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5年接收东北:国民党先建组织,我党先派人,看完才知我党更牛

 where5 2023-05-04 发布于布基纳法索

1945年8月,随着《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公开发表,国共双方都加快了接收东北的步伐。

那么国共双方接收东北做了哪些准备?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1、1945年的东北有多重要?

据统计,到日本殖民统治垮台之前,东北经济建设概况是:

电力系统分为南满、中满、东南满3个发电网络,各有水力、火力发电相互配合,采用超高压电线互相送电,1944年发电设备为167万千瓦,发电量为44亿多度。

图片

煤矿共有55座,蕴藏量在200亿吨以上,1944年产量为2562万吨。

钢铁基地主要在鞍山、本溪,最高年份产量是在1943年,共计生产铁169万吨、平炉炼钢184万吨、特殊钢2.3万吨。

黄金生产主要以砂金为主,分布在北满和热河两地,山金分布在吉林的和龙、汪清和辽宁的海城及热河的朝阳、阜新等地,日伪时期“开采砂金矿20余处、山金矿26处。

造纸厂主要分布在吉林、安东、营口、锦州、沈阳等地,1943年实产7.63万余吨。

水泥厂共15座,年产量达150万吨。

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南满,北满生产亚麻,共有棉纺39万余锭、织布机8314台(大连的15万锭和2360台织布机未计在内),1944年生产纱13.28万件、织布294万匹。

林业采伐方面,1944年为493万立方米,并拥有森林铁道1474公里、机车178台、制材厂142处,“每年制材能力为392万立方米”。

分布在孤山至山海关千余公里长沿海岸线上的3.5万多公顷盐田,“每年借日光曝晒,最高可以产盐150万吨,占全国盐产量的半数”。

铁路长约1.4万多公里,占全国铁路2.7万余公里总长的一半,且密度位居全国第1位;公路约有10.8万多公里,几乎占全国所有公路的一半,构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水上航运有安东、大连、营口、葫芦岛等优良港口,以哈尔滨为中心的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黑龙江、辽河等内河航运,形成东北水上运输网。

综合上述情况,仅以1943年度为例,“东北的煤产量占全国49.5%,发电能力占78.2%,生铁产量占87.7%,钢材产量占93%,水泥产量则占66%”。

唯其殖民地性经济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落后性、不平衡性,十分地明显。

由此可见,东北地区雄厚的物资基础,工业门类齐全,经济腹地广大,对于国共双方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还有一个因素,使得国共都把眼光盯住了东北。

图片

即是国民党在东北的政治力量亦极薄弱,仅有的党务与军统等特务组织屡遭破坏,主要成员均被捕,活动中断。

据中共东北中央局社会部调查所得材料表明,1944年春,国民党在东北3省党部相继被日军破坏,仅辽宁省党部书记长罗大遇逃脱。

1945年5月,罗大遇也被捕入狱。期间,华北国民党曾派遣丁铁仁到东北,在海城组织“奉天南地区国民党支部”,丁铁仁、王远东分任正、副部长。

而军统直到日本投降时,在东北也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组织,只是在1942年派遣张渤生带1部电台赴东北活动。但张渤生到东北后,因日伪防范甚严,未敢久留,乃利用其表妹宗慧敏,在哈尔滨、佳木斯两地接触伪满下级军官和行政人员,收集一些情报后返回。

1944年10月,伪满军官林家岳在北平与军统天津特工站取得联络,加入军统后,得到戴笠允许,组织东北特工总站,并受军统华北区负责人马汉三派遣,于1945年3月以后3次到东北活动,以哈尔滨为中心组织特务网。“然因慑于日寇干涉,返回北平”。

2、我党接收东北的对策

中共中央此前对国民党政府和苏联政府谈判过程以及条约等文件内容,毫无所知。条约公布的当天,中共中央经仔细研究认为:

根据条约的某些规定,认为“东北三省为中苏条约规定的范围,行政权在国民党手里,我党是否能派军队进去活动,现在还不能断定,但是派干部去工作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中共中央决定派1000余名干部,由林枫和张秀山率领去东北。另根据热河、察哈尔两省不在条约范围之内,要求万毅所率军队,仍须进至热河边境待命,可去则去,不可去则在热河发展,以造成强大的热河根据地。

图片

8月27日,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就派干部和部队准备去东北的问题,致电中共中央。

