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史料对邢台大沙河综述摘录 胡顺安 (微信公号:shunanhu) 《说文》:湡水出赵、襄国之西山,东北入浸。 《汉书》师古注“湡,音藕。襄国,今沙河县地”。其源出太行山,合山西辽州诸山之水。分为二支:一东南流,由大岭口入县西界;一南流,径河南武安县界(邯郸武安曾属河南管辖),由黄背岩口入沙河县西界,折而东北至石盆村,与北源汇合成一道,曲折东流于山谷中凡六十里径广阳山下渡口村,又二十里至左村。有野河(《顺德府志》叫洪河,《沙河县志》作红河,俗称龙门川,发源于邢台县西北一百六十里的马岭口,汇聚群山之水)自西北来汇,又东流三十里遇大砂碛(碛,qì,浅水中的沙石。不生草木的沙石地。 沙石积成的浅滩沙滩,《沙志》载在沙河县大油村东北)一分为二:一绕碛东北,流径城南河心铺,又东北至段庄。有西狼沟河自北来入之。又东北径宋村入南和县西南界,更名澧河,继而北入任县。一绕碛东南,流径普通店桥,这一段叫普通河,东经田村,南汪村,入永年西北界。最终都流入大陆泽《畿辅通志》 ![]() 邢台县西南七十五里栲栳洪山的洪河,东南入沙河县北界,有汤河自西南来入之。汤河源出沙河县西北七十一里汤山。《寰宇记》:此汤愈疾为天下最。其水东北流入野河。曲折东南流经坚固村,至左村东汇入沙河。 城南水流,因多砂而名沙河。每当夏秋,大雨行时,水自山西一带透山而来,势猛浪翻,黄沙上下奔腾,冲压田地,荡析村墟,为患甚烈。行人至此失渡,邮差停运。当地水手纠工造桥,难成易毁,屡修屡坏。河水泛滥,没有固定渠道,涯岸漂移。(康熙县志) 洛泉水,发源于城北的北九家(今东九家)村苇地东南,流经大村,东北流村等,入西狼沟河。 ![]() 魏郭桥河,源出邢台有二,一自康庄村东,一自厂里村西,入沙河县合流,经北九家村北,入西狼沟河,俗称小澧河。 西狼沟河发自邢台厂里村,入县内北俎村西,蜿蜒向南流经南俎、六方、留村,北阳,段庄等村,汇入沙河。 ![]() 东狼沟河距离西狼沟河三里左右,也出自厂里村东苇地,流经北俎村北,蜿蜒往东历经潘庄,薛庄,至善下村东南入南和县界,至王家庄汇入澧河。 葫芦套河,在狼沟东北五里许,其流分合无定,故名。发源于邢台百泉,至北屋村东分二入沙河县境,一经潘庄,青界向东汇入东狼沟,一经过赵村西南折而东,又往南,历呀呼村西,至沙河善下村东南,汇入东狼沟。 上河小水流,在沙河县境内东不远处即汇入南和县。 小澧河,旧志称西狼沟河,发源于邢台大厂村,流经沙河县北九家村、北俎等村,入于沙河北九家村,营治稻田两顷二十亩。 ![]() 民国版沙河县志云,自光绪癸未后,迭遭水患,河益北徙,南关民居冲毁强半。其支流旧径距城五里之河心铺。雍正中业已改道至此。畿辅通志未做详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