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皇帝的罪己诏

 沧海一粟1951 2023-05-03 发布于江苏

九门提督章鱼哥

中国第一个罪己诏产生在汉文帝时期,在这之后的皇帝就时常会出现颁布罪己诏的情况,到了明朝这种诏书更是出现得更频繁了。根据相关统计,明朝一共有十一位皇帝颁发罪己诏,其中太祖朱元璋有五份,明惠帝有一份,宣宗一份,英宗两份,代宗五份,宪宗一份,孝宗一份,武宗一份,世宗两份,神宗两份,思宗六份,共计二十七份罪己诏。



第一份是来自洪武七年八月的,天下初定,很多人因为战争使得很多士兵妻离子散老无所依,朝廷也没有考虑到他们给予相应的福利,于是朱元璋深刻检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曩因天下大乱,死者不可胜数,生者备历艰辛,已有年矣。朕起布衣,削群雄,定祸乱,改元洪武,今纪七年。但才疏德薄,日夕虑上帝有责,思之再三,惟兵后告殃者,朕失抚养存问。盖军为朕开拓疆宇,奋不顾身,殁于战场,尸不至家,魂无所依。 父母年高,妻寡子幼,一旦抛弃,至今不能存恤,此朕之过也。民间经兵避难,父南子北,至今不能会聚奉养者有之,或子殁亲老而失养,亲殁子幼而无依者有之,亦朕之过也。 兴言至此,实可悯焉。今诏天下有司。各具名以言,朕当安居存养,使不失所。

没想到才过了三个月也就是洪武七年十一月份,当时出现了“五星紊度”的天象,于是朱元璋觉得这是上天给的警醒,直接除了罪己诏反思自己,朕德薄才疏,效圣人之道,相继行之,至是五星紊度,黎庶匪宁,若悖理乖仁,非朕而谁。



不过皇帝的罪己诏看起来不是很有用,因为在两年后的闰九月,又发生了这一天象事件,朱元璋赶紧又发文表示自己的忏悔:朕本寒微,因元多事,试与群雄并驱,十有七年,艰难万状,方得偃兵息民,称尊海内,纪年洪武,已九春秋矣。迩来钦天监报:“五星紊度,日月相刑”。于是静居自省,古今乾道变化,殃咎在乎人君,寻思至此,惶惶无所措手足。惟告臣民,许言朕过。于戏!于斯之道,惟忠厚仁人之心,能鉴朕之不德;假公营私者,又非贤人君子。

等到了洪武十三年五月,南京城的谨身殿突然突然被雷劈了。朱元璋十分惊慌,于是就表示:朕以菲德,托于万姓之上,奉天勤民十有三年矣。不期宰辅失寄,肆奸擅权,使贤愚陷于不义,朕思创业之艰难,念生民之不易,首诛奸恶,锄根剪蔓及其余党,然录刑之际,不无过焉,甚非上帝好生之德。乃洪武十三年五月初四日申时,雷震谨身殿,朕甚惧焉。

朱元璋的最后一次罪己诏是在洪武十八年九月份,天灾不断,山东和北平水旱交替,百姓苦不堪言,于是朱元璋向上天谢罪,

呜呼,天位艰哉,然有如此,朕自即位以来十有八年,不遑暇食以措民生。奈何内外之臣数用弗当,罪实在予一人,以致上天垂戒,灾及万姓,所以水旱相仍。

其实在建文帝做了皇帝之后也发布过罪己诏,因为削藩导致的战乱,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建文帝的罪己诏已不可考。



在宣宗时期,因为持续的干旱,明宣宗颁布罪己诏:

朕以菲德,恭嗣天位,统御兆民,夙夜惓惓,图惟安利。今畿内及河南、山东、山西并奏自 春及夏,雨泽不降,人民饥窘,朕甚恻焉!夫上天降灾,厥有攸自,其政事之有阙欤?刑罚之失中欤?征敛之频繁欤?抚字不得人欤?永念其咎,内疚于心。



其实有意思的还是明英宗,比如他第一次做皇帝的正统四年,因为京畿地区水旱灾害严重,他表示这还是需要下个罪己诏表明自己的决心的:



朕恭嗣大统,夙夜祗勤……今岁以来,灾疹数见,京畿尤甚。自三月至五月亢阳不雨,甚伤农麦,五月中至六月连雨不止,河决堤岸,渰没田稼,城中倾塌官民庐舍,亦有压溺死者, 深用兢惕。洪范咎征,皆由人事,盖朕不德之所致也。

结果等到景泰元年,也就是代宗皇帝的时候,也是水旱不止:朕恭膺天命,总理笃机,顾凉德之靡胜,致乖违之有,自上天悬象,垂戒实深。

其实这个是明英宗自己的罪己诏。而代宗时期的罪己诏就非常丰富了,通常都是因为天灾人祸而颁布的罪己诏。

先是景泰二年的十月,君失其德,臣失其职。这是历史仅存的那个字,其他内容已不可考。



景泰三年九月洪水泛滥和地震等灾害:上天垂戒,皆朕不德所致。

景泰四年正月:连阴雨雪过多,皆朕不德,政务有乖所致,朕深警惧。

景泰五年二月,气候原因:朕以凉薄,恭膺天命,夙夜靡宁,图惟政理。迩者自冬徂春,雨旸弗顺,或积雪连旬,或穷阴弥月,春分已过,暖气尚遥,此皆朕之不德所致。

最后就是在景泰七年五月:朕恭膺天命,总理笃机,顾凉德之靡胜,致乖违之有,自上天悬象,垂戒实深。

古人对天象的迷信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要深,不仅是朱元璋,宪宗皇帝在成化七年十二月就因为彗星现象下过罪己诏:



