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专生张志铭给首富开车,被首富妹妹看上,逆袭后赚65亿身家

 兰州家长 2023-05-03 发布于甘肃

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讲的是一个草根逆袭的故事。

里面的主人公浙江商人陈江河,白手起家,从“鸡毛换糖”的农民一路逆袭成为杰出商业领袖,缔造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人们大都被陈江河的励志故事感动了,但也有一些人心中暗想,赚钱这么容易吗?会不会又是编剧脑洞大开的胡编乱造?

您还别不信,《鸡毛飞上天》上的事,显现实真的发生过,不是完全的胡编乱造。

改革开放带给了中国40多年的高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陈江河式的“商业大佬”,今天要讲的张志铭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人物。

张志铭起初本是北京的一名普通的出租司机,凭借自己不错的长相和卓越的经商头脑,他被前首富黄光裕的妹妹看上,一路逆袭成老板。

据说目前他的身家至少60亿,甚至比陈江河还有钱。

文章图片2

出身寒微

张志铭,北京人,1971年出生,现在也就50多岁。

张志铭虽是北京人,但从小在郊区生活,家境也比较贫寒,他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工人,每月工资不多,还得养一大家子。

由于兄弟姐妹众多,张志铭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饭,饿肚子。

但这还不是最难熬的,据张志铭回忆,他小时候最怕的是冬天。

北京的冬天异常寒冷,必须得烧煤取暖,但由于家里穷,常常没有取暖的煤。

那时候,张家附近正好有个化肥厂,张志铭从小就跟着哥哥们去那儿捡煤渣。

文章图片3

捡煤渣也是一门技术活,工人一卸完煤渣,早早等在锅炉厂的门口的小张志铭就和伙伴们就一窝蜂似的扑上去,争先恐后地用铲子耙子扒着煤渣,捡那些尚未烧尽的炭焦子。

张志铭由于年纪小,技术不熟练,经常被还有带着火星的煤渣烫着,但为了多捡一些,根本顾不上处理烫伤,只能忍着疼痛继续扒拉。

那种灼伤的刺痛感至今还铭刻在张志铭的记忆深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苦难之中奋斗出来的张志铭,具有了很强的自理能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这些都是他一辈子的财富。

虽然家境贫寒,但张志铭的父母朴素地认为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对孩子们的学习很重视。张志铭在学校学习非常用功,学习成绩也不错。

1985年,张志铭初中毕业,面临考高中还是上中专的选择。

看到一贫如洗的家里,懂事的张志铭压下了考高中上大学的念头,报考了中专,只因为当时中专毕业就可以安排工作。

中专毕业后,张志铭被安排到一家木器厂当工人。

文章图片4

张志铭一开始按照父亲的要求踏踏实实地上班。

但是当时的中国,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到处欣欣向荣,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更是弄潮儿的福地。

张志铭看到周围的很多同事辞职下海经商,有摆摊的,有开厂子的,都比在工厂挣得多得多。

年轻的张志铭很受鼓舞,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是父母一直不同意。

1988年,张志铭不顾年迈的父母的劝阻,毅然决然地从木器厂辞了职,准备自己干一番事业。

文章图片5

出租车司机出道

从工厂出来后,年轻的张志铭站在北京人潮涌动的街头,踌躇满志。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此时的张志铭一无所有,但他毫不畏惧,对自己充满信心。

1988年,张志铭不顾年迈的父母的劝阻,毅然决然地从木器厂辞了职,准备自己干一番事业。

说干就干,张志铭到处借钱凑够了学费去驾校学车。因为聪明肯学,他没多久就学会了驾驶,如愿开上了出租车。

文章图片6

张志铭开出租车的那两年,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更重要的是对北京的交通路线烂熟于胸,收入也还不错。但他没有就此满足,开始谋划着找份新工作。

就在这时,一则司机的招聘启示进了张志铭的视线:国美电器的老板黄光裕想要招一名司机。

彼时,国美电器还在创业初期,随着业务的拓展,黄光裕急需一名司机,但他的要求也很高:

首先司机要对北京的交通线路很熟悉;其次得是北京本地人,便于拓展业务;还得年轻,有时需要干点搬东西什么的体力活;最后人要长得帅气,毕竟司机经常和老板出门,形象代表公司门面。

