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材料)关于“粮食安全”

 阅读美丽星空 2023-05-03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情况

【注】
 1.根据甘肃、宁夏、新疆等部分地区小麦实际产量对全国夏粮数据进行了修正。
2.此表中部分数据四舍五入,分项数合计与全年数据略有差异。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关于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2022年12月12日)
材料二: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环节损失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4%。正因此,减少粮食损耗意义重大。数据显示,我国粮食生产仅“三夏”小麦机收环节减损1个百分点,就可挽回25亿斤粮食,相当于新增300万亩面积的产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节粮减损,相当于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一块“无形良田”,应成为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着力点。
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节约优先,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深入推进产运储加消全链条节粮减损,强化粮食安全教育,反对食物浪费。从生产到加工,从田间到餐桌,粮食产业链条很长。节粮减损,需要瞄准全链条综合施策、做好配套衔接,既要加强生产源头管控,也要做好储运环节减损,更要提升加工利用水平。与此同时,还应强化科技“硬支撑”,加强综合利用,比如,除了把水稻加工成大米,还可从米糠提炼稻米油,将稻壳用于发电;推广低温储粮、粮堆保冷等技术,既能防治害虫,还能有效减少粮食在储藏中的损失;优化升级农机装备,对农机加强检修保养、技术调试;举办技术培训,让农机手掌握机收减损技术操作要点和正确的机具调整方法……科技赋能,服务到位,就能不断探索创新、开拓空间,为节粮减损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摘编自朱隽《节粮减损,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人民日报》2022年06月17日)
材料三:
“未来食物”主要是指为了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高品质及多元化需求,在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气候、自然资源依赖的基础上,利用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3D打印、细胞培养、基因编辑、智能制造等颠覆性前沿技术,生产加工而成的更健康、更安全、更营养、更美味、更高效、更可持续的食物。“未来食物”的生产及资源利用方式变革了传统的食物生产制造加工模式,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食物安全、实现可持续的食物供应,目前已被视为保障未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未来食物’’基于科技创新的植物工厂、藻类工厂、动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工厂、人工合成等新型食物生产方式,高效生产粮食、蔬菜、肉、淀粉、油脂、蛋白质和功能性营养素等食物。另一方面,“未来食物”注重对可食昆虫、可食花等食物新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从而从源头上提高食物的多元化和可持续性,保障食物供给。
(摘编自龙文进、王晶晶《落实大食物观应积极问技“未来食物”》,《光明日报》2023年01月06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022年全国粮食的播种面积,按季节分秋粮的播种面积最大;按品种分谷物的播种面积最大,其中玉米的播种面积高于稻谷和小麦。
B.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环节损失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4%,这为我们敲响了粮食损耗问题的警钟。
C.粮食产业链条中从生产到加工到餐桌都可能存在粮食损耗,因而生产源头的管控、
储运环节的减损、加工利用水平的提升都很重要。
D.“未来食物’’能够满足人们对食物的更高要求,保障未来人类生存和发展,其生产及资源利用方式必将变革传统的食品生产制造加工模式。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2022年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比较中,夏粮、早稻、秋粮每公顷生产的粮食相当,每公顷产量稻谷比薯类高出约六成。
B.“三夏”小麦机收环节存在一定的损耗,而生产这些粮食需要很多土地,因而减少粮食损耗是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最重要的路径。
C.科技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助力,能够提高粮食的综合利用率,也能防治害虫,还能优化升级农机装备,武装农机手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
D.作为新型食物,“未来食物”以科技创新为基础,能够高效生产各种食物,并挖掘可食昆虫、可食花等食物新资源,彻底解决饥饿问题。

6.“汉语盘点2022”活动中评选出的2022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是“端稳中国饭”,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如何“端稳中国饭碗”。(6分)



4.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的相关内容的能力。“其生产及资源利用方式必将变革传统的食品生产制造加工模式”错,化已然为未然,原文是“'未来食物’的生产及资源利用方式变革了传统的食物生产制造加工模式”。
5.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A项,“每公顷产量稻谷比薯类高出约六成”错,应为“高出约七成”。B项,“因而减少粮食损耗是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最重要的路径”错,原文是“应成为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着力点”。D项,“彻底解决饥饿问题”错,过于绝对。
6.【答案】①增加粮食产量。要利用现代农业科技,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增加高产量粮食种植面积,提高低产量粮食产量。②节粮减损,杜绝浪费。瞄准粮食产业全链条综合施策,做好配套衔接,强化科技“硬支撑”。③利用“未来食物”,树立大食物观。利用合成生物学等颠覆性前沿技术,生产加工食物,保障食品安全。(每点2分,共6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相关信息。题干设置了情境,以2022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的“端稳中国饭碗”为引导语,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做到“端稳中国饭碗”的问题,筛选信息时要从三则材料中加以筛选。材料一对应增加粮食产量,材料二对应节粮减损,材料三对应利用“未来食物”。作答时,加以分析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