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曾任命太子赵桓为开封牧,而开封牧在宋朝是不常设置的。能坐上开封牧位置上的人,一般都做了皇上。次日,宋徽宗还下令让太子入朝,赐予他排方玉带。 这一切表现足以说明,宋徽宗想让太子赵桓继承自己的位置。 赵桓虽想坐上皇位,却认为此时并非良机。 宋徽宗禅位的时候,正是金人围攻的时候。好在,守臣詹度等人防御有方,才没有被金人进攻。 皇位重要,但命更要紧!一想到此,赵桓就不想受命宋徽宗下的指令。 而宋徽宗第三个儿子赵楷知道后,却没有顾虑那么多,他只想去争夺皇位。 赵楷之所以对皇位有执念,是因为在这之前,宋徽宗也曾想把皇位传给他。 宋徽宗最钟爱的就是这个儿子,两人性情十分相似。 赵楷和宋徽宗一样,都喜欢琴棋书画。赵楷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很擅长画花鸟,《墨竹》《水墨笋竹》等都出自他的手。 ![]() 北宋的时候,为了防止皇室子弟干预朝政,不允许皇族子弟在朝为官,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样,就可以避免官官相护、考试作弊的可能。 后来,皇室子弟大都学习诗词、书画。可到了宋神宗的时候,远方的宗室子弟不能做官,他们的生计都出现了问题。 为了解决此问题,朝廷只得重新让他们参加科举考试,进朝廷做官。 皇帝身边的儿子,一般都不会去参加。因为他们出身就比普通人高,日后也不需考虑到生计问题。 但是,身为宋徽宗的儿子赵楷正相反,他主动去参加了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 不过,状元、榜眼、探花都是要皇帝亲自看过试卷,然后圈定的。 当试卷送到宋徽宗面前,他一打开,就看到自己儿子赵楷的名字。他兴奋不已,自己的儿子不仅在书画上大有可为,参加考试也是很出色。 可是,宋徽宗觉得第一名不应该给自己的儿子。毕竟,他身为贵族,而且本就有很好的职位,不应该再去和普通人争夺状元。 随后,宋徽宗就把第二名钦点为状元。他也考虑到儿子赵楷的心情。之后,宋徽宗就找到赵楷,与他交谈自己这样做的原因。 原本失落的赵楷,知道父亲宋徽宗的想法之后,也就没有过多的埋怨。即使,赵楷成不了状元,但对他的生活并没有影响,他依旧可以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 无奈之下,宋徽宗只好把这个改立太子的想法放下。可几年后,金军带兵攻打宋朝,宋徽宗看到加急奏章,脸色铁青。 他看到金人离自己的都城越来越近,一时之间,宋徽宗只好召集大臣商议。后来,宋徽宗在太常少卿李纲的建议下,把皇位传给太子赵桓。 可赵桓并不愿意接手,赵楷得知后,他想去坐宋徽宗的位置。没想到,就在宋徽宗的殿外,他就被宫禁拦住。 赵楷勃然大怒:你不知道你此刻拦的人是谁吗?宫禁只回:“下官知道你是何人,但这剑并不认识你。” 为了保命,赵楷只得后退。 此时殿内宋徽宗的内监,已经把天子之衣覆在赵桓身上,登基仪式已成。 赵桓登基之后,立刻罢免了宋徽宗留下的大臣蔡京、童贯等人。 对于和金军的作战,赵桓听信奸臣的谗言,向金军求和。然而,金军却狮子大开口,要求宋朝赔偿巨额。 、 ![]() 在押送的过程中,赵楷经受不住一路颠簸。没多久,他就倒在了地上,生命终止在29岁。 赵楷曾是宋徽宗最爱的儿子,还是科举制的状元。按理说,这样的生活应该不会差。 只可惜,那时候的宋朝遭遇金人的攻打,而宋徽宗只想禅位,并不去解决实际问题。 新任皇帝赵桓听信小人意见,最终都被俘虏。 如果,赵楷没有出生在一个战争的年代。或许,他会留下更多关于琴棋书画上的功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