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研报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7种类型

 古韵新风 2023-05-04 发布于湖南
焦作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创“产业兴旺星”支部调研报告
【背景介绍】
产业兴旺要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来实现,但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普惠性看,更要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来实现。
依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增加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收入,走共同富裕道路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党中央开展产权制度改革的要义所在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产业兴旺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需要,也是进而完善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需要;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需要,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需要。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特别市场主体,有着与其他市场经营主体不同的特点,其发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走,也没有统一的路径可循。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没有出台,导致其运营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许多问题。
在这些困难和问题目前没有统一解决办法的情况下,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从巩固提升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路径出发,指导各地展了大胆实践,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的七种路径(类型),为下步全市农村产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图片

【焦作概况】

我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2020年6月完成。全市1854个村(街、居)经过清产核资、成员认定、资产量化、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赋码登记等阶段工作,搭建起了发展集体经济、壮大农村产业的平台及制度框架

为巩固提升产权制度改革成果,2020年以来多数县(市、区)结合年度资产清查开展了以“三清理一规范”(清资产、清资源、清合同,规范集体资产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清产核资“回头看”行动

共清收各类集体资金16767万元;收回长期侵占的集体土地2528亩;清退无偿占用集体资产733余处;清理不合理合同19009份。

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合理承包合同得到纠正规范、拖欠的集体资金得到清收、无偿占用的集体资产资源得以收回,巩固了清产核资成果,为提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产业振兴打下了基础。

截至目前,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186.82亿元,比上年度增长6.4%,比2017年度清产核资时点的142.5亿元增长31.1%;

全市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总额62.68亿元,经营性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为33.55%,比上年增加4.19%;

全市有经营性资产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082个,占比58.36%,比上年增长12%;

全市185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中,1497个有经营收益,占比81.98%,比上年增长15%。

