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还不敢发朋友圈吗?

 小何说书 2023-05-04 发布于江西

今天是写作日更的第25/100

你好,我是小何。

今天,我在社群里看到这样一个提问:最近在日更公众号,发到朋友圈里要不要屏蔽家人和同事?

这引发了大家的讨论。

有的朋友说日更初期要低调,还是有意屏蔽更好。还有朋友打算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是否屏蔽……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因为这是一个共通的问题,解决方案可以迁移到其他领域。

你不光是日更写作,你刚开始做任何事,都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心理建设问题。

如果能解决掉它,迁移到其他事,你就不会有太多心理负担。

第二,这些问题值得收集,帮你更加了解日更初期,他人的心理,困惑,提升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即换位思考能力,是赚钱基础能力中的一种,起码得挖掘需求,提供方案,才可能提供价值,获得物质回报。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

01、你发朋友圈时,为什么会想屏蔽别人?

《次第花开》里提到,痛苦来自对无常的恐惧。无常就是“不确定”。

痛苦和快乐都是情绪,情绪,源自欲望被满足,或不被满足。


而人的刚需是被认可。你发一条朋友圈出去,如果有很多人点赞,鼓励,关注你,满足你的刚需,你会很开心。

如果没有正反馈,甚至有人反过来批评,质疑你,不满足你的刚需,你会感到失落。

而别人是否满足你的刚需,是别人的事。你不能控制。

所以,为了逃避,这种“不确定”可能带来的痛苦,你会选择不发朋友圈。



02 如何克服这种心理?

001 每次公开表达,都在互相筛选。

我们的朋友圈,无非就是4种人——
陌生人,一般朋友,在乎你的人,讨厌你的人。

在乎你的人,不管你发什么,对方都愿意点赞,要是没你动态,对方还不知道怎么了解你。

一般朋友,要么给你点赞,要么不感兴趣。
陌生人,根本不会关注你,也不会对你反感。
讨厌的人,早就把你屏蔽,或者删除了。

所以,发朋友圈就是筛选。不管你发什么,同频的人会鼓励你。不同频的人,不关注你,不理解你,慢慢远离你。

我们的每一次发声,都像洗牌,只为找到与你同频的人。不同频的人,根本不用在意。

不管你在哪里发文章,朋友圈,公众号,简书等等,都是同理。


002 接纳变化,放低期待。

你的微信就像个店铺,朋友圈是你的门面,列表就是沙发。

有客离开,你正好可以,腾出更多的位置,留给新朋友。有客进门,你可以大方地欢迎,让对方落座。

因为人心会变化,以前还一个劲夸你的人,突然某一天就把你删了。

以前对你无感的陌生人,因为一次谈话,开始欣赏你,经常点赞互动。

而且,这种状态不是永恒的,还会一直变化。你也不知道以后,谁会靠近,谁会远离。

分分合合,缘聚缘散。放远一点看,除了你以外的所有人,都是你生命里的过客,只能陪你一程,会陆陆续续地离开。

所以,变化是常态,坦然接纳变化,对人对事,保持低期待,你就不会痛苦。

这么一想,既然都会变,你就没什么可顾虑的,大胆去做就行。

做任何事都是同理,都这样进行心理建设。



03 最后,要克服这个问题,有一个最核心的事——

你清楚,你做一件事的目的。
与其问要不要发朋友圈?不如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发这条朋友圈?

你知道自己发朋友圈的目的,就不会管不相关的事,只要你的目的达到就行。

李笑来就是赋予重大意义的高手,一旦你找到了做一件事的内部动机,你会主动推进,解决问题,谁拦着你,你甚至会和他翻脸。

所以,消除这种心理,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行动中,慢慢清晰做这件事的目的。

以上。

谢谢你默默的陪伴🌹~

欢迎交个朋友,

以下是我的个人微信👇🏻




号主简介☞一个喜欢阅读,写作226天的大学生。

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的话,点赞,在看就是最大的鼓励,感谢你的这份慷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