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你想说服你的领导停止做某事时,你会怎么办? 他陪着少东家林平之出门打猎。一行人里的郑镖头很懂得讨好领导,为了让领导开心设定了一个极具风险的目标:打只野猪。由于郑镖头放了卫星,无形中给领导林平之设置了心理预期。 结果,一行人折腾了半天,也就打了两只兔子,两只野鸡。有句话怎么说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郑镖头的行为像极了某些公司里的高管,只顾着哄领导开心,脱离了现实情况。结果目标设定的过大,kpi完成不了,领导自然会很失望。 眼看着太阳要落山了,林平之还不死心就提议说:“咱们到前边的山里再找找去。” 当其他镖头都在极力哄领导开心时,史镖头则想的更深:这一进山,非到天色全黑不可,咱们回去可又得听夫人的埋怨。 显然,在福威镖局的权力结构里,林平之的地位虽然很高,但他的父母才是实际掌权人。史镖头是清醒的,自己的行为不过是“陪太子读书”,实在是犯不着惹大领导生气,可是眼前的少东家也不是省油的灯。摆在他面前的职场难题是:大领导,小领导都是领导,谁也得罪不起! 因此,说服林平之改变自己的主意才是关键。可是,直接劝阻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缺乏说服力,领导不接受。 事实上,不顾别人的感受,把话说的太直本就是低情商的表现。一根筋式的直来直去自然是会得罪人的。相比之下,高情商的人永远懂得拐弯,毕竟路其实有很多条。比如,你想从上海去北京该怎么走?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要死脑筋以为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 史镖头很聪明,他很懂少东家的心思,于是说道:天快晚了,山里尖石多,莫要伤了白马的蹄子,赶明儿咱们起个早,再去打大野猪。 什么是高手?阿信很早就说过,有慧根的人其实不用学鬼谷子,古往今来的说服智慧总结起来无非就一句话:顺着好恶说利弊。 所谓好恶是指揣摩说服对象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这是感性层面的。人跟人的区别,主要就体现在好恶不同。 所谓利弊是指分析说服对象行为的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这是理性层面,人们总是通过权衡利弊关系,作出不同的决断。 林平之想要什么?是野猪,我们可以称为价值A。如果想改变林平之的想法,就要使用高于野猪的价值B来说服。“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两种利益同时放面前,当然是选择利益较大的那种。两种损害放面前,当然是选择伤害较轻的那种。 需要说明的是,阿信说的“价值”其实也是一种预设价值。人们说服无外乎两种选择,要么“言善”从正能量讲起鼓动别人做某事,要么“言恶”从负能量讲起恐吓某人停止做某事。也就是鬼谷子讲的“言善以始其事,言恶以终其谋”。 所以,史镖头通过“言恶”吓到了林平之,无疑是把选择权递给了林平之,你是想要野猪,还是心疼你的宝马呢? 林平之显然被说服了,虽然还嘴硬道:我这小雪龙聪明得紧,决不会踏到尖石,不过你们这四匹马却怕不行。好,大伙儿都回去吧。 最终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书中写道“五人大笑声中,兜转马头”。 武侠世界和现实世界里有一点是一样的,不仅拼武力值,也拼说服力。不仅拼胳膊拳头的硬实力,也拼为人处世的软实力。诚如林震南送给林平之的生意经:江湖上的事,名头占了两成,功夫占了两成,余下的六成,却要靠黑白两道的朋友们赏脸了。 这句话翻译过来是什么?江湖从来不只是打打杀杀,江湖更是人情世故!只可惜,不懂人情世故的林平之执着于快意恩仇式的打打杀杀,无意中掀起了武林的惊涛骇浪。 ![]() 《鬼谷子谋略宝典》 用得上的鬼谷子大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