29日,中共中央电示晋察冀分局并告山东分局、晋冀鲁豫分局、华中局,分析中苏条约的影响以及我方应利用之策略方针,提出对策如下:

(1)苏联为了维护远东和平与受中苏条约之限制,必须将东3省交还国民政府,国民党军队亦将进入东3省。

“我党我军进入东三省后,红军必不肯和我们作正式接触或给我们以帮助。”

(2)但中苏条约中已明白规定所有中国籍人员,不论军民,均归中国管辖,苏联不干涉中国内政。

“如此,我党我军在东三省之各种活动,只要他不直接影响苏联在外交条约上之义务,苏联将会采取放任的态度并寄予伟大之同情。同时国民党在东三省与热、察又无基础,国民党派军队去尚困难,现在道路还不通,红军将于三个月内全部撤退,这样我党还有很好的机会争取东三省和热、察。”

(3)“晋察冀和山东准备派到东三省的干部和部队应迅速出发,部队可用东北军及义勇军等名义,只要红军不坚决反对,我们即可非正式的进入东三省,不要声张,不要在报上发表消息。

进入东三省后开始亦不必坐火车进占大城市,可走小路,控制广大乡村和红军未曾驻扎之中、小城市,建立我之地方政权及地方部队,大大的放手发展。

在我军不能进入的大块市,亦须尽可能派干部去工作。

对红军可进行非正式的接洽,将情报通知红军,但不要勉强与红军作正式的接洽与联络,亦不要请求红军给我帮助,只要红军不做声,不坚决反对我之行动即好。

但为红军所坚决反对之事,我必须照顾,不要使红军在外交法律上为难。山东干部与部队如能由海道进入东三省活动,则越快越好。”

(4)“热河、察哈尔两省,不在中苏条约范围之内,我须完全控制,必须迅速派干部和部队到一切重要地区去工作,建立政权与地方武装”。

图片

(5)“关于东北与热、察红军占领地区的情况,我们还不清楚,一切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处理并随时报告我们。晋察冀与山东均应派得力干部带电台进到红军后方,随时报告情况。”

上项指示发出后,各战略区相继抽调干部和军队积极准备开赴东北,尤以冀热辽军区部队和胶东军区部队海陆进发东北为快,且突破各种框架限制。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在政治上采取灵活的策略方针,军事上机动利用华北和山东两解放区与东北地区海陆相通的便利条件,就近调兵遣将先期抢入东北发展。

这样做的结果,既在表面尊重中苏条约签订的事实,照顾苏联外交,又在实际行动上决不受该条约的箝制,我行我素,独立自主地打开中国革命新天地。

3、接收东北的部署——大旺庄会议

1945年8月10日,在延安参加中共“七大”会议的晋察冀分局书记聂荣臻、副书记刘澜涛,根据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指示,电示分局留守人员,要求全军区部队立即向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大同、阳泉、张家口、唐山、山海关等地前进,准备接受日伪军投降,配合苏军作战。

同时命令“冀东立即抽出三个主力团组成纵队,由李运昌率领向辽宁前进,相机发动进攻,尽可能占领最广大地区,准备与苏联红军会师”。

11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副司令员肖克、副政委程子华、刘澜涛依据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向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官下村定大将发出通牒,限其在接到通牒后48小时之内,按照《波茨坦公告》所规定无条件投降条款,向我军投降。

中共冀热辽区党委和军区接到朱总司令第2号命令和晋察冀军区首长有关指示后,即于8月12日发出紧急指示,要求各地委动员根据地全体军民,向日伪实行总攻击,“解决敌伪武装,收复失地”。

13日,在丰润县大旺庄召开党、政、军紧急会议,区党委书记兼军区司令员、政委李运昌主持了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及晋察冀军区有关抽兵挺进东北的指示。

会议讨论了执行延安总部第2号命令的具体方案,决定抽调军区8个多团的兵力,加上2500名地方干部,共计1.3万余人,兵分3路挺进东北和热河。

首先由靠近热河、辽宁的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军分区部队组成第1梯队,继由军区直属部队组成第2梯队。

图片

同时组织东北前进工作委员会和前方指挥部,由李运昌、朱其文(行署副主任)、李荒(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焦若愚(地委书记)、王亢(军区副参谋长)等人负责领导。

