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翔山 2023-05-03 发布于山西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被誉为“第一花旦”的刘长瑜,曾经靠着在《红灯记》中出演李铁梅一角被众多观众熟知。

但她的第一任丈夫却在与她结婚后不久便因为癌症去世,刘长瑜则选择了与同是戏曲演员的白继云再婚。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如今的刘长瑜褪去了光环当起了老师,儿子却因为太过平凡而遭到别人议论。但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无论孩子怎么样,都是自己的骄傲。

刘长瑜有着怎么样的经历,她又是如何走上戏曲演员这条道路的呢?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成为第一花旦的道路

“活泼、俏丽、含蓄、典雅,成了刘长瑜一派。”

著名京剧演员寇春华在评价刘长瑜时,一连用了几个这样的形容词。

刘长瑜作为著名京剧演员,曾经被誉为我国的“第一花旦”。而她最被观众熟知的经典角色,则是在八大样板戏之中的《红灯记》中的李铁梅一角。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而刘长瑜则表示,自己如今能有这样的成就,多亏是荀慧生老师当初让她在唱戏上开了窍。

当时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后的刘长瑜便遇到了当时我国“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老师的指点。

1958年,荀慧生一眼便相中了一脸灵气的刘长瑜,并且开始亲自指导她排练戏剧《红楼二尤》。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刘长瑜在得到荀慧生的亲自指导后内心十分激动,毕竟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所以顽皮的她这次彻底收了心性,一门心思跟着老师排练。

很快刘长瑜便自认为达到了老师的标准,并且还在同学面前进行了试演,同学们也纷纷夸她演得很好。

于是这天刘长瑜信心满满地跟着老师外出实习演出,一场演出下来她自认为自己的表现还不错,现场观众的反响也还可以,于是她便有点沾沾自喜地等待着荀慧生老师的夸赞。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可没想到一下台,荀慧生老师的一句话便让她的心情瞬间跌到了谷底。

“行了行了,你别糟改我了,我不教你了,你也甭学了。”

荀慧生老师对刘长瑜说道。当时听到这句话后她的眼泪便流了下来,她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说自己,她认为自己表演的并没有那么糟糕。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你演谁呢,你演刘三姐为什么要演我荀某人。我六十来岁的老人,我老头子了你演我。”

也正是荀慧生的这句话,彻底震动了刘长瑜,她也终于明白自己“错”在了哪里。

原来她长时间跟着老师学戏,很多的动作唱法都是一板一眼按照老师教的学的,所以荀老师才会说她演得像自己。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但一个优秀的戏曲演员,应该先揣摩体会所演人物的形象与思想,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去。

“你们演谁,得知道这人的前五百年后五百年。要对他的一切一切了如指掌,要钻到他的魂里去,才能够将他演活。”

也是从那时起,刘长瑜明白了唱戏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要将自己与角色合一。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刘长瑜在毕业后留在了学校的剧团,在剧团的刘长瑜不有了更多的演出机会。

在实验剧团的三年时间里,刘长瑜每天的行程都十分忙碌。三年里她更是排了十六场戏,她主要以青衣戏为主。

但其实让她大火的《卖水》中梅英的角色,却是一个花旦。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花旦角色扮演的多为正处于妙龄的天真少女,而刘长瑜的气质和年龄又十分符合。学校里便为她量身打造了《卖水》。1961年,中国戏曲学校首次将《卖水》改为京剧。

《卖水》的难度很大,其中有很多段戏要用到扇子等道具,并且还要演员载歌载舞。不仅如此,表演者还需要眼神灵动,骨子里要透出一股子灵气。

这些要求对于专业的刘长瑜来说也十分困难“脚底下的功,身上、腰上的功,全方面的都要受到考验。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你所有身上的部位都得听指挥,要哪儿你得有哪儿。眼睛、表情、手指,包括腕子都得特别灵活,这是功夫戏。”