乃者彗见天田,光芒西指,仰观玄象,祗惧实深。俯自省修,罔知厥咎,岂朕涉道尚浅,烛理未明,而刑政之不善欤?抑用人有未当,而贤否混淆欤?听言有不察,而是非乖舛欤?将用度奢侈,赏赐无节,妄费府库之财?营缮频繁,征科无艺,致伤军民之心欤?有一于此,悉朕之过。

当然,除了这些天象之外,有时候因为天干物燥或者人为疏忽发生的事故也会被皇帝用来反省,至于是不是真的反省就不知道了。

比如明武宗和明孝宗因为乾清宫火灾发布的罪己诏。



之后的嘉靖,就在第二年的九月因为灾祸频繁而发布了罪己诏: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必以敬天勤民为首务,我国家列圣相承,率繇是道。朕嗣守鸿业,深惟祖宗托付之重,臣民属望之深,夙夜兢兢,不遑宁处。自践祚之后,上天垂戒,灾疹迭见。今年七月内,南京、应天及淮阳等府俱有大风雨之变,陵寝震惊,江水涌溢,漂流房屋不下数万余间,没溺男妇无虑数万余人,死者积尸暴露,生者流离迁徙,而江西、湖广、广东、广西等处亦有非常水患。内自修省,罔知所措,意者敬天勤民,道有未尽,永惟厥咎,在予一人。

第二份罪己诏要等到嘉靖三十六年四月,当时宫里大火,乾清宫·坤宁宫等都被烧毁,嘉靖抽身从炼丹的世界出来做了一个自我检讨:



朕本同姓之侯嗣,初非王子之可同,惟皇天宝命所与,暨二亲积庆在予。夫自入奉大统,于兹三十六年。 昨大遭无前之内变, 荷天恩赦, 佑以复生。此心感刻,难名一念,身命是爱,但实赖臣劳之一语,而原非虚寂之二端。

天心丕鉴,朕心朕忠,上天明鉴。 昨因时旱,祷泽于雷霆洪应之坛,方喜灵雨之垂,随有雷火之烈,正朝三殿,一时烬焉,延及门廊,倐刻燃矣。仰惟仁爱之昭临,皆是朕躬之咎重。 兹下罪己之文,用示臣民之众。

隆庆皇帝的继承人万历也因为乾清宫和皇极殿失火发罪己诏,内容大同小异。

要说最有意思的还要数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他一个人就发了六个罪己诏,基本都是因为战争。

先是崇祯八年十月,凤阳的皇陵因为起义军被毁,崇祯表示都是我的责任:

朕以凉德,缵承大统,不期倚任非人,遂至师徒暴露,黎庶颠连,国帑匮绌而征调未已,闾阎雕攰而加派难停,中夜思惟,不胜愧愤。今年正月复致上干皇陵,祖恫民仇,责实在朕。

到了崇祯十四年二月,因为战争表示:朕自御极以来,事无大小,皆亲自 裁决,是以积劳成疾,诸症交侵,且时事多艰,闾阎彫攰无告,灾黎困穷已极,目前更望饱得甘霖,百姓苏生,倒悬可解。况今畿内、山东、河南等处,流士猖獗,兵民伐杀,几无宁日 ,甚至人人相食,朝不保暮,如此情形,深堪闵恻……种种情弊,有一方于此,皆足仰干天和,昨又天儆,黄眚为灾,岂非恶积于下,而天变即示于上,总朕凉德寡闻,明不足以辨奸,德不足以格物,诚不足以动天,信不足以孚人。

崇祯十五年闰十一月,又因为战乱不止下罪己诏:



比者灾害频仍,干戈扰攘,兴思祸变,宵旰靡宁,实皆朕不德之所致也!罪在朕躬,弗敢自 宽。 自今日为始,朕敬于宫中默告上帝,修省戴罪视事,以赎罪戾。

崇祯十六年六月:朕以眇躬,祗膺天命,嗣守鸿业,十六载于兹……乃自逆胡匪茹,阑入内陆,畿内山左,极目丘墟。驱剿虽已远奔,荼毒实为可闵,至流贼原我赤子,亦复矫命横行,连陷藩封,震惊陵寝,豫楚江北,半被摧残。重以天灾洊告,蝗旱频仍,奸吏贪官,专工掊克,横征暴赋,不顾凋疲,致祸结兵连,边腹交困。老羸转于沟壑,丁壮耗于干戈,万姓何辜,遭此异惨,皆朕不德所致也……特下罪己之诏。

崇祯十七年二月:朕嗣守洪绪,十有七年,宵旦兢惕,罔敢怠荒。乃者灾害频仍,盗寇日炽,生民荼毒,靡有宁居,坐令秦豫丘墟,江楚腥秽,罪在朕躬……皆朕之过也……又朕之过也……又朕之过也……皆朕抚御失宜,诚感未孚,中夜以思,踞蹐无地,已实不德人。

崇祯十七年三月,这时候的大明朝已经名存实亡了:朕承天御宇以来,十有七年,夙夜不遑,思臻上理,流寇又作,调兵措饷,实非得已。乃年年征战,加派日多,本欲安民,未免重累,朕之罪也。贪官污吏,乘机巧取,加耗鞭朴,日为尔苦,朕深居九重,不能体察,朕之罪也。将懦兵骄,莫肯用命,焚杀淫掠,视尔如仇,朕任用非人,朕之罪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