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2年,英国潜艇击沉阿根廷军舰始末

 兰州家长 2023-05-03 发布于甘肃
文章图片1

英先锋级核潜艇归来

在非交战区冒险偷袭

  自二战结束以来,真正确认的潜艇击沉大型军舰的战例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1971年印巴战争期间印度“库卡里”号反潜护卫舰被巴基斯坦潜艇“汉果”号击沉,印18名军官和176名水兵死亡。事后,印度海军全力追杀,连续3天共投掷了156枚深水炸弹,却仍然让敌舰脱逃。

另一次则是1982年5月,英国“征服者”核潜艇击沉阿根廷二号主力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以下简称“贝”号)。“贝”号沉没标志着阿海军基本上退出战争,但由于英国这次冒险偷袭发生在非交战区,所以英国此举饱受争议。

英舰队跋涉万里进行反击

  当阿根廷人在为本国军队于1982年4月1日夜收复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而庆祝时,英国已磨刀霍霍准备报复了。首相撒切尔夫人批准皇家海军派特遣舰队远征南大西洋,同时宣布马岛周边200海里为禁航区。

阿根廷媒体认为,英军只攻击进入禁航区的船舶和飞机,但它们要是在禁区外活动将是安全的。英国外交部通过瑞士使馆婉转警告阿根廷政府,即便不在战区,英国特遣舰队也有可能发起攻击。

  4月5日,英国特遣舰队驶出朴次茅斯军港,除囊括“无敌”、“竞技神”号航母等主力舰外,还有英皇家海军引以为豪的4艘核潜艇“征服者”、“勇敢”、“斯巴达”和“卓越”号。

4月12日,这些潜艇先于特遣舰队进入战区,开始海上封锁。

4月30日,特遣舰队在马岛附近海域成功完成兵力集结。

此时,最让特遣舰队司令伍德沃德担心的就是阿根廷海军了。载有天鹰攻击机的阿根廷海军“5月25日”号航母战斗群,对英舰队构成了巨大威胁。而在英舰队的西南和马岛的南面,还有“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和为它护航的两艘驱逐舰组成的79.3特混舰队,两者可能形成钳形攻击。就在他感到焦虑时,“征服者”号发来消息,称于4月30日晚发现阿巡洋舰“贝”号。

  “贝”号原是美国海军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的第6艘“菲尼克斯”号,始建于1935年。1938年3月服役,因在日本袭击珍珠港时死里逃生而被称作“幸运舰”,后加入美国第七舰队,成为美太平洋战区海军司令的旗舰,1946年退役。1951年,它和另一艘巡洋舰以78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阿根廷海军。一开始,它被改称“10月17日”号,1956年又改名“贝尔格拉诺将军”号。马岛战争爆发时,它的舰龄已有43年,是阿海军二号主力舰。

  5月1日晨,在“征服者”号上值勤的英国海军中尉赛提亚通过潜望镜清楚地看到了远处海平面上的“贝”号。由于79.3特混舰队在英国公布的封锁区外,“征服者”号艇长布朗决定等待伍德沃德的电令,同时,对“贝”号进行影子跟踪。伍德沃德则向伦敦发出急电,要求改变作战规则,允许对“贝”号进行攻击。撒切尔夫人领导的战时内阁批准了这一建议。

致命一击,323人遇难

  5月2日下午3时,一直保持跟踪的“征服者”号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下,完成了攻击前的准备工作。MK8型直航式鱼雷(“征服者”号还携带有MK24型虎鱼线导电动鱼雷,但布朗艇长则认为,在二战中屡立战功的MK8更可靠)进入鱼雷舱。

4时,布朗发出“一、二、三号鱼雷管齐射”的命令,3枚鱼雷射向1400米外正驶往阿根廷大陆沿岸的“贝”号。前两枚鱼雷先后命中目标,第三枚鱼雷则撞到了旁边驱逐舰的龙骨上。对于“贝”号上的舰员来说,这是一场噩梦。

20分钟后,“贝”号已经倾斜了30度。在一片混乱中,舰长打着手电筒声嘶力竭地指挥幸存者逃生。他让大家尽量穿上大衣,带足干粮,15人坐一条救生艇,弃舰逃生。4时40分,最后一条救生艇告别“贝”号。5时左右,汹涌的波涛将万吨巡洋舰高大的身躯彻底吞没。

据说,鱼雷击中“贝”号时当场就有272名舰员死亡。当阿根廷派出军舰全力搜索幸存者时,恶劣的海上风暴让救援行动进行得很不顺利,不少人在海上漂流了30多个小时。最终,舰上1000多名官兵中有323人丧生(阿根廷在马岛战争中共牺牲649人),其余经抢救脱险。

  就在“贝”号在海上苦苦挣扎时,完成了攻击任务的“征服者”号由于受到巨大爆炸声的震动,布朗艇长担心为“贝”号护航的两艘驱逐舰投下深水炸弹,因此立刻下令全速下潜撤离该海区。

“征服者”号以高速行驶了一个小时后才升起天线,向“竞技神”号航母上的潜艇指挥部发去了攻击成功的电文,然后继续快速撤离。很快,“征服者”号收到了英国海军部的嘉奖电,“征服者”号成为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艘击沉水面舰只的核潜艇,布朗艇长后来还因此得到了国防部颁发的勋章。

马岛之战中最有争议的行动

  对英国战时内阁来说,“贝”号被击沉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成功,因为这直接导致阿海军的其他舰只撤出了战斗。可以说,这是整场战争当中最具决定性的军事行动之一。英战时内阁给伍德沃德的嘉奖电只有一句话:“干得好!”然而,这场战斗的冲击波并未就此结束。

消息传来,伦敦著名的低俗报纸《太阳报》立即用“可逮住你了!”做头条标题大肆庆祝,但当它得知“贝”号不仅仅是被击伤,而是沉没了,且舰上可能有近1200人面临死亡时,它撤回了这个标题。

英国国内的反战人士则抨击撒切尔政府背信弃义,认为击沉禁航区外的船只将促使阿根廷采取各种手段报复。很多人认为,英国不受节制地使用武力是极为残忍的行为。还有人认为,正是这场行动导致了阿军方的报复。仅仅2天后,阿根廷就用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20名水兵丧生。而在阿根廷,政府和新闻界则把英国称作屠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阿根廷军政府名声不佳,一开始国际上竟不相信阿政府“'贝’号巡洋舰在交战区域之外行驶”的说法。

  撒切尔夫人竭力强调这一攻击是必须的,她认为当时阿根廷舰队正对英国特遣舰队构成夹击之势,特别是“贝”号上可能加装了反舰导弹,英国舰队为求万全,有权提前消除“危险的作战平台”。

英国国防大臣诺特也为这一在禁航区外实施的袭击行动辩护。

为了使论据更充分,撒切尔政府还画蛇添足地编造了一个谎言——“贝”号巡洋舰当时正在奔赴战区,而不是远离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