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里红妆铺好,嫁衣终未穿在“半点朱唇万人尝”的她身上!

 衡东诗勤 2023-05-03 发布于湖南

有的人辉煌灿烂,说人生短暂;有的人度日如年,说人生漫长;在这期间有偶遇、有相恋、有成仇;有转瞬即逝、阴差阳错,有苦大仇深、深入骨髓,有默默无闻、无声无息;有人是他人的星辰,日日挂念、夜夜难眠,人生之事太多于此!
她是京城四大名妓之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客尝,多少达官贵人一掷千金只为博她一笑,可她心里明白,这些人不过是逢场作戏、贪恋她的青春美色,等到年老色衰的时候,又有何人来为她递上热茶一盏?
他是一个穷书生,经十年寒窗苦读,已是满腹经纶,得众乡邻相助,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京城。可惜路途遥远,一路上书生虽省吃俭用,但还是用尽了盘缠,科考时间还未到,一天,书生浑浑噩噩走到了长安城下,突然天降小雨。

他见前面不远有一个亭子,就急急忙忙跑到了亭子处,虽然跑得快,但雨水还是湿了衣裳,他心里发出感叹:“这天下难道已无我留身之处了吗?”书生边想边擦拭着身上的雨水。
这时亭子里走出一位漂亮的姑娘,她撑起一把彩色的油纸伞说:“这位公子,来,随我到亭子里喝一杯热茶暖暖身子!”
这种相遇,书生曾在梦里出现过多次,只是现实中囊中羞涩,不敢有一点点期盼。而这位漂亮姑娘则是常来这个亭子,期待有一天能与文人来一次偶遇,不想今天美梦成真!她肤如凝脂,满脸笑容,端茶倒水,一举一动都是那么小心翼翼。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面如白玉,手如柔荑;婀娜多姿,艳若桃李;沉鱼落雁,羞花闭月;京城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书生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这不正是我时常在梦里曾出现的她吗?心里不由涌想出了这些词语。

“公子,公子,请喝茶”,姑娘端着茶轻声细语笑说道:“公子这么一直看着我,是我这妆化得很丑吗?”
“不不不,你这妆、这妆真好看”,书生有些羞涩、紧张地说。
“公子说笑了,那有这么好看?”姑娘停了一下又说:“敢问公子大名?来这所为何事?”
“公子不敢当,小生名千寻,姓秋,寒窗读书十年,想进京赶考博取一个功名”,说到最后一句话时,书生语气明显弱了几分,毕竟人穷志短,马瘦马长!
听出了书生的底气不足,为了鼓励书生,姑娘马上转换了一个话题:“秋公子,你先喝茶暖身子,我为你奏一曲如何?”
“小生谢过姑娘”,书生礼貌地说,从窘迫中恢复了出来,姑娘真是一个知心的人。
一会儿琵琶声响起,轻拢慢捻抹复挑,每次拨弦都恰到好处,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琴声时而低沉,像极了他那十年苦读,时而高亢,更像是考取功名后的喜悦,这时琵琶声停,想是这一曲已完了。
“敢问姑娘,是哪家的千金?有这般手法”,秋千寻说。

“我,我,只是京城一歌妓,弹得一手好琵琶罢了”。她低下头,手摆弄着裙角,好似受了莫大的委屈。
“姑娘,姑娘,小生并无它意”。看见姑娘委屈的样子,秋千寻不禁有些慌张、无措。
秋千寻为了打破这种尴尬,于是说:“姑娘,刚刚带我来的时候,眉被雨水打湿了,小生能否给姑娘描一下眉?”
“嗯嗯”,姑娘小声地回答。
“对了,还没问姑娘芳名呐”,秋千寻说。
“小女子,原名叫若一心”,姑娘说。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姑娘好名字”,秋千寻说。
于是,他为她执笔描眉,喃喃细语,笑声频出。从此以后,他每日来此苦读诗书,她则与之抚琴相伴。一眨眼已到科考的日子,他拉着她的手说:“待我金榜题名时,十里红妆不负卿!”她巧笑嫣然,却将许诺牢记于心。
数日之后,秋千寻要走了,大事可耽误不得。秋千寻这一走数月,若一心每天望眼欲穿,因为若一心散尽家财,陪他苦读,只为他能金榜题名、光明正大的娶自己为妻。又过数日,发榜的时候到了,她不识字,只记着一个名字:秋千寻。
“秋千寻高中了状元”,姐妹告诉她的这个消息,若一心暗暗地想:“接下来就是他来迎娶我了吧!”可惜过了好久都没有他的消息,有人告诉她:“状元郎得皇帝欢喜,已经把公主许配给他,数日之后,公主与状元郎成婚,届时举国同庆!”

说得人满脸笑意,听得人泪如雨下,若一心是满腹悲痛,心有无限的不甘,不相信秋千寻这样一个负心的人,于是托人带了一封信给他,问可还记得当初许诺:“待你金榜题名时,十里红妆不负卿。”
他很快回信了:“你'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以尔青楼素女身,怎配红袍状元郎”。字字诛心,她认得他的笔迹,确实是他亲手写的,她伤心了,从此京城少了一个青楼名妓,城南寺庙多了一个女师父!
数年后,状元郎双亲去世,不知为何状元郎执意与公主和离,使得皇帝龙颜大怒,幸得公主求情,最终状元郎卸去一身官职离开了状元府!他几经周折,终于来到了城南寺庙,找到了他心中的那一个女师父。
他跪在这个女师父面前说:“对不起,我不应写那一句'你半点朱唇万人尝,怎配红袍状元郎’,但是公主强迫他写,如果他不同意,他父母和她就会身首异处,实在是怕父母和你因我而亡,让我做一个不孝不忠之人!”
诉说了一阵后,秋千寻突然高声又说:“我后来差人送了另一首书信到桃花苑,可是他们已寻你不得,原来那时你就已到了城南寺庙!”
说罢他拿出了怀中的那张书信:
十里红妆九族亡,庭前折枝泪百行。
愿卿消愁结新欢,莫恨我这负心郎。
若一心泪如雨下,原来当初的他为了保护她只有与公主成婚,那封绝笔信虽是字字诛心,但可换她半身无恙,总好过红颜无命,白骨空鸣。
十里红妆不负卿,嫁衣终未穿在“半点朱唇万人尝”的她身上!这故事有多苦逼?是谁之错?相信大家已有定论!秋千寻经受了多少骂名?但最后得到了若一心的原谅,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写于湘南千年水乡古镇大浦
2023.5.3.18:50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