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在消失的备胎,它的实际作用还剩多少?

 炫叶楓雪 2023-05-04 发布于广东

汽车的发展已超过百年,在这百年间汽车产生了很多变化。比如保险杠与防撞钢梁的分离,大灯雨刷器的消失,汽车天线的消失等等,在不经意之间咱们的汽车就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最近这些年来最直观的变化则是越来越多的车子在取消备胎。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车子在取消备胎?可能有些朋友会说这是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当然也有朋友会认为随着防爆胎(缺气保用)、自动补胎液的普及,驾驶者已经不需要用备胎来保证车辆的续航能力。但实际上如今的用车环境使得备胎的存在意义大幅度降低,即便没有备胎在大多数路况上均不会对行驶造成影响。

要理性看待一个问题,那就是备胎的存在价值仅仅是为了确保车辆的轮胎出现问题后的续航能力。备胎是用来使用而并不是作为判断厂家是否厚道的标准,很多车友纠结车子是否配有备胎?实际上他们纠结的本质并不是备胎,而是他们的选择。在他们的认知里配有备胎、全尺寸备胎的车子才是值得去买的,这样的厂家才是厚道的、正确的,至于备胎会不会被用到并不重要。

配有备胎就是厚道?

取消备胎是不是不厚道?从表面上看似乎真的是一种降低成本的方式?但仔细去思考又不是这么回事,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当驾驶者因车子有备胎而美滋滋时,其实殊不知这个备胎是多花钱而买来的。道理其实很简比如消费者能接受15万元的价格购买一辆无备胎的汽车,难道他不能接受15.2万元购买一辆有备胎的汽车?

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而言,车身上任何一个零部件都被赋予了利润。也就是说即便一辆汽车有备胎,那么厂家一定会给这个备胎赋予利润,这个备胎同样是用来赚钱的,而不是给予消费者的福利。最近这些年来车子价格越来越低,所以很多不是很必要的配置也就逐渐消失了。十几、二十几年前的车子贵的离谱,但也都配备胎。但这备胎是厂家福利么?不,那只是消费者高价买来的。

备胎的起源

最早的备胎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由托马斯·B·杰弗里(品牌)所打造的漫步者汽车所配备。之后便引发潮流,如下图所示很多汽车品牌纷纷效仿,为自己制造的汽车配备一个甚至多个备胎。除了实际使用价值外,这种车体外挂多个备胎的做法也成为了20世纪初的一种时尚,也就是说在刚有备胎那会其实备胎的意义就已经变了味。

这如同一些SUV以及越野车在尾门上背个“书包”的作用是一样的,尾门上挂个备胎看上去就很舒服,而光秃秃就有些不得劲。而在汽车的车身从T型(箱体式)进化到流线型车身后,这种车身外挂N个备胎作为装饰的时尚才被彻底纠正,因为备胎外挂于车身严重增加空气阻力。随着铺装公路、汽修等配套设施的逐渐完备,汽车形成了只配一个全尺寸备胎的标准。

实际上之所以产生备胎也源于20世纪初汽车的配套设施太不完善,早年用于跑马车的公路实在不适合汽车行驶。再加上路面上总会存在一些脱落的马蹄铁、钉子,所以20世纪初汽车的轮胎损坏概率很高,所以备胎的出现仅仅是针对那时期的用车环境,那绝对不是偶尔的一次损坏,而是轮胎损坏极为的频繁,又因汽修机构的不完善而不能及时将问题解决。

用车环境的改变

实际上很多曾经的问题放在今天均已不再是问题,比如轮胎被扎、漏气等等。如今的铺装公路覆盖率太高了,甚至恨不能把铺装公路修到山顶。而在城市中遍地是汽修、补胎店,都已经卷到“手里藏锥”恶意破坏轮胎的程度。相信车友们每年或每几年都有轮胎被扎的经历,试问各位有几个下车更换备用轮胎的?几乎没有大都是勉强将车开到补胎店来解决。

每年随意买个车险都能送几次免费拖车,足够一年使用了。所以如今的用车环境才是导致备胎逐渐退出舞台的关键,轮胎没那么容易损坏、损坏可以轻易被排除问题,这样一来备胎的实际意义就变得小了。当然可能有些朋友会担心汽车跑高速公路的时候爆胎该怎么办?笔者觉得高速爆胎的概率其实并不高,如果真的爆胎了最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命是否还在。高速公路爆胎不率先考虑生命安全而是考虑是否有备胎换,实在没办法形容这种想法。

用车群体的改变

这些年来所改变的不仅仅是用车环境,用车群体也在发生改变。如今很多50、60岁以上的老司机对年轻一代的驾驶者是带有一定看法的(相对不绝对),认为如今的驾驶者仅仅具备驾驶车辆的能力?而不像他们那代司机具备更换轮胎及一定程度的修车能力,但这些能力是如何获得的?上世纪7、80年代的汽车很少,私家车更是少之又少。同理那时期的司机也不多,几乎全部是各个企业及工厂培养出来的专职司机。

很多当年的专职司机甚至是一些工人转岗而来的,他们更加熟悉机械以及拥有超强的动手能力。他们的确可以轻松地更换轮胎以及一些简单的车辆维修,但往往他们是受过这方面的训练的。比如师傅带徒弟,轮胎爆胎了,有眼力劲的徒弟肯定会亲自上手在师傅的指导下去更换轮胎。所以上世纪的那些专职司机能力的确更强,没办法开车是他们的饭碗,总不能因为车坏了就把车开回厂家去维修吧?

而现如今的驾驶已不再是专项技能,而是已经成为必备技能。而对于解决车辆的问题则由汽修人员来负责,这就是术业专攻、提高效率的理念。所以如今的驾驶者与过去的专职司机本就不是一回事,用过去的眼光看待如今的问题也是不合情理的。如今也早已经没有专职司机了,即便有那也是要被兼职力工、安装工的,如今哪个专职司机不稍带点搬运工的活?

所以如今的驾驶者也不再可以去追求修车方面的能力。很多车友想动手换轮胎,千斤顶不知道往哪顶、轮胎卸不下来等问题都会让轮胎的更换变得复杂。所以才会出现防爆胎以及自动补胎套装,这是为啥?这显然不是为了简配,而是更方便驾驶者解决问题重新让车辆行驶。设计师在设计这些的时候所考虑的绝对不会是哪些能力超强的驾驶者,而往往只会考虑最笨的。

这其实就是最近这些年来备胎逐渐消失的原因,因为如今因轮胎导致车辆不能行驶的问题极大减少。防爆胎、自动补胎套装的普及几乎可以解决轮胎漏气后的续航问题,且效率更高。那么备胎是不是就逐渐丧失了实际意义而逐渐演变成消费者的心理安慰剂?实际上就是这样,我们购车要备胎并不是为了以后要用到它,而是在对自己说自己的选择有多么的精明、薅到了厂家的羊毛?但问题是厂家的羊毛出在羊身上。正如最近流行的那句话“最高明的猎手往往是以猎物的形式出现”那般,最高明的商家也往往是以最厚道的形象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