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宇宙环境

 求是1025 2023-05-04 发布于山东

“环境科学”是由航天科学家于1958年提出,指研究宇航环境的科学。宇宙环境是人类进入外层空间或地球以外天体的过程中提出的概念。宇宙是无限空间和时间的复合。

宇宙环境

宇宙环境与地球环境的差异

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的突出,“环境科学”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中国古代对宇宙的解释是:天地四方为“宇”,古今将来为“宙”。人类能够观测的空间范围已达453.4亿光年,但这仅仅是人和飞行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或其他航天探测器)在太阳系中能够触及的有限空间。人类对宇宙环境的认识虽然有限,但对宇航飞行中环境的状况已经有了较多的认识。自1961年苏联载人卫星成功地返回地球后,美国等在宇航环境研究中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1999年中国“神舟”号载人航天工程试验飞船飞行成功,标志着中国对宇航环境的认识和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宇宙环境由广袤无际的空间及存在于其中的包括地球在内的各种天体和弥漫物质组成。除地球外,尚未在太阳系内的其他星球发现任何生命体。宇宙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差异很大。例如:①大气。地球周围笼罩着密集的气体,而月球表面没有气体,水星表面仅有稀薄的气体;金星和木星表面有浓密的还原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氢、氦、甲烷和氨),而浩瀚的星际空间几乎是真空。②水。内行星表面存在少量气态水,外行星表面存在大量固态水,而月球表面没有任何形态的水。③温度及温差。太阳表面的有效温度为5497℃,水星白昼为427℃、夜间只有-173℃;月球白昼为127℃,而夜间只有-183℃。

地球环境的特殊性

地球仅仅是宇宙间一颗普通的星球,但又是宇宙演化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坐标上的一颗特殊的星球。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地球环境适合于生物繁衍和人类生存。地球环境受宇宙,特别是日地关系的影响。例如,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光和热的基本来源,太阳黑子的活动影响着地球的水热条件;太阳、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引力变化产生潮汐现象,引发地球的风暴和海啸灾害;太阳的短波紫外线辐射有害于地球上的生命机体;宇宙线的变化可能影响地球生物的遗传变异等。

人类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人类进入宇宙空间面临着特殊的环境影响,需要在宇航器中塑造一种适于宇航员生存、生活的环境条件。例如,宇航器升空过程中,人体受超重力影响,活动受阻、呼吸困难、血液循环减弱并可能引起精神失常;宇航器进入轨道后,人体处于失重状态,神经系统失去平衡、行动不能自由支配、人体尿钙含量增高。此外,在宇航飞行中,宇航员完全在一种特定的人造空间中生存,呼吸、饮食、排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都有别于地球,而且还需防护高能宇宙射线。研究宇宙环境特征,认识宇宙与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保障宇航飞行中人及生物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条件,将有益于地球环境的研究和保护、宇航事业及外层空间的开发利用。

条目图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