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阅读回答问题。(18分)远行何士光这辆长途客车看起来遍体鳞伤,车身不止一处磕碰,车窗也缺了玻璃。人们像 火燎一样地,从车门里挤进去,从车窗里翻进去。 “不要翻窗子好不好!”驾驶员吴老八大声喊道,“麻袋都放车顶上!还有背篼……”尽管他急 得快哭出来,人们却再也听不见…… 正是上午九点,梨花屯到处映着春天的阳光,远处的望乡岩无比青翠,场头的核桃树闪闪发亮。到梨花屯之前 ,吴老八就嘱咐售票员小芳,在车窗售好票再打开车门。一开始还算顺利,蜂涌而来的人们有些愕然,但还是老实地挤在车窗前。 不一会,吴老八 听见有人敲响另一面的车窗。 “撕一张票下来,老八!” 刘书记虽已退休,语气依旧不容商量。吴老八到汽车运输学校去学习,组织意见那一栏 曾有刘书记粗大的笔迹。 吴老八只得让小芳把票给刘书记递过去。小芳动作麻利,又把另一张票递到她舅舅晋麻子的手中。 “哎哟,你们搞哪样 名堂?” “不行!不行!” 车厢四周顿时吵成一片。没有人会认为自己不要紧,人人都有说不出的忿忿。 “老子不跟他们说这些!” 张裁缝 家的老幺扒住车窗,一飞身便进了车厢,又一下子把车门拉开。 冯家老三一横身子就把住车门,一夫当关便万夫莫开,大哥、二哥不由分说地把麻 袋往车厢里抬。其他人也蜂拥而上。 于是,便发生开头的一幕。 “不要忙!”吴老八继续声嘶力竭地吼道。但人们各自为战,没有人愿意收回已 经伸出去的胳膊,还窥探着把腿也横过去。 “哞——”,不远的草岗上的牛恰到好处地叫起来了,仿佛在嘲弄吴老八,又仿佛在嘲弄全体男女…… 车呢,也就长久地停下来了。车上越来越热,上了车的人们又陆续下了车,衣服放在座位上占着座,麻袋和背篓依旧占了大半个的车厢。 供销社 的杜主任站在路边狠狠地抽着烟。他当然知道那些麻袋是冯氏三兄弟的,上车时就吆喝他们赶快搬开。过去数十年的岁月里,在梨花屯这个大家庭中 ,杜主任就像一位掌管分配大权的父辈,烟酒糖茶,大小日杂,哪一样不经他的手才到众人手上?但万万没想到,日子来到眼下,这事竟变成了做生 意,而且还要和冯家这样的个体户挤在一起。冯家老大冯有富也完全不把杜主任放在眼里,只顾与旁人豪爽地说着话。 太阳洒下令人目眩的白光, 众人的脊背隐隐发烫。不大有人走动,也没有人说话。大家都有些泄气,剩下的只有漫长的相持和等待。 如果以为这辆车就会没法开走,这就有些 失算了。这就没有弄清楚我们梨花屯这一片土地上的日子,也没有弄清楚这一片土地上人们的脾骨。 清早人们等车时可是喜气洋洋的。梨花屯所有 要远行的人,都指望着这辆长途客车。要知道,从梨花屯伸延出去的这条大路,在之前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没有客车的。 远远地,在那些长满枞 树的土丘之间,出现了一个会动的光点。这光点仿佛搔爬在人们的心上,让人又惊又喜,一时还有些说不出的怀疑,怕它到头来并没有变成一辆车, 又怕它从哪儿斜逸出去消失不见。渐渐地,那一点光亮庞大起来,连轮子和喷出来的油烟也清晰可见。那一刻虽没有红旗招展,却是人欢马叫,热火 朝天。 对于这一辆车,大家一直是情切切而意绵绵的。一个个心里都十分清楚,到头来,这辆车还是会开来的,当然也要继续开下去。 孟铁匠忽 然站起身来,朝着冯家兄弟走过去。村里的铁工厂早已东歪西倒,去年孟铁匠把厂子承包了,收益还不少。孟铁匠一起身,冯有富就看在眼里,差不 多同时站起来了。天下英雄唯有使君与操,他冯有富不能不领孟铁匠的情,英雄总要惜英雄。 “几位兄弟,”孟铁匠略略侧了身子,对着冯家兄弟 ,“来,帮我一把,把麻袋抬下来。” 站着的人们,蹲着的人们,全都动起来了,一齐向车厢那儿撵过去。 “不要乱来!车上那些背篼,也都要 拿下来!”一个宏亮的声音吼道。这是刘书记,这边那边地指挥着。这一回,人们似乎也不打算乱来了。 “听我的!”