图片

【七种类型】

1、“采摘观光、文旅结合”型
山阳区苏蔺村利用紧邻城区、交通方便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利用有限的土地于大力发展特色果蔬种植,走出了一条“采摘观光+文旅结合”型集体经济发展道路。
一是利用上级下拨的50万元发展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自筹270万元,建起了15个温室大棚,先后引种蟠枣、无花果、车厘子、冬枣、葡萄、火龙果等优质果蔬品种,年产鲜果300吨,产值400万元,通过休闲采摘、电商销售,村集体年收入20万元。
二是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打造集农产品采摘+水上游乐项目。
2021年,该村利用闲置造纸厂的旧厂区引进虹晟开发旅游有限公司,该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起了拥有水屋、滑梯、人工海啸等项目的水上乐园,村集体以闲置厂房的入股该参与分红,年收入可达30万元。
三是利用其他旧厂房对外出租,年收入50万元。随着焦东产业集聚区发展,人气聚集效应加快,该村计划投资600万元建设4000平方米的商住楼对外出租,村集体年收入可再增加10万元。今年该村集体收入有望超过100万元。
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位于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内,背靠顺涧水库,汶水河贯穿南北,村内遗存有元末明清窑洞183孔,该村开发利用空闲宅基地和土窑洞,建设高端民宿,发展乡村旅游,成功打造出了“美丽乡村、老家莫沟”的乡村旅游品牌,村集体年收入200余万元。
2、“社企托管、集约发展”型
武陟县乔庙镇从土地上做文章收到了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产业兴旺的效果。该镇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农业经营模式变革,开创了依靠土地规模经营实现产业兴旺的可行之路。其经营模式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0模式流转,即“合作社(大户)种植”
农户将土地流转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再由村合作社将土地承租给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定标抽成。
其中杨村、韩村、杨洼一街等村将土地承包给菡香稻米专业合作社,杨洼二街将土地承包给园上草专业合作社,杜村公开招标了四个种粮大户。
村集体收益为土地量差(流转农户土地面积与实际招标承包的面积差额,约5%左右)和承包费的价差,流转土地的农户每年每亩增收200元,村集体增收10万元。
2.0模式流转,即“社企托管”。
群众将土地流转给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由集体与农业技术公司的技术指导进行合作,通过科学种植,稳产增收。
黄村流转全村土地2600亩,托管给河南棠兴农业公司种植,利润由公司、村集体和农户三者分成。2022年村集体收入从2019年的不足1万元年收入增加到300万元。
3.0模式流转,即“村户分成”。
农户将土地流转给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由合作社自主经营,按市场价折算投入成本,除去成本后所得收益与群众进行分红。
杨洼三街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560余亩,拿出3名村干部专业种植经营,所得收益按照1.5:8.5与群众分成,2022年群众每亩收益达1350元,村集体收入35万元。
武陟县大虹桥乡老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流转全村1500余亩土地,经招标发包给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等11个经营主体,农户不仅比自发流转增加了流转费收入,而且每亩土地还作为一股与成员身份股一起参与集体收益分红,仅土地股一项农户连续三年的分红由50元、100元增加去年的150元。
集体收入由改革前的空白增加到去年的25万元,实现了村集体和成员双增收。
3、“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型
温县针对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缺资金、缺项目、缺资源的实际,大力推行“抱团+资金”“抱团+资源”“抱团+产业”的模式整合资源、打破村域界限,抱团发展,形成了村级集体经济乡村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发展格局。
赵堡镇汜水滩村、北孟封村等5个村通过整合土地资源,镇政府整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项目资金抱团建设小型仓储库、加工租赁车间,5个村实现集体年增收8万元以上;
2020年番田镇前峻山、前北马、东留石等6个村依托前峻山村成立跨村的兴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前峻山流转90亩土地,实施礼品西瓜基地项目,培育吊瓜、趴地麒麟瓜等品种,市场前景看好、产品销路顺畅,去年增收达到50万元。
专业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收益由各村分配,持续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去年温县将乡村振兴衔接项目资金171万元投入该专业合作社,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将为这6个村集体带来长期稳定的经营收益。
4、“要素合作、联合发展”型
温县番田镇东留石村开发集体土地资源、动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入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走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可行之路。
2018年完成产权制度改革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后,该村探索出了“一干多支”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一干”即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产业发展的骨干,发展粮食种植、食用菌生产项目的大股东都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充分保证村集体、全体村民的利益。
“多支”就是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起,广泛吸收群众入股,成立多个专业合作社,解决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有资源无资金的问题。
