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氟啶胺在土壤处理中的神奇功效

 海底丛林 2023-05-03 发布于河南

  氟啶胺是一种杂环杀菌剂,氟啶胺最早由日本石原株式会社研制开发的。氟啶胺通过抑制孢子萌发、菌丝突破、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等真菌侵染危害的所有阶段,因而表现出非常好的抑菌活性。同时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与其他药剂无交互抗性、杀菌谱广、耐雨水冲刷,自上市至今一直是保护性杀菌剂市场的的佼佼者。尤其在马铃薯晚疫病市场和十字花科根肿病市场极具竞争力,到后面在柑橘红蜘蛛市场和茄科灰霉病市场也表现出不俗的防效。

     近些年由于作物连作和化肥的大量使用,猝倒立枯、根腐茎基腐、枯黄萎等一些列的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土传病害具有发病隐蔽性、滞后性、毁灭性三大特点,因而对于土传病害几乎没有发病早期而言,一旦表现出发病症状就几乎是不可逆、不可挽救的。针对土传病害,农资领域几乎达成一致看法,它就是可防不可治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氟啶胺作为保护性杀菌剂市场的标杆性成分,更是拥有先天的优势;天津汉邦也是率先开展了氟啶胺土壤处理的室内和大田的生测实验。在诸多作物的上百次的大田和室内实验表明,氟啶胺对诸多的土传病原菌都表现出超强的抑制能力,并且表现出了一些市场常规杀菌剂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长期市场一线的工作经验,总结了氟啶胺土壤处理以下的几个特点,分享给大家;

特点优势

安全性高

      了解氟啶胺或者使用过氟啶胺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氟啶胺虽然是一块非常好的保护性杀菌剂,但是它叶面喷雾存在很多的禁忌和注意事项,例如十字花科叶面喷雾不能应用,不宜与乳油、有机硅成分混配使用,高温下大棚等密闭环境下应用也存在药害风险等,正是这些因素,让我们很多时候就会望而却步。

      但是在土壤处理,例如喷沟、淋根、冲施防治土传病害时,上述的药害风险就会大大规避掉,正常推荐倍数下应用是非常安全的。就不必担心氟啶胺的安全性问题。

杀菌谱广

       目前防治土传病害的最有效方式方式还是在苗期灌根,主流药剂基本为精甲霜灵、噁霉灵、咯菌腈、嘧菌酯。但是有你有没有发现,这些成分往往会在部分地方效果很好可在其他地方效果较差,在有些作物上效果很好反而在另外一种作物上应用基本没有效果。

       其实如果你有足够的田间经历并且观察仔细的话你就会发现,其实虽然都属土传病害,但是每种土传病害间差异是很大的。例如猝倒、立枯、根肿病就是一些低等真菌感染造成的,甲霜灵、精甲霜灵、霜霉威盐酸盐、噻呋酰胺可以对其有很好的防效,而如果使用这些药剂来防治枯黄萎、镰刀菌根腐病效果就可能不会特别理想,因为枯黄萎病是由一种高等真菌感染的维管束病害。

图片

       氟啶胺不仅对猝倒、立枯、根肿病、霜霉疫病等低等真菌性病害拥有极高的防效,对根腐病、茎基腐病、菌核病、灰霉病、白绢病等高等真菌性病害同样防效突出。用于土壤处理,可以高效防治幼苗期猝倒、立枯、茎基腐、根腐病等;可以有效防治开花挂果阶段的菌核病、白绢病、枯黄萎等等。真正实现了一药防多病,不会存在对某些真菌性土传病原菌无效的个例。

抗性低

       众所周知,嘧菌酯、多菌灵、噁霉灵、甲托等成分长期通过灌根、滴灌等方式用于防治土传病害,长期应用同一种成分,难免会造成病原菌抗性的快速形成,例如这两年嘧菌酯的抗性已经越来越明显,有效应用浓度在不断上升,常规推荐浓度已经无法起到理想的效果。

      而氟啶胺在土壤处理领域是一个全新的存在,抗性水平低,杀菌谱广,对绝大多数有害病原菌都有着极高的活性,在较低浓度下即可达到一个理想的防治效果。

持效期长

     “可防不可治”是土传病害最让人头疼的特征,因为土传病害几乎没有发病初期的说法,一旦出现可辨别的病害特征,损失就已经无可挽回了。

      土传病害往往发生在植物幼苗期到植物营养生长转生殖生长这一段时间,这一整个时期均需要不间断预防,否则会前功尽弃,且以幼苗期和瓜果初期发病最为普遍,因此那么什么时间进行用药预防呢?怎么来预防呢?

         
以氟啶胺为例,氟啶胺在土壤中具有半衰期长且氟啶胺同时具有通过根系缓慢内吸向上传导的特点,在连续使用氟啶胺土壤处理两次后五十天依然可以在植株体内检测到氟啶胺的存在。我们可以简单推测氟啶胺土壤处理持效期至少在五十天。而一些常规成分例如恶霉灵、甲霜灵、克菌丹、代森锰锌等这些常规成分持效期不过二十天。

      我们以辣椒为例从移栽开始到第一批过采收,完成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换大约需要60~80天。从移栽后10天开始灌根,间隔20天再灌一次,灌两次即可完成辣椒整个生长期土传病害的预防工作。而克菌丹、代森锰锌、噁霉灵这些常规成分则需要灌根3~4次才可以达成相同的防治效果。

汉邦方案

汉邦稳翠:

图片

       稳翠由氟啶胺与嘧菌酯两元复配,氟啶胺土壤处理具有抗性低;高等低等真菌均可防治,杀菌谱广;根系缓慢内吸向上传导,持效期长;根系处理药害风险更低,安全性高于叶面喷雾等诸多特异优势,非常适用于土壤处理防治土传病害。嘧菌酯也是一个广泛使用的保护性杀菌剂,同样具有杀菌谱广和根系内吸传导作用。氟啶胺与嘧菌酯是两种不同的杀菌机理,两元复配不仅扩大了杀菌谱,也降低了抗性产生的机理,是一款非常适合用于土壤处理来实现长效防治病原菌不明的各种土传病害。

汉邦枯草

图片

      汉邦的枯草芽孢杆菌源自西伯利亚冻土提取培养的高度抗逆变异株,可以在低温、干旱等各种逆境环境下正常增殖,实现抑菌杀菌功效。

应用方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注意事项

1、幼苗喷淋、灌根时尽量避免将药液喷淋到幼苗嫩心部位,以免烧伤嫩心。

2、白菜、萝卜、西兰花十字花科作物上应用仅限于土壤处理使用,禁止叶面喷雾使用氟啶胺。

3、瓜类及葡萄作物上避免使用氟啶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