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一眼断玉法”之“器形”篇——西周玉器(二)

 积祥轩 2023-05-03 发布于山东

古玉学习交流微信:GUYULINXUN
在迄今已发现的2000余座西周墓葬中,很大部分都出过玉器,其数量约为数千件,加上国内外的传世品,西周玉器的总量相当可观。
西周玉器的分期问题。玉器分期研究的必要性在于:是学习和研究某历史时期或朝代,玉器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特征的重要于段。分期研究的方法是,以历史学、考古年代学和考古类型学为本,并可参考典型传世品,进行综合判断:根据器物的造型与纹饰的时间早晚顺序进行排比,要特别注重纹饰的造型及其工艺技法,并以其为分期的主要标准。


虎形玉佩  西周  长2.3、高1、厚0.6厘米。山西省闻喜县上郭墓地57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博物院。1对。青玉。虎作蹲卧式,方足,卷尾,立耳,双眼凸现。刻双阴线云纹。

兔形玉佩  西周  长3.3、高1.1厘米。山西省闻喜县上郭墓地49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博物院。白玉。兔作蹲式,足部有圆形穿孔,圆眼突起,方耳,长尾,方足。

玉饰  西周  长2.9、宽2.5厘米。山西省闻喜县上郭墓地57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博物院。青玉。正面刻双线虺龙纹。中间有一孔,两侧有齿。


玉饰  西周  高3.6、宽1.1厘米。山西省闻喜县上郭墓地5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博物院。青玉。两头各刻一兽面,长角向上卷起,双眼凸起,“臣”字眼,卷鼻。中间有凹面平整呈方形,整体采用简练的阳纹,粗壮挺括。疑为商代遗物。

马蹄形玉饰  西周  长1.9、宽1.6厘米。山西省闻喜县上郭墓地34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博物院。浅黄色,有光泽。正面微鼓,刻两阴线兽面。背面磨平有牛鼻穿两对。

玉饰  西周  长3.75、宽2.3、厚0.5厘米。山西省闻喜县上郭墓地49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博物院。浅褐色。两端有圆形穿孔贯通,上部中间有一孔,中部凸棱,棱上刻有斜纹。

玉觿  西周  长6.5、宽0.8厘米。山西省闻喜县上郭墓地49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博物院。青玉,浅黄绿色。呈半圆弧形,面部较宽,尾部呈角形,面刻双阴线龙纹。

玉璜  西周  长7.5、宽2.1、厚0.3厘米。山西省闻喜县上郭墓地49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博物院。青白玉,半透明,表面有光泽,玉质优良。扁平体,玉璜表面饰双阴线对称龙纹,两头有孔。

玉戈  西周  长27、援长22.5、内长4.5、宽4.8、厚0.3厘米。山西省闻喜县上郭墓地55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博物院。青玉,浅白色,残损。直内,内后宽于前,援后部有一孔。通体光润,素面无饰。

鸮形玉佩  西周早期  高4.3、宽2.3、厚1.25厘米。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淡青色,有白色沁。圆雕。圆头,翘喙,鼓胸、两翼收拢、以三道弧线表示羽毛层次,尾下垂,腿微弯,以单阴线刻划出圆睛及胸翼间涡纹,喙下及胸前各对钻一穿孔。

鹿形玉佩  西周早期  高5.4、宽4.3、厚0.5厘米。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淡绿色,带微黄色沁。双面雕,两角枝权突出,弯颈回首状,翘耳,圆目,上下颌鼻嘴分明,圆臀小尾,后腿微弯,颈间饰涡纹。

龟形玉饰  西周早期  长4.1、宽3、厚1.4厘米。山东省济阳县刘台子6号墓出土,现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淡绿色,有白斑。龟形,伸首,圆口,鼓眼。背脊突起,前肢伸,后肢屈,刻有四爪。背部饰两组勾连云纹。腹下有三孔,前孔与口相通,后孔与尾孔连接。