张裁缝家的老幺立在车顶上 调兵遣将,说不出的雄姿英发。“麻袋先上!背篼!背篼拿上来!”转瞬间,原来空荡荡的车顶上,一张旧篷布鼓胀起来,牢牢地用绳子系好。 阳 光依旧明亮,车厢内依旧拥挤,却又让人全然感觉不到拥挤。坐的坐,站的站,人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也注意着不去侵犯别人的立足之地。仿佛曾有 的那些荡倚冲冒从未发生过。 牛叫声还是拖长着,却好像在说“好啊——,好啊——” “请大家坐好了!”吴老八终于这样说,连自己也有些好 笑,又对大家笑了笑。 大家当然坐得很好,一致对吴老八报以成功的微笑,当然,也是带歉意的。 啊!远行! 毗连的水田和青葱的土丘开始旋 转,电线起伏地在一旁追逐,大片大片的菜花,朝着人们的面庞迎上来,跟着又退下去……路上有人下车,也有人上车,希望不会有什么跌宕。吴老 八脸上浮起一丝微笑。也不会怎么的,车还会开下去的,等看见屹立的烟囱,县城就快到了…… (原载《人民文学》1985年第8期,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退休的刘书记向吴老八拿票时不容商量,后来又出面维护好秩序,表明他在 群众中很有威信。 B.冯家E兄弟前后两次抬麻袋,反映他们既有着冲动、蛮横的一面,但也有着通情达理的一面。 C.孟铁匠敢承包旧铁工厂 并获得收益,说明他有魄力、有能力,为下文他带头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D.小说真实反映转型时期的社会面貌,既有过去年代遗留的不良风气, 也有新政策带来的新气象。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配合人物的活动,不时穿插对乡野 风光的描写,既能增添田园的气息,又能舒缓叙事的节奏。 B.“一夫当关便万夫莫开”“天下英雄唯有使君与操”等句子化用古代诗文,意在营 造古朴典雅的诗意美。 C.小说两次写到田野里拖着长音的牛叫,与情节发展相呼应,又带有诙谐意味,增添了小说的趣味性。 D.小说既表现 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心态,也描写不同人物在同一场景中的表现,丰富了形象,深化了主题。8.小说在写争着上车和等待车来这两个场景时,两 次打乱了情节的先后顺序,这样叙述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请结合小说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9.小说中长途客车开始遍体鳞伤,混乱不堪,后来 秩序井然,最终成功远行,这具有象征意味。请谈谈你的理解。答案: 6.A 7.B 8.①小说先写人们争上车的混乱,接着交代之前引发 混乱的缘由。这样写为故事设置悬念,营造出紧张气氛,能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②小说先写人们在沮丧中相持等待,转而写之前人们怀着期盼的心 情等车来的情景。这样写使小说的叙事有了波澜,也为后文人们行动的转变做好铺垫。[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 9.①客车遍体鳞伤,象征着过去年代留下许多创伤和痛苦;客车混乱不堪,象征时代变革引起种种矛盾和冲突。②客车变得秩序井 然,象征人们有着共同的期待,能够达成共识,合力解决变革中出现的问题。③客车成功远行,象征在经历波折之后,社会将继续向前发展,人们将 集体奔向美好的新生活。【解析】6.A.“表明他在群众中很有威信”理解错误,刘书记上车时没有排队买票,而是对司机吴老八搞特权,引发大 家不满,因而“有威信”说法有误。 7.B.