张志铭觉得,国美是个大企业,进去之后机会多,难得有正好符合条件的岗位,赶紧去应聘。

文章图片7

面试时老板黄光裕一眼就相中了年轻帅气的张志铭,考核了张志铭的车技,确认合格之后,将这个职位交给了他。

从此,张志铭就在“伯乐”黄光裕的带领下,开启了他“的哥”到总裁的逆袭之路。

文章图片8

进入国美

张志铭在给黄光裕当司机时,非常用心,而且很有眼色,很多事都办得很漂亮。

有一次,有笔大生意要谈,对方的老板已经先到了,但黄光裕因为临时有事一时赶不上。

正着急的时候,黄光裕想起了自己的司机张志铭,就让张先陪客户说说话,拖延一下时间。

黄总也是死马当活马医,本没报多大希望,但没想到当黄光裕赶到现场时,对方的老板正跟张志铭谈得热乎呢,还时不时能听到老板的笑声。

黄总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了,最后生意谈成了,张志铭超额完成了任务。事后,黄总笑着对张志铭说,让你当司机有点屈才啊。张志铭谦虚得回答: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从这以后,黄光裕就特别留意地观察自己的司机张志铭。

黄光裕发现每次自己交代张志铭办的事,不论大事小情,他总能办得很好。小到买一瓶饮料,张志铭也会买自己喜欢的口味。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黄光裕觉得张志铭是个可造之材。

当时国美电器公司借着改革的东风蓬勃发展,仅1993年一年国美就新开了五六家门店。

文章图片9

店面的迅速扩张导致极度缺人,于是黄光裕就打算派张志铭出去当个店长锻炼一下。

一开始张志铭听到这个消息还有点不可思议,虽然他不甘心长期当一名司机,但让他直接去当店长,他觉得担子有点重了。

他对黄光裕说,自己还年轻,有些事还在学习的过程中,怕这个工作干不好,给老板造成损失。

文章图片10

没想到,黄光裕直接告诉他:“我相信自己的眼光,你肯定能干出成绩来的,要是真失败了的话,你就回来继续给我当司机。”

黄光裕的话极大地鼓舞了年轻的张志铭。他决心一定要努力做好工作,不辜负老板的信任。

上任后,张志铭深感能力不足,于是他在工作之余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计算机技术专业。

学历的提升意味着视野的开阔。

很快张志铭就发现家电大厂一直在采用老套的经销商逐级分销制度,这样根本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同时造成家电价格昂贵。

于是张志铭决定绕开经销商,直接找厂家拿货。

好不容易和厂家谈好合作,拿上了货,由于销售渠道不广,销量一直上不去。

张志铭想起自己当出租车司机走街串巷时,发现首都的人民都喜欢看报纸。而报纸中缝是空白的。

想到这里,张志铭脑海里突然冒出来个绝妙的点子,在报纸中缝上登家电广告。

果不其然,登了广告后,靠着价格便宜的优点,全北京的老百姓都被吸引了过去,销量一下就打开了。

由于业务出色,一年后,黄光裕就把张志铭调回国美总部担任销售经理。

文章图片11

与老板妹妹相识

调入国美总部后,张志铭遇到了生命中第二个机会。

1994年国美老总黄光裕最小的妹妹——19岁的黄燕虹从学校毕业了,她像她的姐姐黄秀虹一样,一开始仅仅在公司当一名普通的出纳员。

文章图片12

起初张志铭并不认识黄燕虹。但黄燕虹却一直关注着张志铭。

黄燕虹负责给公司员工发工资,每月发工资的时候,张志铭这个名字总是出现在销售业绩中排名第一的位置。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小姑娘的心中充满了好奇。

有一次公司为奖励先进专门举办了一场年会,给销售冠军颁奖。英俊帅气的张志铭一走上台,就瞬间吸引了黄燕虹的目光。

作为礼仪人员的黄燕虹目不转睛地盯着从自己手里接过奖杯的张志铭,青涩的她脸一下就红了,她甚至能听到自己“砰砰”的心跳声。

张志铭此时也注意到给自己送奖杯的小姑娘。她那双充满热情的眼睛深深地打动了他。活动结束后,张志铭主动要了黄燕虹的联系方式。

之后,张志铭和黄燕虹的工作都越做越好,张志铭在黄光裕的刻意锻炼下职位越做越高,慢慢开始独挡一面了;

