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音的净瓶杨柳和太上老君的玉净瓶有何功能?

 博士论西游 2023-05-04 发布于河南

(博士论西游第八八四讲,选自《〈西游记〉与中国古代社会》(071)第二章――器械篇之“钵盂、净瓶、葫芦和玻璃盏”)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无论是《西游记》中的唐僧,还是现实佛教中的汉地僧人,他们吃饭时使用碗的情况要远多于钵盂。这是因为,在汉传佛教中,“乞食”不再是僧人的主要资生方式,用起来不太方便的钵盂,它的使用频率自然也就下降了。
在对钵盂进行了解之后,我们再来看《西游记》中另一类器物,也就是“净瓶”。
净瓶,也是《西游记》读者熟悉的器物。同样,该器物在《西游记》中也是只有两人拥有,一个是观音,另一个是太上老君。
净瓶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天庭围剿花果山,悟空与二郎神战至正酣之时。
观音看到二郎神难以取胜,她便向太上老君说道:“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
太上老君马上阻止了观音:“你这瓶是个磁器,准打着他便好;如打不着他的头,或撞着他的铁棒,却不打碎了?”
从两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观音的净瓶是“磁器”,也就是常见的用高岭土烧制,易于打碎的“瓷器”。
净瓶的第二次出现,是在唐僧师徒受困于平顶山时。
该山莲花洞中的金角、银角大王,也就是下界为妖的太上老君的两个童子,他们让手下小妖拿着宝贝去装悟空,就提到了“你的羊脂玉净瓶。”
这就说明,太上老君净瓶是用贵重的“羊脂玉”制成的。
关于观音的净瓶用途,书中并没有提到,但太上老君却说的非常明确,“净瓶是我盛水的”。
然而,无论是观音的净瓶,还是太上老君的净瓶,却都有着十分强大的功能。
观音的净瓶的主要功能有三项:
一是能够灭火。在悟空用紫金铃放火烧金毛犼时,却发现观音一手拿着净瓶,一手用杨柳枝蘸着瓶中甘露洒下救火,“菩萨将柳枝连拂几点甘露,霎时间,烟火俱无”;
二是可以救树。五庄观内的人参果树被悟空推倒枯死,观音用柳枝蘸瓶中甘露,在悟空手上画了一个符。
悟空将手放在树根之下,树下就有甘泉涌出,在将泉水浇灌树根之后,观音又用柳枝蘸泉水洒在树上,人参果树“果然依旧青枝绿叶浓郁阴森”,就连钻入土中的人参果都又重新挂上了枝头;
三是可以祛邪。被魏征斩首的泾河龙王,他对太宗皇帝许而不救充满了怨恨,夜深人静之时,他的魂灵便来到皇宫作祟吓人,来东土寻找取经人的观音,“将杨柳枝用手一摆,那没头的龙,悲悲啼啼,径往西北而去。”
同时,观音净瓶的容量极大。她在去收伏红孩儿之前,将净瓶掼入南海之中,当一只老鼋托着净瓶浮出海面之时,观音告诉悟空,“常时是个空瓶,如今是净瓶抛下海去,这一时间,转过了三江五湖,八海四渎,溪源潭洞之间,共借了一海水在里面。”
即该净瓶至少可以装一海之水!
太上老君的净瓶的功能却相对单一。
银角大王对此介绍得十分清楚,“拿着这宝贝,径至高山绝顶,将底儿朝天,口儿朝地,叫一声孙行者!他若应了,就已装在里面,随即贴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儿,他就一时三刻化为脓了。”
即该净瓶可将应声而装之人化为脓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