“意在营造古朴典雅的诗意美”理解错误,小说描写众人争抢上车的无序混乱场景,用“一夫当关便 万夫莫开”来批判其生猛;写僵持不下后几个带头人的觉悟,引入“天下英雄唯有使君与操”,使语言具有幽默诙谐的意味。 8.小说1-2段先 写人们争相上车的混乱场景,“这辆长途客车看起来遍体鳞伤,车身不止一处磕碰,车窗也缺了玻璃。人们像火燎一样地,从车门里挤进去,从车窗 里翻进去。‘不要翻窗子好不好!’驾驶员吴老八大声喊道,‘麻袋都放车顶上!还有背篼……’尽管他急得快哭出来,人们却再也听不见……”, 接着3-13段交代之前引发混乱的缘由,退休的刘书记以权谋私,向司机吴老八要车票,售票员小芳借机徇私给舅舅晋麻子车票。这样写把矛盾冲 突的焦点写在前面,为故事设置悬念,营造出紧张气氛,能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16-22段先写人们在沮丧中相持等待,“车呢,也就长久地 停下来了。车上越来越热,上了车的人们又陆续下了车,衣服放在座位上占着座,麻袋和背篓依旧占了大半个的车厢。供销社的杜主任站在路边狠狠 地抽着烟。……太阳洒下令人目眩的白光,众人的脊背隐隐发烫。不大有人走动,也没有人说话。大家都有些泄气,剩下的只有漫长的相持和等待” ,转而23-31段,写之前人们怀着期盼的心情等车来的情景“如果以为这辆车就会没法开走,这就有些失算了。这就没有弄清楚我们梨花屯这一 片土地上的日子,也没有弄清楚这一片土地上人们的脾骨。清早人们等车时可是喜气洋洋的。梨花屯所有要远行的人,都指望着这辆长途客车。要知 道,从梨花屯伸延出去的这条大路,在之前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没有客车的。远远地,在那些长满枞树的土丘之间,出现了一个会动的光点。这光 点仿佛搔爬在人们的心止,让人又惊又喜,一时还有些说不出的怀疑,怕它到头来并没有变成一辆车,又怕它从哪儿斜逸出去消失不见。渐渐地,那 一点光亮庞大起来,连轮子和喷出来的油烟也清晰可见。那一刻虽没有红旗招展,却是人欢马叫,热火朝天。对于这一辆车,大家一直是情切切而意 绵绵的。一个个心里都十分清楚,到头来,这辆车还是会开来的,当然也要继续开下去”,这样写使小说的叙事有了波澜,也为后文人们行动的转变 做好铺垫。 9.小说中的客车是时代发展的缩影,作者独具匠心,选择一辆带着大家走向远方(远行)的客车上发生的由混乱到有序的过程,形象 地把社会变革的过程表现出来,所用的手法就是象征。具体来看: 小说开头“这辆长途客车看起来遍体鳞伤,车身不止一处磕碰,车窗也缺了玻璃 。人们像火燎一样地,从车门里挤进去,从车窗里翻进去”,客车遍体鳞伤,象征着过去年代留下许多创伤和痛苦。 “车厢四周顿时吵成一片。没 有人会认为自己不要紧,人人都有说不出的忿忿”“太阳洒下令人目眩的白光,众人的脊背隐隐发烫。不大有人走动,也没有人说话。大家都有些泄 气,剩下的只有漫长的相持和等待”,客车混乱不堪,象征时代变革引起种种矛盾和冲突。 “阳光依旧明亮,车厢内依旧拥挤,却又让人全然感觉 不到拥挤。坐的坐,站的站,人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也注意着不去侵犯别人的立足之地。仿佛曾有的那些荡倚冲冒从未发生过”,客车变得秩序井然,象征人们有着共同的期待,能够达成共识,合力解决变革中出现的问题。 “毗连的水田和青葱的土丘开始旋转,电线起伏地在一旁追逐,大片大片的菜花,朝着人们的面庞迎上来,跟着又退下去……路上有人下车,也有人上车,希望不会有什么跌宕。吴老八脸上浮起一丝微笑。也不会怎么的,车还会开下去的,等看见屹立的烟囱,县城就快到了……”,客车成功远行,象征在经历波折之后,社会将继续向前发展,人们将集体奔向美好的新生活。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