虽然在此之前刘长瑜便自学了很多地方戏,但为了拍好《卖水》,她还是特地去学了武安落子中的一段,并且日夜苦练自己的眼神。

她会在晚上关了灯之后点一根香,然后眼神盯着这唯一的亮点开始像戏曲表演中一样转眼珠子。烟雾缭绕的环境熏的刘长瑜常常流泪,但她还是坚持不懈地练着。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就这样在《卖水》的演出中,刘长瑜基本上将天真可爱的小丫鬟梅英演活了。很快《卖水》便在北京、上海、武汉相继进行了演出,刘长瑜的表演更是在现场引发了轰动。

很多观众在演出结束后纷纷表示意犹未尽,让长瑜再次登台演唱。那段时间刘长瑜每次逛街都会被人认出来,甚至狂热的粉丝还会追着她。

随后刘长瑜便因为出色的表现与踏实功底被调去了中央戏剧院,也开始了自己漫长的花旦之路。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因“李铁梅”红遍大江南北

1942年,刘长瑜出生在北京。她的父亲曾经是北平市长,周大文非常喜欢听戏,经常前往北京各大剧院,是戏曲的狂热爱好者。

刘长瑜本名为周长瑜,她的母亲刘氏是周大兴的第三房姨太太。因为父亲有许多姨太太,所有家中的孩子便多达十几个。

在父亲的影响下,刘长瑜开始慢慢接触一些京剧。小小年纪她的嗓音便十分清脆响亮,在父亲眼中这是天生唱京剧的好料子。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刘长瑜在学校里便一直都是文艺骨干,性格开朗的她十分受到同学和老师们的喜爱。

1945年新中国成立后,周大兴进了监狱,刘长瑜的母亲则选择了和其离婚,刘长瑜也正式改姓刘。

在她9岁那年,便进入到了中国戏曲学校学习京剧。刚入学的刘长瑜便因为贪玩、对学习不认真而在学校里出了名。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刘长瑜的眼睛生的十分漂亮,并且眼珠子也很亮。因为她的眼睛经常滴溜溜乱转,同学们都叫她“小人精”。

虽然她十分调皮,但练起功来却一点都不含糊。虽然她自小便家境优渥,但在她身上却看不出一点“娇小姐” 的脾气。

面临着艰苦的训练环境以及每天高强度的训练,刘长瑜从未喊过累,而是靠着自己的好心态积极完成训练。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当时的刘长瑜年龄小,身体也十分灵活。机灵的她学东西经常一点就通,很快她的腰和腿就练成了。

因为当时的条件十分落后,不像现在一样设备齐全,大冬天的,她们只能将自己的棉袄铺在地上练功。

多年后她回忆道:“现在想想感觉挺苦的,但那时候不觉得。”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每当刘长瑜回想起小时候练功的事情都十分感激那时候的自己,正是有了当时的坚持才有了她以后的成就。

刘长瑜并没想到在进入中央戏剧院后,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机会在等着她。当时全国正掀起排练现代京剧的热潮。

当时中国京剧院也将本是沪剧的《红灯记》改编为京剧,并且开始物色李铁梅的人选,最后经过十分严格的挑选后决定让刘长瑜出演。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红灯记》讲述的是一个革命英雄的故事,并且演绎形式也和刘长瑜以前演习惯的传统京剧有所不同,所以刘长瑜在排练之初十分困难。

她演习惯了花旦,也习惯了一出场就笑眯眯的,但这样的形象对于一个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革命英雄来说却十分不妥。

这时刘长瑜又想起来了当时荀慧生老师教给自己的,一定要从所演人物的形象出发。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体会到这一层的刘长瑜在排练时状态也越来越好,并且还总结出来一套现代戏表演技法,那便是“感情要充实,潜台词要准确,但是外部要适当的收敛。”

1964年7月,《红灯记》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上演出,一开演便赢得了满堂喝彩。当时所有人都知道,刘长瑜再次迎来了事业的巅峰。

1970年,八一厂将《红灯记》拍摄成了电影,再次在全国赢得了很好的反响。刘长瑜一身大红袄的铁梅形象,也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接受儿子成为一个普通人

