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邯郸市瞻仰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是长久以来的一个愿望。原因无他,就是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崇敬。我居住于太行之巅,革命战争年代,与邯郸同属太行革命老区。工作之中又接触到了许多抗战史料,对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对革命先烈的景仰之情日增。 邯郸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曾是晋冀鲁豫根据地的首府所在地,市区内建有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埋葬着左权、高捷成、何云、叶成焕等革命先烈,是中国著名革命烈士纪念地。因此,邯郸之行便成为我的一个小目标。屡有成行之意,终未如你所愿,特别是三年疫情,有许多的不如意。 今年的“五一”假期终于成行。2日早饭过后,同行数人,出市区、走环城,沿青兰高速自驾一路东去。陵园位于邯郸市主城区东南,车行两个多小时后,经中华南大街左拐至陵园路,不远即可见绿树掩映、松柏参天,一股庄严肃穆之气扑面而来。 ![]() 车停路侧,缓步移至陵园路中段,道路南北两侧,相对而立是两座颇具年代色彩的大门。北门为陵园正门,宽40米,高9米,宏大浑厚、巍峨庄严,是带有中西合璧特点的纪念性建筑,横额上红底黄字镶嵌着朱德1946年3月题词“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门柱两侧刻有毛泽东诗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横额背面是朱德题词“浩气长存”。南门为四根挺立的方柱,中间两根上刻有毛泽东诗词“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一侧柱上挂有晋冀鲁豫革命纪念园的门牌。 ![]()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是按照党的七大精神,“为纪念边区子弟兵光荣牺牲之烈士,纪念八路军总部前方司令部政治部、晋冀鲁豫军区暨一二九师牺牲烈士,”由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决议修建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新中国首座革命纪念建筑,始建于1946年3月,1949年2月5日,华北人民政府民政部定名为“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由朱德总司令亲笔题词,1950年10月21日落成。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分南北两院,总面积21.3万平方米。北院主要是左权将军烈士墓和纪念馆,主要建筑有烈士纪念塔、人民英雄纪念墓、陈列馆、四八烈士阁、烈士纪念堂等,南院主要为烈士墓区,主要建筑有晋冀鲁豫人民解放军烈士公墓,安葬有二百多名为国捐躯的优秀指挥员和战斗英雄。 走进陵园,迎面而来的是巍然耸立的烈士纪念塔,圆形台基直径23米,塔高24米,底座正面刻有云纹、五星、背面有火炬与橄榄枝。塔身上部正面刻有红五星,背面是金色的党旗,顶端的红色五星直入云霄,象征着中国人民艰苦的革命斗争历程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的题词“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千古无上光荣”镌刻在塔的正面,其它三面为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题词,碑座上还有任弼时、彭德怀、陈毅、林伯渠、董必武、杨立三的题词。 ![]() 纪念塔后面是一个硕大的广场,青石铺就而成。广场两侧各有两块巨大的石碑,碑上分别刻有“中央人民政府祭文”和“中央人民政府祭左权将军文”。拾阶而上是人民英雄纪念墓,中间为巨大的半球体是为纪念所有牺牲于晋冀鲁豫边区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象征性纪念建筑。占地2500平方米、高11米、径13米、頂部弧型,四周开设有26个小窗,墓內陈列有300余位团级以上烈士名录。从四个方向与墓地相连的四座方型石碑上,刻有刘伯承、陈毅、徐向前等人的题词。刘伯承、陈毅、徐向前等题词,两侧还有两组大型群雕“八路军”、“民兵”,气势恢宏、庄严肃穆。 ![]() ![]() 广场东侧为左权将军墓,由碑亭和墓体组成,碑亭横额上刻有谢觉哉的题词“人民共仰”,两侧挽联“大节忠贞彪史册,正气磅礴壮山河”,汉白玉墓碑上的“左权将军墓”为周恩来所题。1950年秋,历时5年之久的烈士陵园建筑工程初步结束。经中央决定,左权将军灵柩移葬与烈士陵园落成典礼同时举行。 ![]() ![]() ![]() 左权,生于1906年,湖南醴陵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前方总部参谋长,转战太行,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华北抗战,先后取得长乐战斗、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的胜利.1942年5月,日本军队出动大兵团突袭八路军前敌指挥部,左权将军在山西辽县的十字岭掩护总部机关突围时,不幸以身殉国,时年37岁。为纪念左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其牺牲地辽县改名为左权县,是现今为数不多的以烈士名字命名的县级地名。 ![]() 朱德、彭德怀与左权长期在太行战斗生活,感情深厚。左权牺牲后,朱德含泪写下《悼左权将军》“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彭德怀亲笔撰写并手书了《左权同志碑铭》:“壮志未成,遗恨太行,露冷风凄,恸失全民优秀之指挥。隆冢丰碑,永昭坚忍不拔之毅魄。”1949年夏天,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朱德总司令命令所有入湘部队都要绕道醴陵看望左权的母亲。当解放军官兵来到左权家乡时,老人家第一句话就问:“我儿子回来了吗?”指战员们流着泪大声对老人家说:“我们都是您的儿子!” 1939年4月,左权与陕北公学分校教导员刘志兰结成夫妻,第二年,刘志兰生下了他们唯一的女儿左太北。发动百团大战前,左权就安排人把妻女送到延安。临分别,左权奢侈了一回,让摄影师给他们全家拍了一张合照。当时的太北还没满百天,没有想到,这竟然是她们母女跟左权最后的诀别。左权在写给妻子刘志兰的一封信里面,有他对妻子和女儿浓浓的思念,“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在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 1942年10月10日,公葬左权的仪式在涉县举行。1950年10月20日,左权将军灵柩移葬邯郸。当天的《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刊登消息:“左权将军等烈士灵柩移葬,今在邯郸举行移灵典礼,中央人民政府等单位代表前往公祭,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落成典礼同时举行。”10月21日,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落成典礼与安葬左权将军暨诸烈士纪念大会隆重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长谢觉哉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祭左权将军文》:“你为国牺牲,于今已整整的九年!你是中国共产党一位忠诚的同志,你是八路军一位优秀的将领,你是中国人民最好的勤务员。这九年来,中国人民思念你!痛悼你!尊敬你!学习你!你时刻活在每一位革命同志的心上。”左权将军夫人刘志兰和女儿左太北扶灵下葬。 ![]() 与左权同时移灵邯郸,并葬于左权墓两侧的还有冀南银行行长高捷成、《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北方局政权工作部秘书张衡宇、冀南银行第二任行长赖勤及其夫人、朝鲜义勇军领导人陈光华等烈士。 陵园南北中轴线两侧有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斗争陈列馆、四八烈士纪念阁、烈士纪念堂等。遗憾的是,均闭馆未能参观。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南院是纪念解放战争期间牺牲的烈士们,建有“晋冀鲁豫人民解放军烈士公墓”,在这里,我看到了叶成焕、董天知、苏精诚等牺牲于太行山上的英名。陵园道路两侧,还有129师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战斗战役简介。阳光普照、微风吹过,200多名烈士长眠于此,见到今日之中国,他们也该无憾了。 ![]() ![]() “往来邯郸道,数度谒陵园。光辉照环宇,成仁齐圣贤。大众歌圣德,英勇足世传。遗爱般般在,勿忘缔造难。”(陈毅诗)70多年过去,草木依然、丰碑挺立,镌刻着一个又一个英雄的名字,诉说着一个又一个不朽的传奇。 ![]() 2023年5月3日于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