该村目前已成立了土地合作社、食用菌两个专业合作社,较好地适应了市场竞争环境。“一干多支”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既保证了成员利益、又激发了集体经济活力,为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为调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破解干部干、群众看,“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问题,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探索确立“三种股份”为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第一种股份是土地入股,农户把土地交给村集体经营,成为了土地经营的股东,调动了成员关心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第二种股份是资金股。村集体发展经济缺乏启动资金,该村在成立土地合作社、食用菌合作社时吸纳群众资金入股,股东按出资入股比例进行首次分红。
第三种股份是劳动入股。成员在村集体的合作社劳动不直接得工资,而是挣工分,按工分折合成股进行分红,不仅把村里的闲散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了,还有效解决了集体产业发展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2021年5月26日,东留石村举行了土地专业合作社经营利润分红大会,村集体分红103635元,股东分红44415元,348名全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二次分红17380元。
目前,该村集体经营土地465亩,经营双孢菇大棚6000㎡,年纯收入40万元左右。该村又争取项目资金400万元,筹建了工厂化食用菌车间一个,建成后年预计可实现纯收入60万元左右。
5、“社会服务、规模增收”型
武陟县乔庙镇黄村将全村2550亩土地整体流转到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021年初,合作社和河南棠兴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土地半程托管服务,由棠兴公司负责融资、技术管理,建立数字农业管理体系,村集体负责组织耕、种、管、收、销,收益所得双方按约定进行分配的半程托管服务,实现了集体、农民、农业公司三方共赢。
土地整体流转后,单位面积流转费增加了,农民家家户户得了实惠,大多数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增加了工资性收入;
土地整村流转不仅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经营,还增量450余亩耕地,增加集体收入4.5万元。
2021年春季小麦病虫害和秋季玉米条锈病严重发生,合作社根据专家的意见提前一周预防,产量均高于周边村20%左右,成本下降了20%左右。
该经营模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增加了土地产出率,有效落实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温县番田镇西留石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将流转全村农户的土地委托给本地一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经营,集体仅从土地经营年获得收入70万元。
6、“盘活资源、物业租赁”型
盘活集体资源资产,发挥最大增收效益。
武陟县乔庙镇在搞好整村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临近产业集聚区几个村的区位优势,通过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组织社会力量入股建标准化厂房等形式,对农村闲置各类资源进行全面盘活、综合利用。
冯丈村利用清理的集体建设用地建了2栋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先后两次发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入股,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厂房建成后企业入驻意愿强烈,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增加收入90万;
杨洼三街谋划建设一期2栋六层48户保障性租赁住宅楼,主体已建成;韩村利用原派出所房屋,组织群众入股150万元,建设商业综合体,每年集体可收取房租10万元。乔庙全镇8个村推进有效利用闲置资源,谋划项目20个,投资1200万元,预计年收益达1260万元。
孟州市南庄镇司庄村。土地流转收入4万、厂房出租6万元、兴建鞋垫厂收入30万元,年村集体年收入40万元。大定办事处段西村利用城乡结合部优势,整合建设用地,建设仓储设施,对外出租年村集体净收入20万元。谷旦镇米庄村原来集体经济发达、闲置厂房较多,集体通过盘活闲置厂房出租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5万元。
7、“突出特色、产业带动”型
沁阳市紫陵镇坞头村是个名声远扬的“皮筋头饰加工专业村”,皮筋加工业为该村特色经济支柱产业,现有皮筋加工专业户72户,年产值6亿元,皮筋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通过义乌、广州等大型小商品批发市场远销中东、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境外80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占有率达到80%。
为做大做强这个特色产业,实现标准化管理,村集体投资建设了以标准化生产加工车间、仓储物流中心、展厅、办公楼、电子商务楼、扶贫车间、道路硬化绿化设施为一体的皮筋头饰生产基地,建设了五栋50套头饰产品加工车间,入驻商户48家。
村集体在产业园区厂房顶安装的180KW光伏发电设施,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7-8万元的纯收入。
2018年5月份以村集体控股并牵头,将村集体的头饰产业园祺雅头饰品有限公司电子商务项目以股份制面向村民扩股融资104万元,在村集体增加收入的同时,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预计该电子商务项目在未来三年内将预计为村集体创收20万元。
武陟县乔庙镇韩村、杨村、马宣寨三个村整村流转土地到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打造出千亩水稻种植基地,探索出稻虾、稻鱼混养模式,形成了豫北地区稻米种植加工产业带,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孟州市槐树乡源沟村通过产业发展带动集体经济增收24.5万元。
一是村集体建立的20座大棚出租种草莓和蔬菜,每年租金14.5万元;
二是依靠源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对带动的周边村大棚种植户的农副产品进行统一回收,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年创造利润8万元;
三是依靠村党建活动中心、老区红色资源发展会务经济和乡村旅游收入2万元。(村集体投资建设的乡村振兴培训中心,发展旅游交流的玻璃栈道、滑道等设施,建设的农家大食堂,吸引乡村旅游团队,每个游客费用50元,创造利润2万元。)
明年开始集体承包出去的60亩地苹果园、20亩大棚蔬菜开始上缴承包费,每亩每年可收取租金200元,年可再增加集体收入16000元。城伯镇城伯村利用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引进糯玉米加工项目,建设糯玉米加工厂,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