牛首形玉佩  西周早期  长5.1、宽1.6、高1厘米。山东省济阳县刘台子6号墓出土,现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白色,沁有黄斑。牛首凤身,高鼻,圆眼,弯角。背雕双翼,中脊裸露,长尾。腹饰卷云纹。

蚕形玉佩  西周  长3.3厘米。河南省洛阳市东车站花园村西周墓出土,现藏于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玉色呈鸡骨白。圆雕,体微弯曲,双目高突,有足和短翅,足有一孔可穿系。通体抛光。

玉琮  西周  高2.6、宽4.4厘米。河南省洛阳市东车站花园村西周墓出土,现藏于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玉色青中泛白。通体抛光。琮呈扁体,内圆外方,有短射。

玉璜  西周  长9.5、宽2.3、厚0.5厘米。河南省平顶山市嗤阳西土岗遗址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馆。青色。体呈扁半环状,两面纹饰相同。均以双阴线刻夔龙纹,两首相对并有孔可穿系。

鱼形玉佩  西周  长8.5、宽3、厚0.2厘米。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青玉。呈扁平弧形片状,两面纹饰相同。圆眼、张口、尾部有刃且分叉。鱼鳍、脊均以简单阴线刻表示,口及脊的中部各有一圆穿。

人形玉佩  西周  高8.8、宽2、厚0.1厘米。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青色。长条形片状。双面均以相同的阴线纹饰和透雕技法组成一蹲坐人形,头上有冠饰并有一孔,可供悬挂。

玉琮  西周  直径5、孔径3.8、高2.6厘米。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青色,局部有褐斑。体呈外方内圆状,中空,通体素面。

玉人  西周晚期  高4.4、宽2.25、厚2.1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玉质温润光洁,玉人头部、足部有褐色沁。玉人呈坐姿。头部微向前倾,长脸,尖颌,柳叶形长眉,“臣”字眼,高鼻梁,嘴巴宽扁。底部有单面钻孔未穿透。

玉璜  西周晚期  长7.5、宽1.4、厚0.6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玉质温润。整体为半环形,玉璜双面饰人面纹,圆眼,勾鼻,云纹大耳,头上刻出细阴线表示头发。璜两端各有一个对钻穿孔。

玉饰  西周晚期
左:宽5.45、厚0.75厘米
右:直径4.55、厚0.45厘米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2件。青白玉,玉质温润。左件器身有裂纹,裂纹处有黄色沁蚀痕迹。整体为圆形,中部有单面穿孔。双面饰鸟纹,鸟为尖勾喙,圆目;右件正面雕琢一对鸟纹,鸟为勾喙,圆目。背面饰龙纹,“臣”字眼,上唇上卷,龙身饰云纹。

玉佩  西周晚期  长5.35、宽2.55、厚0.7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玉质温润。整体呈弧面形,应为玉镯改制而成。正面上部雕刻出兽面纹,兽面为瓶状角,“臣”字眼。上部有双面对钻的圆孔。背部光素。

玉佩  西周晚期  宽4.3、高3.3、厚0.5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玉质温润光洁,透明。双面雕刻一女子侧面头像,人面为柳叶形长眉,大眼,圆睛,云纹大耳。头部有用细阴线刻成的长发,发梢向内卷,中部有圆形穿孔。人肩部有一站立状的小鸟,鸟为圆眼,勾喙,翘翅,垂尾。

琮形玉佩  西周晚期  高2.6、直径0.9-1.4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白色,玉质细腻温润。体扁矮,内圆外方。上、下两端有短射,上部射口为圆形,下部射口则呈椭圆形,一端近射处有一个双面对钻的象鼻形穿孔。通体为素面。

人龙合体形玉佩  西周晚期  高5.1、最宽1.7、最窄0.9、厚0.7厘米。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青玉,玉质温润光洁。整体为一呈蹲踞状的侧面人。人头戴冠,菱形眼,云纹大耳,身体雕刻为一条龙,龙头及下唇卷曲成人的胸部及双臂,龙的身体卷曲为人的臀部及下肢。背面只用单阴线刻出一云纹大耳,其余为素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