会议确定冀热辽军区部队进军东北和热河的主要任务是:

“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消灭东北、热河的日伪武装及日伪汉奸势力;接管敌伪城市,建立人民政权;收缴敌伪武器、资财,扩大部队;为后续部队和干部进入东北开辟通道。”

4、国民党接收东北的组织架构

国民党方面组建接收东北的军政最高权力机构,并在昆明编组美械装备的精锐部队,准备远距离调入东北。

8月31日,国民党政府在重庆宣布:

为便于处理东北各省之收复及军政事宜,特在长春设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

规定行营主要职责为:

“除统辖辖区军事外,并得就近指挥监督辖区的行政机关,并指导外交部东北特派员公署,处理政治、外交、经济有关各事宜”。

依照行营组织规定,设主任1人,秉承委员长之命总理行营一切事宜;设参谋长、副参谋长各1人,秉承主任之命处理一切军事事宜;设秘书长1人,秉承主任之命处理一切党政事宜。

行营内部各处职责为:

秘书处,下设4个组,分掌机要、文书、法制、编译以及不属于其它各处之诸业务;

参谋处,下设3个科,分掌军事计划、绥靖、情报防谍、后勤;

军务处,下设4个科,分掌整编训练、点验补充;

交通处,下设3个科,分掌交通管制、运输、通信;

总务处,下设3个科,分掌庶务、管理、交际及诊疗;

经理处,下设4个科,分掌会计、出纳、粮服、监察;

人事处,下设3个科,分掌人事行政;

军法处,下设2个科,分掌审判、审核;

航警处,下设2个科,分掌航务、警务;

另直属其他各种部队、通讯营、军乐队、检诊所等。

国民党政府任命熊式辉为东北行营主任,胡家凤为秘书长,何柱国为参谋长,董彦平为副参谋长,蒋经国为外交部驻东北特派员(专门负责与苏联办理外交),潘公弼为中央宣传部驻东北特派员。

行营内设政治、经济两个委员会,分别主持有关东北政务、经济之收复业务。

图片

9月5日,国民党政府公布该两委员会组织规程。

政治委员会,主任委员由熊式辉兼任,委员张作相、莫德惠、王树翰、马占山、万福麟、邹作华、朱霁青、冯庸等。

其隶属关系与职能是:

秉承行政院院长之命,并受东北行营主任之指导,总理会务并指挥监督所属职员;“对于东北各省政府之命令或处分,认为违背法令逾越权限或不当者,得呈请行政院院长停止或撤销之”:“本会发布命令或布告得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名义行之”。

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嘉璈,委员王家桢、马毅、张振鹭等。

其隶属关系与职能和政治委员会相同,但规定“东北各省有关经济之收复事项,凡依法应呈请行政院核准者,均报由本会核示或转请核示”。

9月3日,国民党政府明令划分原东北地区为9个省和行政院直辖之2个市,公布《接收东北9省办法》。

5日,正式发表东北各省省主席、直辖市市长任命令:

徐箴任辽宁省主席,高惜冰任安东省主席,刘翰东任辽北省主席,郑道儒任吉林省主席,关吉玉任松江省主席,吴瀚涛任合江省主席,关吉玉任松江省主席,吴潮涛任合江省主席,韩俊杰任黑龙江省主席,彭济群任嫩江省主席,吴焕章任兴安省主席,沈怡任大连市长,杨绰庵任哈尔滨市长。

这9省辖区及省会驻地如下:

辽宁省,辖沈阳、康平、锦西、海城、兴城、辽中、本溪、复县、义县、抚顺、新宾、北镇、铁岭、清源、盘山、新民、金县、台安、法库、锦县、黑山、彰武,省会设置在沈阳市。

辽北省,辖辽源、梨树、昌图、开原、西丰、西安、东丰、海龙、长岭、通辽,省会设置在四平市。

吉林省,辖延吉、乾安、怀德、汪清、扶余、和龙、永志、珲春、舒兰、安图、蛟河、长春、敦化、德惠、桦甸、九台、磐石、农安、榆树、伊通,省会设置在长春市。

松江省,辖绥阳、双城、安达、东宁、延寿、清冈、穆棱、呼兰、宁安、巴彦、阿城、木兰、宾县、肇东、五常、肇州、珠河、兰西、寿河、东兴、肇源,省会设置在哈尔滨市。

合江省,辖东安、汤原、虎西、通河、饶河、方正、宝清、依兰、林江、富锦、勃利、同江、密山、抚远、桦川、绥滨、鹤立、萝北,省会设置在佳木斯市。

安东省,辖通化、安东、辑安、临江、长白、凤城、抚松、岫岩、辉南、庄河、金川、宽甸、柳河、桓仁、蒙江,省会设置在安东市。

兴安省,辖雅鲁、奇乾、室韦、乌玛、博克图。

黑龙江省,辖瑗珲、北安、克安、漠河、克东、铁骊、拜泉、呼玛、庆城、明水、奇克、绥化、逊河、海伦、乌云、望奎、佛山、依安、孙吴、德都、嫩江、绥棱、鸥浦,省会设置在北安市。

嫩江省,辖龙江、安广、泰来、镇东、甘南、瞻榆、富裕、洮南、林甸、白城、讷河、大赉、突泉、景星,省会设置在齐齐哈尔市。

各省府拟定之接收人员(每省约数10人),到10月间在重庆组建完毕,尔后先分批乘机飞抵北平候命。

自9月14日起,由熊式辉亲自主持,历经17日、19日、21日、22日、24日、28日、10月1日、2日、3日、4日、5日、6日、8日、12日、17日、19日、22日、23日、24日、29日,行营会议均在重庆零子岚垭和园会议室举行,仔细研讨有关接收东北问题。

9月18日,蒋介石借“九·一八”事变14周年纪念日发表广播词,提出建设东北的方针是:

革新东北政治,重视祖国光明教化;发展东北经济,实现国公实业计划;重新建立东北文化,铲除奴化教育余毒。

10月9日,东北行营副参谋长董彦平乘飞机先抵长春联络。

12日,熊式辉、张嘉璈、蒋经国、莫德惠等同机到达长春,筹划接收事宜。同时各方接收人员纷纷乘机先到北平集中,然后再空运长春,准备采取先行政接收的办法,抢进东北,排挤中共力量。10月中旬以后,陆续抵达长春等待接收各地的官员,达400余人。

5、成立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

东北为配合外交与行政接收东北,10月16日,原昆明防守司令部奉命改组为归东北行营管辖的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中将杜聿明为司令长官,中将梁华盛为副司令长官,中将赵家骧为参谋长,少将李汉萍为副参谋长,督率所部分由越南海防、香港九龙、上海等地,乘美舰海运东北,准备以军事手段强入东北。

图片

10月25日以前,国民党军拟调入东北的正规部队计有第十三、第三十、第三十二、第五十二、第九十二、第九十四军,共6个军、18个师,近20万兵力。

其初步调兵计划:

是以第十三、第五十二军海运大连、旅顺或营口、葫芦岛就近登陆,直接进入东北腹地;

以第九十二、第九十四军先空运北平、天津、塘沽等地,控制关内外交通要道;

以第三十、第三十二军沿平汉路北上,尔后再沿北宁路继进东北。

同时为就近利用当地伪军力量充当先锋,蒋介石先是委任伪唐山行营主任、冀东特别区行政长官姜鹏飞(姜凤飞)为“冀东挺进军总指挥”,继于9月7日收编姜部(含伪满铁石部队)为新编第二十七军,任命姜鹏飞为军长,并几次电催他“火速退却关外,尽量收容伪满军”。

12月中旬,姜鹏飞自北平赴锦州,所部护卫“接收大员”空运长春、哈尔滨等各大城市。

10月上旬,借助美军力量,第九十二军顺利空运北平,第九十四军到达天津、唐山。但由陆路进兵的第三十、第三十二军归第十一战区节制,于11月初在邯郸一带遭受中共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严重打击,第三十、第四十军被歼灭,新编第八军高树勋部战场起义,陆路进兵计划遂被打破。

由海路进发的第十三、第五十二军乘美舰起运东北,10月下旬企图在大连、营口、葫芦岛等处登陆无望后,不得不改自远方秦皇岛美军占领区上岸。

11月以后,第三十、第三十二、第九十二军等部解除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战斗序列。

第十三、第三十、第三十二,3个正规军至营级,均为“三三”编制,每营辖4个连,每个军约有2.8万人至3万人。

图片

另新编第二十七军空运东北后,大肆收编日伪残余部队,扩充为16个师,约3.2万余人。

(正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