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羊等反刍动物饲料加工12法

 张景涛 2023-05-03 发布于辽宁

近几年来,我国畜牧业实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畜牧业逐步成为了广大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如今在农村,畜牧业的行业模式仍是以规模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为主。现向大家介绍,农民养殖专业户简单易行的饲料加工调制十二法,仅供参考。

1.碎化

稻草、蔓秧、青草、牧草等,均应切碎后再饲喂家畜,喂猪的青菜切成1-2厘米,才能达到“寸草切三刀,无料也上膘”的效果。

2.粉化

即以干草、粮谷等作饲料时,应磨细粉化后再喂,以助消化。粉化的程度应根据饲料及畜禽种类、年龄而定。成年猪、牛的饲料可粉碎成粗约1-2毫米,鸡饲料则应磨成更粗一点粉料。

3.浆化

豆类及饼粕等作饲料时,以先浸泡打浆后再饲喂家畜为好,这样更有利于消化吸收,提高饲喂效果,同时还可以减除饲料中的氢氰酸毒素。

4.芽化

当籽粒饲料发芽至10厘米时,其维生素的含量,特别是胡萝卜素和核黄素的含量极为丰富,是种畜和幼畜补充维生素的良好原料之一。

5.风化

青鲜饲料收割后,活细胞仍在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素,且微生物迅速繁殖以致变质。因此,青鲜饲料应及时风干,但不能曝晒,以免维生素损失。

6.热化

对于豆类饲料宜采用蒸煮法进行加工调制,以破坏豆类饲料中抗胰蛋白酶,增加蛋白中有效蛋氨酸和胱氨酸,提高饲料的生物价值并增加适口性,蒸煮时间约为50分钟为宜。

7.贮化

即把青绿饲料贮于各种窑、池、缸及无毒的聚乙烯塑料袋。存贮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的发酵,生成乳酸,以保护青绿饲料的营养物质,提高其利用率和消化率。塑料袋青贮具有工艺简单易行、保鲜期长、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等优点。

8.碱化

即用1%的生石灰水对含粗纤维高的粗饲料进行碱化。以水能浸泡饲料为准,浸泡24小时后取出直接饲喂,不必用清水冲洗。碱化后的饲料家畜可充分消化吸收其营养,且有补充钙、镁、钾、钠等微量元素之功效,还可提高采食量和消化率。

9.酸化

用适量磷酸拌入青绿饲料贮藏后,再补充少许芒硝,可使饲料增加硫化合物的含量,有助于非蛋白化合物形成菌体蛋白,增强乳酸菌的生命力,从而增加饲料营养价值。

10.氨化

先将粗饲料切成2~3厘米,按每100公斤配15%的氨水12~15公斤,把饲料分层压实,逐层喷洒氨水后封严贮存,在室温25℃~30℃时氨化7天即可。开封时要充分曝气,使余氨挥发净后再饲喂。

11.醛化

如在禾本科和豆科混合青贮饲料中添加0.12%甲醛和0.14%蚁酸时,热能损失减少,且在青贮过程中具有制止蛋白质破坏的功能,间接的增加了青贮料中非溶性蛋白质营养成分。即用甲醛处理饲料、青贮料和干草,均可提高其营养价值。

12.糖化

将100公斤粗饲料加入配制好的酵素(曲药)2~5公斤,加水100公斤搅拌均匀后密闭封存,使温度上升到40℃左右时,再将饲料压紧、封严,控温保存2~4天后即可取料饲喂。饲料糖化后具有酸、甜、香、软、熟等特点,适口性极好,畜禽爱吃,饲喂效果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