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师承有道,学什么内容,决定你将会表现什么内容,书法其实是个大染缸!

 木易斋 2023-05-02 发布于浙江


陈忠康—— 师承有道 

陈忠康是当代中国书法创作中一个典型的个案。陈忠康的特点大家都清楚,他对传统所下的那种细致的功夫具有代表性。如今大家都在下功夫,但是陈忠康下的功夫有点不一样。他对传统怀有深厚的情绪,而且远比一般人单纯、执著,这就成为他重要的特征。人只能从自己已有的基础上发展,过去所接受的教育、训练、个性、遗传等。这个基础也会悄悄地发生改变,在长期的生活中,在你的锤炼中,但是最基本的东西是不会轻易消失的。

——————邱振忠教授评陈忠康

图片

陈忠康教授认为:

书法创作,当思想文化进入到笔墨之中,把这些笔墨之中的东西吃透了以后,那么你就最共性的东西营养就有了。(有输入必定有输出)

 也就是说,你起初的一步,你的技巧和意识中,你需要不断的开疆扩土!(所以学院派通常是先精后博这条路)随着你的认知的成长,个性的增长,你会慢慢的发现每个人的个性,不要以为自己开始都有个性的,人的个性都是依附于自己的文化修养认知,你的文化修养认知不高的话,你出来的个性是一点没用,笔墨里面流露的都是真实不虚的!每一个人的心性修养的高低在笔墨中全部看得出来,为什么古代的人说书为心画,一张字里面一写一个字,你里面的内心世界都可以看透。(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字,相由心生,字由心生)

图片

只有人做到什么程度,你的知识,你的见解到什么程度,甚至你的修为到什么程度,你的字才能是什么级别的程度。(同你修炼到什么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这种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个性,有意义的创造力,甚至是一种境界的区别!

很多社会上我们认为有创新的字,它其实是没有价值的。他们有面貌 但是是没有创新,是没有价值的,他们只是习气。当你的字并没有进入这种中国文化的核心就不会有价值!只是个人的习气!(没有传统的共性,只有个人显摆的个性,自然是不可取的)

图片

为了这种核心你就需要不断的看古人的东西,看古人的好的字帖,你要看进去,你会自己形成一种自然的屏障,区别好的东西和坏的东西的屏障,屏障长了自然会知道当今哪些人写的好,哪些人写的差。孙过庭:书法之妙,今不同弊。(古人好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人写得差地方,我们不能照抄照搬。)

图片

要有很强的自我判断意识,自己的字一写出来,就会判断出来到底缺少什么,字里面哪里不够,哪里需要补充,你就会慢慢立一种非常强大的判别力,现在我们有个流行的词叫做——防火墙。你需要建立这种防护墙,一有病毒就进不去!(防火墙是建立在有一定书法理论,书法实践基础之上)

进入了传统,意识上改变很重要。这个意识怎么改变,就是要多看,多思考,多读古代的书论,多学那些最优秀的人的所想所思!然后再自己去印证!

图片

中国书法史最经典的那些作品,它是怎么样构成的? 他们的核心的价值观是什么?审美的价值观的根源在哪? 当你去思考这些的时候你就强大了!

很多人学书法的时候往往自己脑海首先结成一种“壳”,一旦这个壳有了以后,就打不破了。所以在学习中,我们必须让自己更开放(更能包容)开放后自己无形中成为了海绵,眼睛放开!心态放开!(好多东西都可以吸收)那你这样的话,学技巧,学笔墨等等,你看到的元素才会更多!(意识和敏锐度要强过很多人)

图片

我们通常说笔法,章法、墨法、字法等等,这种划分法现在是没办法的,(已经形成了教学的定式)这些都是有形的而另外的所谓的气息运动又是无形的。所以真正的“壳”是固定的,精神也是不固定的!

图片

…………待续…………

陈忠康,1968年生于浙江永嘉。199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专业。2008年中央美院毕业获,博士学位。中国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2023年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暨2023“国美发布”正式启幕,陈忠康出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学术院长。

图片

我是四海易术,每天分享一点书法小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