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前提醒:本文为抗战各集团军战斗序列、基本信息之总结,但由于本人掌握资料有限,其中所记可能有多处缺漏、错误之处,希望各位斧正。 第十三集团军(晋绥军 第二战区) 总司令:王靖国(中将) 第68师(属第19军 军长:孟宪志 中将) 师长:刘召棠 第70师(属暂编第1军 军长:傅存怀 中将) 师长:马风岗(中将) 第201旅(属第18军第67师) 旅长:李炳炎(少将) ![]() 王靖国 1939年2月由晋绥军部队奉令组建,该集团军始终属第二战区指挥管辖,在山西境内驻防。集团军总司令为王靖国、副总司令为陈长捷,后陈长捷调任第六集团军总司令。1940年,该集团军指挥管辖第19军、第33军。其第19军第70师师长石作衡(少将,后追授中将)、第70师第215旅旅长赵锡章(少将,后追授中将)、第70师第205旅旅长徐积章(少将,后追授中将)先后在对日作战中阵亡。1941年该集团军总司令仍为王靖国、副总司令为刘奉滨,自1943年起,一直指挥管辖第83军、骑1军等部。 第十四集团军(中央军 第一战区→第二战区→第一战区) 总司令:卫立煌(中将加上将衔)→刘茂恩 第14军 军长:李默庵(中将) ![]() 卫立煌 1937年8月上旬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卫立煌,其基本部队第14军为中央军嫡系,下辖第10师、第83师、第85师,该集团军是抗战爆发后首支开进华北作战的国民党中央嫡系部队,曾在平西地区对日作战,属第一战区管辖。1937年9月,该集团军为增强山西对日作战力量,经石太路进入山西,调归第二战区指挥,不久,第9军加入该集团军战斗序列。该集团军参加了著名的忻口会战,担任中央集团的主力作战任务,9军军长郝梦龄(中将,后追授上将)、第54师师长刘家麒(少将,后追授中将)、独立第5旅旅长郑廷珍(少将,后追授中将)均在与日军的激战中阵亡。此次战役后,该集团军退至晋东南,第93军、第98军都曾加入过该集团军的战斗序列。1939年10月,刘茂恩任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下辖其基本部队第15军、高桂滋的第17军、裴昌会的第9军和范汉杰的第27军,仍驻守晋南中条山区,属第二战区指挥管辖。1941年初,晋南中条山战区部队全部划归第一战区指挥。1941年春末中条山战役后,该集团军退过黄河,驻守河南。至1944年夏,该集团军总司令仍为刘茂恩,仅辖第15军和谢辅三的暂编第4军。1944年春,日军发动豫湘桂会战,第十四集团军的部队在洛阳保卫战中曾顽强抵抗日军的进攻。到1944年底,第十四集团军番号被撤销,其所属各部队由第一战区商南指挥所指挥管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