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台·黄渤海迷笛音乐节后记——迷笛后遗症(一)

 触摸音乐Keep 2023-05-03 发布于辽宁
     历时三天的烟台·黄渤海迷笛音乐节结束了,每次参加完音乐节似乎都有点未了的心愿,但是这次不同,好像自己那点心愿都不重要了,只要能参加就好——相对于之前的三年,就只有这一个愿望了。


     迷笛音乐节,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就是青春,它诞生的时候我正好二十岁,也是那年看了《通俗歌曲》对迷笛音乐节的报道,后来又看了记录电影《后革命时代》,当时的人用了一个极为贴切的词来形容迷笛音乐节,就是“乌托邦”。
     那时的迷笛对于我来说好像就是一个梦,参加一次同龄人的大派对,没有熟人、放飞自我,过几天乌托邦式的生活,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当然这个愿望最终实现了。
     但是二十年后再来迷笛已恍如隔世。
     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带着老婆孩子一起看迷笛音乐节,更像是带着她们一起见证我的青春岁月,如果二十年前去迷笛音乐节是朝圣,那二十年后就是还愿。


     这次烟台·黄渤海迷笛音乐节的场地设在地处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郁金香花园,北靠大海,东临夹河,景色宜人,公共交通不太便利。但是为了这次音乐节,烟台市下了很大功夫,在交通管制的起点设置了免费接驳车,也就是说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到达交通管制处后,再走三五百米就可以直接乘坐接驳车入场了,不会耗费太多体力和时间,这一点很贴心,给烟台市政府点个大大的赞。
     入场门距离音乐节舞台很近。这次烟台·黄渤海迷笛音乐节的场地很大,但是不太规整,因此设置四个舞台还是略显局促,不过开心就好,管他呢。单日人流很大,约有3万人,这大概是我参加过人最多的一次音乐节了,尤其是4月29日第一天,崔健演出时和散场时的场面蔚为壮观。

    4月29日到5月1日,历时三天的音乐节,我参加了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第二天没有参加的原因是——你懂的;另外还有一个更主要的问题——体力问题。不服老是不行的,一眼望去,全是95后,找与自己同龄的人像是考古,都在树下铺个垫子或搭个帐篷养老,还好兄弟给我弄了个VIP手环,累了可以去带孩子吃点零食喝点水啥的,要不然带孩子参加音乐节是个挺遭罪的事。当然,VIP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看见很多乐手和老炮儿,另外张帆校长也长期驻扎在VIP区。
     这个季节海边的温差很大,但年轻人还是露着大腿、穿着露脐装,四十岁的人千万别逞能,穿上秋裤,晚上穿上棉袄才是正道,要不根本扛不住。

     我基本上每天都是下午三点左右入场,第一天入场的时候,正赶上迷笛学校舞台上假假条刚刚开场,我第一次看他们的现场,很兴奋,尤其是唢呐一响,他们的现场确实比唱片有张力。
     假假条之后是赵卫老师的指行者乐队,前一天我刚到烟台的时候,我的兄弟正好是赵卫老师的学生,中午就一起与赵老师吃了碗面,老师很和蔼,亦很健谈,当然对于我们这种听着轮回乐队长大的人来说,赵卫老师就像是神一样的存在,看见他就像是回到了中国摇滚的黄金时代。
     现场的赵卫老师状态非常好,发挥稳定,技术好,他的泛音太好听了,另外最后一首历年金曲大串烧更是慢慢的回忆!

     刘玥的现场很解压,夕阳夕下映射着慵懒的爵士,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了。
     之后是战国舞台的窒息,这次迷笛音乐节我只去过一次战国舞台,就是看看窒息。老炮儿们发挥稳定极了,而且很兴奋。
     窒息结束了,迎来了本次迷笛音乐节的第一个高潮——布衣乐队。

     布衣乐队的现场很有煽动性,这多半得益于Funky对于节奏的掌握。64岁的Funky状态好极了,鼓的Solo部分仍旧激情四射,引来台下集体蹦迪。

     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