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时两次武术“国考”:选手就是就是摔跤,没有一点武术的影子

 吕剑藏书 2023-05-04 发布于山东
内容图片

(《火烧红莲寺》剧照)

作者兰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武林”这个词并不是武术界发明的,是民国武侠小说家宫白羽先生发明的。

宫先生之所以发明“武林”这个词,是因为当时对武术界以及武术圈衍生出来的镖局、武馆以及武术界人士没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当时称呼很杂乱,有称呼“武行”、“把式”、“打行”、“江湖”和“绿林”的,不一而足。

宫先生觉得这些称呼都没能很好概括武术界以及上下游产业,于是发明了“武林”这个词,被武术界人士沿用至今。

之所以专门提一下宫先生发明武术这件事,是因为从清末开始一直到现在,不管是武术界还是普通人,对武林和武术的看法受武侠小说影响太大。

很多时候,我们心目中的“武林”和“武术”其实只是根据武侠小说臆想出来的,而不少武术界人士,尤其是靠开馆收徒为生的武术界人士也有意神话“武林”,以此获取更高收入。

真正的旧时代的武林和武术其实并没有那么“光彩夺目”,甚至会显得“土头土脑。”

当然,清末民初有过很多次“比武”,但是这些“比武”由于没有比较可信的史料记载,多是文人或者武术界人士口述,这些人笔下或者口中的“比武”总会显得荒诞不经。

比如近代学者胡朴安描写自己与杨露禅所传杨氏太极第五代传人乐奂之比试就充满了“玄幻”色彩:

“奂之能用空劲,相隔一丈,对方即立脚不稳,我欲与奂之一试空劲,奂之不许,云:'君所练架子未准,用空劲推手,颇觉危险。’拈手与推,不知不觉中跌出,连推四次,皆是一样。”

所以想要真正搞清楚民国时期比武情况,还是要看比较可信的史料和记载。

内容图片

(雷雷大师表演“雀不飞”)

那么哪些史料和记载算得上“可信”呢?

首先就是看“比武”形式,如果是两三个人切磋,那么不管描绘的如何天花乱坠都不可信。

其次看举办方,比如民国时期两次武术“国考”,都是当时政府委托南京国术馆举办,并且给与了拨款支持,当时媒体也比较关注,类似这种活动的报道资料就比较可信了。因为活动本身带有官方色彩,而且关注度高,媒体争相报道,透明度也高。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民国两次武术国考以及中间浙江杭州国术游艺会关于“比武”的报道可信度就历史研究来说就很高了。

首先,这三次活动都是在官方支持下举办的,也有官方媒体和一般商业媒体报道,而且观看比赛的观众众多,这种情况下“凌空发劲”当然要比暗室比武时“凌空发劲”可信得多。只不过两次武术“国考”和一次国术游艺会报道众多,没有一则报道说到比赛时有选手能够“凌空发劲”的。

1928年第一次武术“国考”时,观众就发现武侠小说以及一些武术界人士所说“凌空发劲”、“点穴”、“劈空掌力”等等通通不见了,还经常出现考试选手两人彼此搂抱滚地场面,其中最令人吃惊的是选手“孟唐春失败不服,猛咬与赛者之面,鲜血淋漓”。当时上海《申报》对第一次武术“国考”进行了详细报道,在上海的朋友有条件可以去图书馆借阅1928年10月申报对第一次武术“国考”的详细报道来看。

内容图片

(杭州国术游艺会评委吴鉴泉,他是吴公仪的父亲)

到了1929年11月16日杭州举行的国术游艺会上,观众和媒体都迎来了新一轮“幻灭”。

报道此次游艺会的《上海报》记着在稿件中掩饰不住对游艺会比赛的失望:

“(选手)往往扭作一团,互相蛮打,与平常人之相打,丝毫无异。”

而还有媒体报道了更令人吃惊的比赛现场:

“(选手)你打一巴掌,我打一巴掌,打得口血淋漓,劈拍之声,不绝于耳。搞得在现场服务的医护人员,仅医治吃耳光者就忙得不亦乐乎。”

而当时负责专门报道此次国术游艺大会的《国术游艺大会日刊》编辑潘凤起表示,最初他以为比赛会像武侠小说那样精彩纷呈,结果没想到真实比赛和他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结果他只能每天在报道中列出胜负者而已。

