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这一辈子,能用好这三宝中的一个,就赚了!

 为什么73 2023-05-04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修一颗慈心,就是在积累福报。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275字,深度阅读需6分钟,受益终生|

图片
图片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讲:“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的这句话很多人应该都熟悉,《道德经》中句句箴言,字字珠玑。

为什么偏偏这三点成为老子所推崇的“修道法宝”?那么,这三宝对于我们的人生又有着什么实际意义呢?

01

慈以修身,慈而能勇

我们今天讲爱的时候很多,但是,古人讲慈,很少讲爱。西方人动不动就是我爱你,中国人从来不讲我爱你。

爱是很偏窄的,慈是很广的,完全不一样。

母亲很慈,因为她没有偏心,她不会变。小孩乖的时候我才爱你,小孩不乖的时候我不爱你,这算什么母亲?

慈是人心,慈是人性,慈是无我。人要能够做到慈,就离道不远了。

我们看慈字,上边一个兹,下边一个心。兹本义为草木茂盛,兹又当此讲。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拥有慈的这颗心,充满了活力和能量。

与草木之心相通,与天地万物一心。天人合一,万物即我,这便是慈。

佛家讲慈悲为怀,慈悲心为修行的根本,欲成就无上菩提者,应先发大慈悲心。

儒家的仁爱、恻隐之心也是慈。心存善念,身以善行,善因得善果。

《左传》中讲:“慈者,爱也,爱出於心,恩被於物也。”《太上感应篇》中说:“积德累功,慈心于物。

可见,慈心乃万善之本。修一颗慈心,就是在积累福报。

正所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慈,故能勇”,就是儒家所讲的仁者无敌。

我慈于人,我就得到一个人;我慈于物,我就得到这个物,这样还有什么敌人呢?

慈是柔中有刚。我们经常说慈母,我们还说为母则刚。往往慈爱之心更有坚韧不拔的刚强之义。

比如,公鸡跟母鸡,是公鸡凶还是母鸡凶?当然是公鸡凶了,但是当你去抓小鸡的时候,母鸡比公鸡还凶。

慈,它的勇发出来的时候,是不可抵挡的。妈妈为了保护小孩,她比谁都强,比谁都勇敢。

佛家常讲“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种大慈悲心,同时也是弥天大勇。

正是怀着广大无边的慈爱之心,所以更具有无比勇敢的牺牲和奉献精神。

02

俭以养德,俭而能广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为什么“俭”能养德呢?从两方面可以说明。

第一方面,对于物的利用。

一旦有了资源、力量。要物尽其用,一样东西最大限度的使用到它,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自然的破坏,这样可以让自身过得更长久。

我们看现代人,太不珍惜资源,不仅浪费现象严重。更是无底线地消耗和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还有些人公器私用,对自己家的东西很爱惜,但是一用上公家的,往往就肆无忌惮,这种人就是私德有问题的人。

第二方面,通过“俭”可以很好地克制欲望。

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人们又奉行消费主义,很多人都忘了勤俭持家的传统。

有的人穷奢极欲,甚至不惜拆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没头没脑地追逐物质享受,最后反而得到的是痛苦。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能够拥有丰厚物质的人,还能够保持勤俭,一定是内心相当丰富充盈的大智慧之人。

精神世界太空虚,才会太在意外物。只有不断修养自己品德,克制对外物的依赖和欲望,才能真正返朴归真。

“俭,故能广”,“俭”,就是内心很清静。

你整天想着追求物欲,内心肯定会很焦虑烦躁。静不下来,心里又乱又杂,生活自然过得很不开心。

《说文解字》:“俭,约也。”因此,“俭”含有“自我约束,不放纵”的意思。

如果能够做到自律不放纵,心里纯净,世界自然也就不复杂了。

那么,你看到的世界就更加广大,你身处其中也能更自由更快乐。

03

不为己争,为天下争

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我们很多时候理解为不争。

不争对不对,不能说错也不能说对。况且这句话,并不是绝对不让我们不争。

易经上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争与不争要看具体情况,争什么不争什么还要搞明白。

范仲淹有句话说得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

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你为大家而争,那么大家都拥戴你,这叫为人民服务。

你有能力,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生活,争,就是当仁不让。

“成器长”,万物之长就叫器长,器长就是获得万物的拥戴,那你就称王了。

现在百行百业,其实都有它的王,连卖个酸梅汤,都可以变成酸梅汤大王。

人人都是王,但是记住,人人都要为人民服务。如果都是想着赚钱,然后溜到国外去,那就不能称王了。

至于不争,就是要多修自己,而不是与世俗争高低长短。

不与人争,谦卑处世,心平气和,海阔天空,仇恨怨责自然就少。

不与事争,难得糊涂,谨言慎行,从容豁达。是非对错自然看淡。

不与己争,淡泊名利,顺其自然,知足常乐。荣辱得失自然看轻。

晚清名臣张之洞有言: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气。

人生在世,争来争去,到头来你最后争到的都是你留不住的,所有外物的东西都是一时之争。

只有修好自己的品德,养好自己的心性,才能怡然自得,恰如其分。

图片

“慈以修身,俭以养德,不为己争,为天下争”,由道德经中提炼的“人生三宝”,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人与人之间,各国与各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

如果人人都能秉持着这三种人生法宝,那么这个世界未来一定会变得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