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滴滴司机的一次无趣聊天

 超强个体读书会 2023-05-04 发布于北京


“超强个体:在不确定的世界,做确定的自己!”
节后第一天出差,早上6点半打车去机场。滴滴司机很细心地帮我把行李箱放在后座位上,而不是放在后备箱里。
我很奇怪,司机解释说,上一位乘客把香油洒在后备箱里了。
于是,这一路上就听到司机带着抱怨地讲述事故的过程。前半截,我还带着好奇,听了听,给了一些回应。后半截,我失去了耐心,决定不回应,不再听下去。
前半截司机的开场,就很有吸引力。他说,刚才一位女乘客,把一桶香油撒在后备箱里,结果还怪上我了,报了警才解决。
这种讲述方式,你仔细品一品,很像短视频的开场套路:短短一句话,既有悬疑、又有情绪、还有冲突,同时又给女乘客贴上了恶人先告状、无理争三分的撒泼无赖标签。
我果然被吸引住了,如同偶然刷到的视频,被悬疑、情绪和冲突所吸引,忍不住听下去。尽管我当时根本没意识到这些。
故事是这样的:乘客下车后发现香油撒了,弄脏了后备箱,主动提出双方都自认倒霉,赔偿100元洗车费了事。司机也认同意。乘客走了。
但是后来司机掀开后备箱的垫子后,发现下面的很多东西都被香油浸泡(什么电机之类的),司机提出100元肯定不够洗车,需要500元。
乘客觉得500元钱太多,不同意。于是挑司机的理,说司机没有尽到安全放置物品的职责,需要承担责任。又说自己怀孕了,如何如何。
司机选择报警处理。乘客的男友到现场帮忙处理。最终协商400元解决。
事情就是如此。拍成短视频,突出情绪和冲突,估计10万+的点赞。但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
生活即道场,我们能从中观察到什么,能修炼到什么呢?
有意思的是,当我切换成学习频道时,这个故事的主角不再是司机和乘客,反而变成了我---听故事的人。
听的过程中,我前面感兴趣,后面不仅失去了兴趣,反而起了烦恼的情绪
前半截故事感兴趣,是因为我无意识中被激发了好奇心,被特定的故事元素(女乘客、赔偿、报警等)所吸引。此时,我是无意识的。
我们每天的生活,看似是自我主导的,其实很多时候是潜意识主导的,不知不觉被环境所引导。自己感觉还挺良好,实际上已经偏离了轨道。
故事后半截,我为什么升起了烦恼的情绪呢?因为司机的讲述,有抱怨之意,有夸大乘客责任的意思,认为自己是最大的受害者,这让我不太舒服。
当我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我开始尝试着处理。
我开始尝试运用“慈悲喜舍”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事故中的两个人,看看是不是能消除我的情绪。(关于慈悲喜舍,请参考拙文:理发被套路,我这样处理自己的情绪
我想事故中的两个人都是受害者,他们都处在痛苦之中,乘客的一桶香油也许是来自某位亲友的好心相赠,本来是很开心的事情。但是现在不但香油没了,还赔上了400元,真是闹心啊。如果怀孕是真的,那就更加多了一份烦恼。而司机呢,车是自己赚钱养家的工具,工具被破坏了,肯定很伤心。而且作为滴滴司机,时间是最宝贵的,为了处理这件事情,双方扯来扯去,又报警,耽搁了很多时间,时间就是金钱。这位司机虽然获得了赔偿,却也损失了赚钱的时间。这位司机也是非常痛苦的。
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忽然感觉司机有所抱怨是可以理解的。他是值得同情的。
如果坐在我前面的,是那位乘客,而她也讲一通抱怨的话,我也会感觉是值得同情的。
我开始慢慢体会到慈悲的力量。当我们变得慈悲时,心灵会变得灵活、柔软、开放,会有更大的接纳度。所以,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的心情好了很多。
乘客不在我眼前,我无法帮助她。司机在我眼前,我能怎么帮助他呢?我应该可以开导他、安慰他,甚至帮助他去同理乘客的痛苦。
但是我忽然发现,我做不到。胸口有些堵,安慰的话,就说不出口。这说明我的心中还是有情绪的。情绪,仍然在主导我的行为。
我决定不再勉强自己,选择了沉默。沉默,是一种抗议,也是一种逃避。抗议司机的喋喋不休;逃避自己劝慰司机的责任。逃避,使我失去了一个面对挑战,直面修行的机会。
以上,是我对自己内心活动的一次观察,也是一次用佛学方法改善心境的尝试。

有得,有失,有发现,很好。

一时的改变,不难;

难的是,持久的的改变。

超强个体,打造你的持久“改变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