轮回,商务周刊 |
|
来自: taotao_2016 >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