黄燕虹也因为工作出色,在1996年当上了公司财务部经理。两人在工作方面的接触也越来越多了。

张志铭因为是北京人,有时还教黄燕虹说普通话,纠正她一些不准确的发音;黄燕虹则是利用自己业余时间指导张志铭学习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

两人都很欣赏对方对待学习的劲头和对工作的热情,慢慢地从工作关系发展到了恋人关系。

文章图片13

但老总的妹妹不是那么好娶的。

文章图片14

抱得美人归

黄光裕虽然不反对两人谈恋爱,但是事关妹妹的终生大事,作哥哥的理所应当要替妹妹好好把关。

正好这个时候,黄光裕正在大举进军房地产市场,实在没有功夫管理电器销售。

于是黄光裕对张志铭说:“要想娶我妹妹,你得帮我管理国美电器,管得好才能娶。”

这一来既是考验张志铭,另外一个也确实是想找个得力的人帮自己分忧。

1997年,张志铭担任国美电器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全面主管国美电器业务。

张志铭一上任就参与了关乎国美生存发展的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比如家电经营由进口商品转向国产、合资品牌的结构调整等。

文章图片15

张志铭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主持制定了《国美经营管理战略》,这个文件现在依然是国美电器重要的根本大法,一直是国美电器“依法治司”的标准。

在这期间,国美在张志铭的带领下成为了“低价杀手”,号称“我的售价就是你的进价”,靠着这种营销模式,国美每进军一个地方,都会掀起一片腥风血雨。

其中最传奇的是国美进军天津市场。当时天津本地的10大家电经销商联手抵制国美,有的甚至扬言要让张志铭见见红。

但年轻的张志铭并没有被吓到,他带领团队从基础服务做起,咬紧牙关跟对面打“价格战”、“服务战”,最终国美电器笑到了最后,天津市场彻底向敞开了。

如此骄人的成绩就连黄光裕也没想到,黄光裕笑着对张志铭说:“给你100分的卷子,你得了120分。”

通过了黄光裕的考验,1998年,张志铭与黄燕虹顺利结婚。

也在这一年,黄光裕彻底放权,任命妹夫张志铭为国美电器公司总经理。

文章图片16

离开国美自己当老板

在国美员工的眼中,张志铭是一个谦虚谨慎、善于纳谏、眼光毒辣、敢想敢干、执行力强的经理。

每次作出重大决策前,他总会与相关的人座谈了解情况,去实地考察调研,耐心细致的倾听手下的人的意见。

张志铭很会笼络人心,有一次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张志铭将手下的员工召集起来,每人发了一个大红包,最大的一个有40万元。这让所有的员工感动不已。

在他的带领下,国美电器在很多地方迅猛扩张并一举打入了上海,在多地形成了“强龙压倒地头蛇”的火爆局面。

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张志铭与苏宁的张近东、三联的张继升并称为中国家电零售业的“三张王牌”。

这时的张志铭在国美电器虽是二把手,但已经是国美的符号了。

据说有一次,黄光裕和张志铭一起去外地出差考察,结果各省连锁店的人都只叫张总,而不认识黄光裕。

黄光裕很恼怒的说:“我才是国美电器的老板。”

这样是事情多了,担心“功高震主”吧,2003年张志铭从国美电器辞职,转身投入到鹏润地产。

文章图片17

能力出众的张志铭没用多久就把本来一滩死水的房地产搞得风风火火,“国美第一城”在没有黄光裕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被做到当年北京销售额最大的单体楼盘。

黄光裕看到这种情况,又想收回鹏润地产的控制权。但一向对黄光裕顺从的张志铭,这次表现出了少见的强硬,最终二人大吵一架,分道扬镳。

2005年张志铭卸任了国美执行董事一职,全面退出国美。

这一年下半年,张志铭在北京注册成立明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后来成为张志铭、黄燕虹夫妇的全资公司。

张志铭在离开国美后,非常低调,但是他的经营水平显然没有退步。到如今,张志铭的个人身家已经达到了惊人的60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