说一句题外话,最终这次杭州国术游艺大会冠亚殿军全是南京国术馆的学生,王子庆、朱国禄和章殿卿不管对外宣称是什么门派,但内里练的和今天散打类似,尤其是朱国禄,他在上海学习过拳击,在游艺会上还被某国术宗师批评为步法不是国术是拳击,结果朱国禄弟弟不服,要和这位国术宗室“切磋切磋”,可惜这位国术宗师不敢应战,据传这位宗师是杨氏太极第三代传人杨澄甫,当然只是据传。

内容图片

(武术“国考”)

到了1933年第二次武术“国考”,媒体加大了报道力度,结果更多人表示实际比武远比自己想象中要“差”。

之前我多次引用中国武术九段,当时南京国术馆学员康绍远教授文章,这里我就不再引用,我用当时另外一位观察者,也是武术界资深人士,当时山东国术馆教务主任田镇峰的回忆:

“在短兵比赛时,我注意留心的看了几天,真精彩的,能施展出技术来的,可以说是没有。长兵比赛时,倒是有几位能施展出枪的能力。拳术比赛的成绩,更是糟而且糟了。摔角比赛,还不如日本的柔道

“在短兵决赛的时候,人人手里拿着一支'哭丧棒’式的短棍,两人上了台,不是对着抡,便是互相戳,其外就是拼。”

由此可见,真实的比武其实“土味”十足,不但媒体和观众失望,就连武术界人士也觉得非常失望。

说到最后,我相信武术界最有影响力的一次公开比武当属是1954年澳门的“吴陈比武”——太极拳宗师吴公仪和白鹤拳名家陈克夫公开交手。这是太极拳史上,第一次有确凿文字记录,且有照片、视频为证的比武。

内容图片

(1954年那场著名的比武)

这场比武视频我附在文后,可以说凡是看过这场比武的人的感觉就是这两位武术名家完全是“互抡王八拳”,既没有拳架子也没有章法可言。

可能有些人会说吴公仪是“伪宗室”,是当时“雷雷”,但是,我要说这种看法是错的。

吴公仪还真不是“雷雷”,他家学渊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武二代”,搁在今天就是王占军兄弟的地位。

他父亲是吴鉴泉,是吴氏太极掌门人,我前面所说的1929年浙江杭州国术游艺会,吴鉴泉不但是评委,还专门开场表演了“太极拳”。 吴鉴泉在当时武林地位是和孙禄堂、王芗斋齐名的。就是吴公仪本人,按照《武当》杂志2000年6、7、8期刊登的《吴式太极历代宗师传略》记载,那也是相当了得。

吴公仪的师傅是杨露禅的亲孙子,杨氏太极第三代传人之一的杨少侯,杨少侯按照杨氏太极说法那也是精通“凌空劲”的一代宗师。

内容图片

(吴公仪)

《吴式太极历代宗师传略》说吴公仪22岁(1923年)就被山东省长屈映光邀请去做自己孩子的武术教练,(屈映光1920年就已经辞职并且宣布下野。)还说他被黄埔军校邀请去做高级班教官。(然而当时黄埔军校还没有高级班一说。)

《吴式太极历代宗师传略》还披露吴公仪1933年在湖南击败俄国大力士朱某(音译)、还打败过被日本人称为拳王的王润生,《传略》还说吴公仪1954年比武影响甚大,不但引发了武术热,李小龙都拜在门下学习吴氏太极。

吴公仪长子在广州、佛山与人比武所向披靡,还说吴公仪长子是第一位被日本空手道聘为教练的太极拳大师。

总之,看完《吴式太极历代宗师传略》一文,我的第一感觉是幸亏当年有影像资料,同时举一反三,吴氏如此,杨露禅、孙禄堂的传奇经历中水分又有多少呢?

附1:康绍远教授亲历第二次武术“国考”感想:

国考时,我们放假了三天,观摩了比赛,看了以后很泄气:心想,这哪叫武术?上去就抓、就摔,谁被摔倒了比赛就完了。看不到武术的方法,武术好像也使不上,当时我在场,没有一个用武术方法的:有以虚步十字手等待对方的,但是,一上去就是抓着摔,什么姿势也没有了,就是抓和摔,看了很失望。

附2:1954年澳门的“吴陈比武”视频连接:

太极拳吴公仪迎战白鹤拳陈克夫1954澳门(真的像王八拳) - 西瓜视频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国术》、《金陵之行》、《国术的近代调适》、《民国旧派武侠小说简论》、《民国武侠小说探微》、《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第一次国术国考及其影响》、《1928—1937年间的国术、国术馆和国术论争》、《武术对决催生的武侠黄金时代》、《《吴式太极历代宗师传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