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移动平均成本线

 培训班文摘 2023-05-04 发布于山西
图片
图片

移动平均成本线又称移动平均线或均线。其方法是将过去某周期内股价变动的平均值描绘成曲线,借以判断股价运动趋势及出入市时机的技术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的基础是准确地绘制出股价变动的移动平均线。

第一节 移动平均线的绘制


一绘制


第一步

先计算某周期内的移动平均数

图片

式中Pi为第i天的股票收盘价,N为计算的日期数,∑为收盘价格之和。例如,要绘制某种股票的10日移动平均线,即是将这种股票从第1日至第10日的收盘价相加后,除以10,得出其对应的算术平均股价;然后,又以其第2日至第11日的收盘价相加,再除以10,得出第2个10天期间的平均股价。以此类推,可求出以后N个10日的平均股价。


第二步

将所求出的每个平均数数值标注在图表上,即在相对应的坐标轴上点上一个点,然后将这些点(平均数)按时间顺序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沿时间轴向右方移动的平滑曲线,那么这根平滑曲线便是一条10日的移动平均线。


其他

其他时间的移动平均线绘制方法同理,只不过现在计算机普及,一般的股票软件中都会自动计算并生成移动平均线。同时计算机还能够将除权造成的均线落差进行自动修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有一套股票分析软件的原因,它将更加有助于我们的研究,节省不必要的工作量。在这里我们之所以介绍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是为了使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它,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应用它。


二 时间采样(参数)

移动平均线中平均数应该采样多长时间,这一点没有硬性规定。有的选择以7天、20天和45天作为计算平均数,有的则选择99天、152天和245天作为期间计算平均数,多数技术分析者通常选用5天以上、1年以下的时间作为平均数的计算期间。因为期间太短,虽然反应灵敏,但因其变化幅度太大,难以判断出股价趋势,而期间太长的移动平均数比较能准确地反映股价的中长期趋势,但变动相对迟缓,对于短期操作参照意义不大。一般地,在我国较为常用的均线参数分为短中长三种不同周期:

短期

3天、5天、10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0天,因为它是短期与中期趋势的分界线);

中期

20天、30天、60天(其中最为重要的20天,因为它是一轮中期行情中至关重要的生死线,同时在国内一周交易5天,一个月交易20天,所以20天又称为“月均线”。以次推理,60天就是“季均线”,同时是中期趋势与长期趋势的分界线)。

长期

120天、240天、300天,或500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240天,它是以一年的交易日为采样周期绘制的平均线,所以称它为“年均线”。年均线对股价具有强大的支撑与压力作用。一旦股价有效站稳年均线,将展开一轮长期的上升趋势,同时年均线向上之后,轻易不会被改变方向,稳定性最强。当然120天均线便是“半年线”、500天均线便是“两年线”,只不过较少应用而已,尤其是300天和500天)。


三  均线对股价的作用

均线对股价具有强大的助涨和助跌作用,股价在均线之上,均线对股价形成支撑,而且会使多方不断坚定向上的信心,投资者对于追涨毫不恐惧,这就是均线对股价形成的助涨作用;股价在均线之下,均线对股价形成压力,人们在不断将手中股票压低价格抛售,如同洪水决堤,势不可挡,任何买盘都会很快被空头淹没,股价出现“低会更低”的走势。正所谓“熊市不言底”、“是底不反弹,反弹不是底”的市场格局,便是均线对股价产生了强大的助跌作用。

第二节 单根均线的应用原则

绘制移动平均线的作用在于,通过移动平均线的描绘,可得到一段时期的平均股价的移动方向,即变动趋势,以帮助投资者把握未来股市走向,进而有效地进行股票投资。在均线的使用上,最为经典的使用方法就要首推“葛兰维尔八大法则”了。美国著名股票技术分析大师葛兰维尔(Granville J.)根据200天移动平均线与每日股价变动的关系提出了买卖股票的八条法则(参见下表),其中包括四大买入法则和四大卖出法则。

图片

葛兰维尔八大法则


这八条法则中分别指出了依据单根均线进行操作的四条买入时机和四条卖出时机,具体买卖原则为:

买点A

平均线由下降逐渐转为水平或向上移动,而股价由下往上突破平均线时,买入股票。

买点 B

股价由均线上方跌至均线下方,但均线仍处于上升趋势阶段,趋势未变,视为买点。

买点 C

股价位于均线上方,股价突然下跌,但未跌至均线下方又反弹,此时应加码买入。

买点 D

股价跌至均线下方,且偏离均线很远,此时股价会反弹靠近均线,此时为买入时机。

买点 E

平均线由上升逐渐转为水平且向下移动,而股价由上往下突破平均线时,卖出股票。

买点 F

股价由下往上穿越均线但又立刻拉回,且均线仍处于下跌趋势阶段,继续向下沽出。

买点 G

均线向下移动,股价位于均线下方,之后突然上涨,但未超越均线又被拉回时卖出。

买点 H

股价位于平均线上方,突然出现加速上涨远离均线,表明短期涨幅已高,可以逢高出局。

附注

买点二(B)与卖点二(F)运用时风险较高,应小心。

以四大买入法则为例,对应用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特作以下说明:

在买点A中指出的是股价突破均线买入,但前提条件是“均线得由下降转为走平或向上移动”。这是因为均线向下说明下跌趋势仍在继续,人们的抛售成本正在不断下移,也就是说人们在纷纷不惜亏损地压低价格出货。均线由下降转为走平说明交易成本有所抬高,深层原因是经历长期下跌之后部分投资者认为价格已经进入较为合理区间或者具有了相当的投资价值,逐步买入的结果。此时,如果股价有效上穿均线,说明当前已经有投资者愿意出更高的价格购进股票,如果这类投资者不断增多,就会造成均线向上移动,所以视为第一条买入法则。

在买点B中指出股价下穿均线可以买进的唯一前提必须是均线向上。这是因为均线向上说明人们的购买成本还在不断上升,上升趋势已经形成,而短期内股价的迅速下跌,即使跌破均线也不会轻易将趋势改变,非但不要卖出,反而应视为一个买入信号。但为什么表后提示在运用此原则时风险高要小心呢?这是因为如果短期股价的下跌幅度太深或下跌时间太长,即掉到均线下方的距离太远或者在均线下方运行的行间太长就有可能造成趋势的改变,即使再次反弹也难再回到均线之上,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均线就有可能发生方向的转变,所以最好还要将切线理论中用到的“有效突破”拿过来检验一下股价下穿均线(可以将均线当做一条趋势线)是否有效?无效突破为“假突破”,这样才能放心大胆地买入。

在买点C中指出股价向均线回落未打穿均线便展开反弹时买入。未打穿均线的情况有二:一是正好回落到均线之上,受到均线的强力支撑开始反弹;二是还未回落至均线之上,离均线尚有一点距离时就开始反弹。以上两种情况皆属买入信号,第一种如同股价与趋势线的关系,遇到线的支撑时当然是个买点,而第二种情况出现后也不能视而不见,未落至均线上就上涨,恰恰说明下档买盘旺盛,趋势可能还要进一步向下拓展,是上升仰角将要变陡,上涨速度将要变快的征兆。

在买点D中指出股价在均线下方运行一段时间后,突然加速下行,背离均线的距离越来越远,均线对股价的牵引力就会越来越强,物极必反,股价开始向均线方向反弹时购入股票。这一点也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股价必须加速远离均线而且在开始向上反弹时才是买点,因为究竟背离多远叫“太远”,这里并未给出一个量化的指标(下一章中的BIAS指标着重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必须要等到价格开始反弹时再行介入将更加安全合理。

请将买卖法则记忆后再对照实例看一遍

图片

000026飞亚达A这只股票1995年7月至2000年1月间股价与均线关系(图中均线参数为200天)。ABCD为葛兰维尔四个不同位置的买点,EFGH为八大法则中对应的四个卖点。

图片
顺势而为与物极必反

任何交易系统的建立都离不开两种操作理念,一个是顺势而为,一个是物极必反。 

“顺势而为”买卖点

也称“趋势”买卖点,趋势的表现形式有直线型,比如前期我们介绍的趋势线及其他切线对于股价趋势的描述,并依此设立的买卖信号。另一种趋势的表现形式就是曲线型的,移动平均线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比直线型表述方法更具有优点的是曲线型表述。均线较趋势线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均线的随机性更强。

前面我们学过,要划出一条趋势线,必须要等到股价出现连续两个高点或连续低点后才可以作图,但是有些个股自趋势转变以后,便出现单边走势,不会给出第二个转折点,或者第二个转折点出现得比较晚,往往会使投资者错失很多机会,而这些机会很可能是最佳的买卖点;而移动平均线则无需等待第二个拐点的出现,便会在力度转变初期紧跟股价出现角度的转变,使投资者能够更早地得到市场信息,第一时间把握趋势变化。

以600432吉恩镍业为例,看一下这只股票自2005年年底出现趋势转变后利用均线投资与利用趋势线投资有何不同?

图片

吉恩镍业自2005年12月5日见到最低点A后稳步回升,随后股价向上突破20日均线上升趋势形成,然后该股便走出了单边上扬,第二个回调低点迟迟没有出现,想划一条上升趋势线便无从下手,而此时的均线却早已呈现出上升之势,直到第二个低点B出现,股价已经上涨超过30%。

除此之外,股价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同角度(力度)的问题,比如上升趋势中有缓慢上升、快速上升、笔直上升等等,而我们在应用趋势线时还要进行不断的修正,所以此时移动平均线的随机性就更体现出它的优势了,快速反应,先人一步建仓,就意味着比其他人获得更大的利润。

在葛兰维尔八大法则中买点A、B、C和卖点E、F、G均是对“顺势而为”很好的理解。依此为前提,弘历软件创造出的诸多功能都是顺势而为型的交易系统,像弘历彩虹线、弘历进出、强势信号等,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要在趋势得到基本确认或完全确认之后出现,所以交易成功率高,但一般认为出现交易信号较物极必反买卖点略迟。

“物极必反”买卖点

也称“极端”买卖点,是最接近市场底部或顶部的、反应最快的买卖信号,在葛兰维尔八大法则中买点D和卖点H就是遵照这个原理,指出股价在出现加速后,距离均线太远则有向均线回归的需求,因为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也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趋势运行(上涨或下跌)角度越陡,所持续的时间就越短,股价随时会朝相反方向运动,而一旦出现反向运动,此时便是一个最佳的买卖点。根据物极必反原理,弘历软件开发出了弘历太极、弘历警戒、抄底专家等软件功能。这些买卖点最大的优点无疑是“反应快”,但与“趋势”买卖点相比信号失败率较高。


图片

文章内容来源于

《技术分析精解与实战操作》
冯钢 祖良  著

弘扬股市文化 | 历史行情为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