图片

【三点启示】

如何通过经营活动壮大集体经济,是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上半程”后每一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思考并有所作为的任务。
去年,农业农村部、中组部、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巩固提升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注重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从我市探索实践看,以下三点可给予没开展经营活动、没有经营收益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产业振兴以启示。
1、全面开展“三清理一规范”活动,解决集体经济发展启动资金问题。
结合年度资产清查深入开展“三清理一规范”活动,利用清欠资金解决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启动资金问题;清理出的建设用地解决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用地难题问题;规范承包合同解决集体经营性资产、资源长久且稳定收益问题。
通过“三清理一规范”建立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确保实现产业振兴目标实现。
2、从土地上做文章,依靠土地流转后面积的“量差”与流转费“价差”攫取新型集体经济第一桶金。
该办法不仅可有效解决绝大多数“纯农业村”集体经济发展无门路问题,也可消除这部分村“改革无用论”的错误认知。
通过第一桶金的分红,增加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获得感,提高集体成员关心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自觉性。
根据乔庙镇黄村及番田镇西留石村的经验,如果村集体能够集中流转600亩土地,自主经营或委托社会化服务组织经营,集体仅从土地上即可增加收入20多万元,完成“产业兴旺星”规定目标。
3、以集体的资产、资源要素入股市场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增加集体收入。
村域范围内的资源要素有限,合作与联合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必然选择。通过集体资源入股其他市场主体,盘活沉睡的集体资产,通过发展合作与联合的混合型所有制经济克服集体经济组织资源、资金等要素短缺问题。

图片


【四个问题】
1、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自主权缺失。
我市农村集体财务实行村财乡管,由乡镇财政所管理,因财政所没有严格为各村单独建立银行账户,导致村集体资金被侵占、挪用现象普遍存在,侵害了农村集体经济利益。
村集体的正常合理支出在乡镇要经“管区领导、乡镇三资办、财政所、乡镇一把手”4道程序审批集体经济组织一些急需的支出无法及时报账,严重其影响正常经营业务开展
2、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社会不认可。
目前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市场主体地位税务部门、发改部门等不予认可,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业务发票开具难,致使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困难重重。
同时还存在税务部门收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收益分红所得税现象,导致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利润只对投资股分红无法对全体成员的身份股分红
3、村委会与集体经济组织账目分设不到位。
多数村集体经济组织账目与村委会账目没有分设到位,在现行的“村财乡管”体制下集体经济组织很难独立开展经营根本原因是账目分设动了乡镇政府奶酪、乡镇政府对账目分设不支持。
4、支农建设项目集体经济组织无法承担。
目前乡村建设项目繁多,然而现行的项目管理办法要求必须走招标程序,导致一些诸如农村道路翻修、垃圾处理、排污设施等集体经济组织完全可以承接的项目无法由村集体来承担,标的不大的项目招标不仅浪费国家有限的建设资金也断绝了一条增加集体收入的路径。

图片

【三点建议】

1、宏观层面,将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作为深化农村改革重点任务来抓。
一要改革现行的“村财乡管”体制,加快村委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账目分设步伐,还集体经济组织财产管理自主权,为集体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二要尽快完善促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各种配套机制搭建包含集体资产股权、承包地土地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在内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探索股权流转、抵押和跨社参股等产权实现新形式。
三要加快数字下乡步伐,打造高标准、一体化的集体资产运营与监管数字化平台,加快数字农业、数字农村的发展,在确保集体资产安全的同时,鼓励新型集体经济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壮大规模提高收益。
四要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出台步伐,彻底解决市场主体地位问题,为其发展创造有利市场环境。
2、微观层面,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要整合政府各部门的扶持政策,加快推动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
强化土地政策支持,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制度。
明确并实施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税费减免与金融扶助政策。
国家应将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项目、乡村建设项目、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项目更多地由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来承担、实施。
协调好银行、税务、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关系,解放思想、开拓服务、打通梗阻,共同为集体经济发展排忧解难。
二要通过多种渠道强化新型集体经济的人才队伍建设,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会成员特别是村组织书记,逐步形成吸引年轻人投身新型集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激发和形成集体经济持续发展活力,扩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遴选乡镇干部的范围,畅通其晋升通道
3、“产业兴旺星”创建要切合实际,不应对“双绑机制”进行硬性考核。
“产业兴旺星”标准主要看经营性收益,是否建立“双绑机制”与产业兴旺无关紧要,若硬性考核徒增集体经济组织负担!

2023年4月20日

备注:本文在作者原文基础上有所删减。请以原文为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