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系故里国医大师李振华之子李郑生教授回乡义诊侧记

 大美洛宁 2023-05-04 发布于河南

5月1日晚,从手机的朋友圈里看到一则“中医专家李郑生”教授次日中午在县中医院坐诊的喜讯。这条消息迅速传遍洛宁城乡,其中一网友在转发中写到“找中医千辛万苦,寻名医千肠万肚,情系桑梓,回报家乡父老!国医大师李振华之子、李振华中医学术继承人,国家级名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医内科专家李郑生教授,牺牲节假日,回到家乡,到中医院坐诊了”,道出了乡亲们对李郑生教授回乡义诊的盼望。

我县历史上是个中医人才辈出的的地方,曾经有过辉煌,民国名医李京唐及其子河南中医学院院长、首届国医大师李振华,一直被洛宁人视为自豪。但是近些年,我县中医人才匮乏,名中医更是寥若晨星,就连主管医疗的卫健委工作人员自身对中医的需求也无法解决。我县患者跑洛阳、赴郑州寻中医,为挂李郑生教授的号,托人找关系,一号难求!
百年“广济堂”已成为历史记忆。李氏家族李振华、李宏运相继作古,但大师虽去,风范长存。李郑生教授继承了父亲热爱故乡,济危扶困的传统。不但每年带家族成员回乡义诊,还利用人脉组织我省中医名家到洛宁义诊,帮助洛宁卫健系统在中医人才培养,项目引进献计献策,也曾组织爱心企业、人士对我县贫困山区捐献,资助贫困学子。为了纪念李振华教授,我县在中医院为其塑立铜像以示怀念。

今年五一,李郑生教授决定牺牲节假日回乡义诊。5月2日,清晨7时,他谢绝亲朋故旧要他到王范喝牛肉汤的邀请,匆匆用过早餐,便在下榻的宿舍开始了工作,不知不觉,已近9时,中医院找他看病的患者已排起了长队。他不好意思的对继续等候的患者说:“你们到中医院去看吧,那里的群众已同中医院工作人员发生争执了”。

为做好排队患者的思想工作,县卫健委领导任绍星、中医院书记马清涛、院长李伟利都当起了志愿者。对患者望闻问切,指导学生、中医院医务人员,原定于下午1点结束,结果从中午9点一直到下午3点才在中医院停止工作,一中午诊断病人80余人次。

下午吃的中午饭,3点半,又坐在了洛宁义诊的第二站——陈吴乡卫生院。
该院是洛宁医疗系统中一座以中医诊疗为特色的乡镇卫生院,院长毕汉文出身中医世家,把孩子也送到河南中医药大学深造。自然也不放过李教授回乡义诊的好机会,以诚心邀请李教授到革命老区义诊。
工作进行到晚上8点才结束,又为70余名患者进行了诊治。
工作了一天的李郑生教授,呼吸着竹乡的清新气息,看着洛河两岸的万家灯火,虽然疲劳,单想起父亲的遗教,深感在有生之年能为深爱的故乡奉献一点爱心,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情感。
王嘉飞作品集锦
责任
年味
大总管
风雨故交
清明祭语
洛宁捞汤
上坟旧事
茶香王范
荣国大夫
禹门河情话
忆洛宁吃桌
也说军长梅发魁
洛宁冷面浸酷暑
洛宁酸滚水泡馍
请到洛宁来喝汤
那年——1938
教泽光辉映河洛
永远的周炳生大夫
洛宁人的说话艺术
我读《洛宁史话》
将星闪烁映国杰
请您到洛宁来喝汤
留在记忆里的王范味道
洛宁历史新年民谣六首
坚决听党话、跟党走
洛宁王范街地名简考
洛宁新婚喜庆民谣六首
共和国英烈李翔梧家事
王范耍活杂忆——旱船篇
永宁王范普通寺塔林谩忆
朋友——你可曾想起了他们
史海钩沉——洛宁王范轶事
王嘉飞——肝肠寸断悼宗明
也说民国时期的洛宁籍军人
文明震撼心灵 行为感动洛城
母爱——一部永远写不尽的书
不尽的思念——忆杨守智先生
百年商业重镇——红色王范印象
不能忘却的记忆——王范街印象
老街往事之——桑树底下吃肉香
河南洛宁籍黄埔军校同学简考(一)
河南洛宁籍黄埔军校同学简考(二)
话说洛宁第一家照相镶牙馆之源流
史话洛宁第一日本留学生——王范李庭彩
寻找黄埔军校7分校洛宁籍抗战老兵及后人
讲好洛宁故事之饮食文化篇——洛宁杂菜汤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之子李郑生教授回乡义诊
讲好洛宁故事之饮食文化篇——凉粉牛肉丸子汤
讲好洛宁故事之——饮食文化篇 话说洛宁韩家粉坊
不该被遗忘的中国军人——史料记录的洛宁王范抗战英烈
洛宁沙梨王大哥李希贤——话说金珠果的前世今生
碧草丹心映春辉——写在杨北党先生作品结集《脚印》付梓前的话语
植根河洛,梨园苦耕结硕果 光照竹乡,平易近人启后昆——记族兄王照吉先生

作者简介:王嘉飞,王范人,祖籍城郊王协村。黄埔抗战老兵后裔,河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员。洛宁县卫健委职工,爱好文学书法,曾有作品在《新洛宁》、《县域经济》、《书城》、《牡丹》等杂志上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