刘长瑜在22岁那年便结婚了,她嫁给了一个同样在中国京剧院的男演员。但是不幸的是,在他们结婚不久后,丈夫便检查出了肺癌。

检查出肺癌的时候便已经到了晚期,并且当时的医疗水平并不发达,可以说此时刘长瑜的丈夫已经被“判了死刑”。

但刘长瑜并没有放弃给丈夫治疗,而是一边在医院照顾丈夫一边排练演出,常常忙的脚不沾地。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1964年9月,刘长瑜的丈夫便在北京病逝,当时二人刚刚结婚四个月。丈夫去世后刘长瑜自然是悲痛不已,那段时间她排练也十分不在状态。

刘长瑜在京剧团有过一段受排挤的日子,但刘长瑜却觉得十分委屈,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并且丈夫刚刚离开了她,她觉命运对她十分不公平。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这时有个人出现在了刘长瑜身边,那便是中国戏剧院的白继云。白继云比刘长瑜大三岁,是戏剧院的武生兼武术指导,他一直以来都对刘长瑜有好感。

所以那段日子里他常常陪伴照顾着刘长瑜,也对她十分细心。

刘长瑜自然看出了白继云的心思,但她心中却始终有个顾虑,因为自己已经结过一次婚姻了。但是白继云却完全不在乎这件事,他喜欢的只是刘长瑜这个人。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1968年,刘长瑜与白继云在北京结婚。结婚后二人的感情依旧十分要好,但因为当时戏剧团的演出任务重,他们一直都没要孩子。

自从出演《红灯记》后,刘长瑜便成为了当时家喻户晓的京剧演员,她的演出也开始越来越多。

1973年,她与白继云的儿子在北京出生,但因为刘长瑜的工作实在太过于繁忙,所以大部分时间是丈夫在带孩子。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随后刘长瑜又排出了很多十分经典的戏剧,例如《辛安驿》《 春草闯堂》等等,将现代戏与古典戏剧巧妙地相结合,再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90年代中期,风头正盛的刘长瑜却决定暂时从舞台上退下来,并且在北京组建了中国京剧院青年团,开始培养新一批京剧苗子。

而刘长瑜的儿子打小便喜欢京剧,喜欢跟着父母一起唱。但刘长瑜和白继云却深知此工作的辛苦,于是他们十分反对儿子接触京剧。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虽然父母十分反对他接触京剧,但他还是耐不住心中那份喜欢,经常背着父母偷偷唱。刘长瑜儿子的学习成绩十分一般,长大后并没有考上大学,而是开始了普通的打工生活。

那时候的他一有空便会去公园给唱戏的拉京胡伴奏。很多人也会因此打趣刘长瑜夫妻,说他们二人都是京剧名家,怎么儿子只能给人伴奏。

但他们一家却并不在乎这些,刘长瑜看到儿子依旧十分热爱京剧后便决定不再干预,而是顺着他的心意来。后来他结了婚成了家,过着普通人的幸福日子。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成了青年团的刘长瑜带出了像耿巧云、吕惠敏等等十分优秀的戏曲演员,为京剧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虽然刘长瑜的儿子是个普通人,并没有像她一样的成就,但她已经现状十分知足了。

如今儿子已经成了家,每逢过节也能陪在刘长瑜和白继云身边,他们十分喜欢这种平凡的幸福。虽然儿子没有大成就,但是刘长瑜依旧为自己这个孝顺的儿子骄傲。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刘长瑜和丈夫每天的生活也十分平凡,除了教课和演出外,他们还一起养花,过着普通老人的生活。

如今刘长瑜的学生已经可以独当一面,而她则选择了坐在舞台下默默看着学生们演出。虽然此时的刘长瑜褪去了曾经的光环,但她坐在那里眼睛有光,依旧神采奕奕。

并且学生们的演出她都会尽量到场,对每个学生都十分认真负责。

坎坷的“李铁梅”刘长瑜:丈夫早逝后再婚,平凡儿子却是她的骄傲

有“第一花旦”之称的刘长瑜就像京剧行业的常青树一样,指引着无数后辈继续投身于京剧。

您对刘长瑜有印象吗?您觉得她的戏唱得如何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