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折后,原来地方还会骨折吗?要分这两种人

 新用户49686918 2023-05-04 发布于黑龙江

不少患者在骨折康复后,担心同样的部位发生二次骨折,意味骨头变弱了,事实并非这么简单,对一些人的确容易发生二次骨折,但对另一部分人并非如此。

文章图片1

青壮年骨折

整体健康状况良好的青壮年发生骨折后,起初会形成血肿,以保护受伤部位,在血肿机化以及周围物质清除后,逐渐有钙沉积,断裂处形成一种特殊的愈伤组织,称为骨痂,帮助重新连接骨头的断端。骨痂开始是软的,逐渐变硬,由于骨折部位通过钙沉积物加固,在一定时期内它可以比正常的骨头更坚固,正常的骨头这个时候由于长期不动会变弱,例如拆开手臂骨折的石膏,会发现患肢萎缩了。

但这个阶段是暂时的,骨痂不是真的骨头,最终会脱落,留下重新长好的正常骨头,它的强度和骨折前一样,没有变强也没有变弱,再次骨折的风险没有升高也没有降低。有些患者骨折康复后觉得手脚不听使唤了,例如脊柱骨折,弯腰起立变得困难。或者因为摔断了手腕,穿衣服不像以前那么方便了。这主要是因为骨折后石膏长期制动,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正常骨骼变弱,以及关节粘连和僵硬,并不是骨折的地方没有长好。

老年人骨折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骨质流失的速度超过了新骨的生长速度。骨头变得多孔,易碎容易断裂,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概率达到了36%以上,男性的发病率有23%,女性的发病率则高达50%。骨质疏松通常是没有症状的,许多老年患者一个轻微的动作,例如下楼梯或者扭了一下,出现了骨折才发现。

文章图片2

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第一次骨折后,发生二次骨折的风险较大。根据一项长达28年的研究,发现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出现的骨折包括椎骨骨折,肱骨骨折,前臂远端骨折和髋部骨折。第一次骨折后的一年,再次骨折的风险增加2.7倍,其中女性第一次骨折的风险是男性的2-3倍。在第一次骨折后,间隔时间越短骨折风险越高,也就是骨折后第一年内风险最高,随后逐渐降低,到了第10年,骨折风险降低到1.4倍。

文章图片3

上图可以看出从60-80岁的骨质疏松二次骨折风险,以70-80岁最高,骨折后一年内,尤其是六个月内最高,总体来说,骨折的风险随着年龄增加,不过9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能活动较少,统计结果较低。二次骨折的风险女性依然高于男性,如果第二次骨折发生在与第一次骨折不同的骨骼部位,研究得出的结果也相似。因此建议骨折后应立即开始治疗,以降低第二次骨折的直接风险。

建议6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绝经后的女性,应尽早进行骨密度筛查,骨质疏松发生的无声无息,不少患者骨折后才发现,有的患者不重视,很短的时间又发生第二次骨折,如果是髋部骨折,可能带来致命的风险。尽早了解骨质疏松的程度,早发现早治疗尤其重要。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

《骨折的骨头愈合得更好吗?》,HealthU,2021.

《骨折后重获新生》,WebMD,2022.

《骨折后再次骨折的风险迫在眉睫》,PMC,20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