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兄弟姐妹别走得太近,最好是做“陌生人”

 布衣粗食68 2023-05-05 发布于湖南

在成长的路上,兄弟姐妹围着桌子吃饭,是最开心的场景。

可是,当我们到了中年,自己有了小家庭,兄弟姐妹再相聚,吃饭的滋味就淡了。

也有一些时候,聚餐是为了处理家庭矛盾,吃饭都带着怨气。比方说,商议父母养老的问题,家庭财产分配的问题,老房子的管理问题。

俗话说:“破山中贼易,破家中贼难。”

面对家庭的内耗,我们不要随意翻脸,而是要迎难而上,深度挖出根源,找到处理的方法。

01

兄弟姐妹关系太好,内耗就多了。

知乎上,有网友讲述了自己的家庭故事。

他的爷爷一直在开五金店,积累了一些人脉和金钱。

伯父、父亲都在店里帮忙,店铺也持续红火。

有一段时间,伯父和伯母都提出,要分家,并且要求把五金店全部给他们。

爷爷年纪大了,也有分家的想法,按照家财传给嫡子的做法,五金店给了伯父,网友的父亲得到了几万元钱。

一晃,过了十余年,奶奶生病了。

伯父死活不愿意掏钱给奶奶治病,父亲本着孝心,到医院缴纳了几万元医药费。

可惜的是,奶奶走了,医院也无可奈何。

办好奶奶的后事,父亲惊讶地发现,医院里还剩下一些钱,居然全部被伯父拿走了。

父亲找到伯父理论,但是伯父一口咬定——爷爷私底下给了父亲一大笔钱。

好端端的一家人,闹得沸沸扬扬;一个有事业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

从网友的家庭来分析,父辈们的内耗,主要诱因是“距离太近”。具体来说,有三种内耗。

首先,爷爷、父亲、伯父都在一个店铺里工作,时间长了,矛盾自然会有。就是一个工厂里的员工,也无法保证相处愉快,会有工作的摩擦。

然后,父亲和伯父,都靠爷爷的“家业”起家,依赖性很重,从而把大家庭的财富,看得很重。“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格局,很明显。

最后,父亲比伯父善良,但是伯父却不领情,反而赖账、私吞财产等。“人善被人欺”的事情,屡屡发生。

“镜子效应“告诉我们,互相喜欢或是亲近的两个人会产生类似的行为。

也就是说,你是什么人,镜子中就是什么人。你对别人好一点,别人也会对你好一点。

你的喜怒哀乐,都反映在镜子里,也就等于是出现在“对方的身上”。

理想是丰满的,但是现实却很骨感。很多的做法、想法,都是一厢情愿的,到了对方身上,就变味了。

不感恩,还倒打一耙的人,比比皆是。兄弟姐妹也不例外。血脉类似,不等于三观一样,格局一样大。

02

学会做“陌生人”,内耗就消除了。

人这一生,最聪明的,就是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不管你有多少亲戚朋友,和谁关系很铁,终究要靠自己。

从根本上不求谁,不依附谁,你会发现,周围的人都有一点点陌生,但是不再碍眼了。

处理兄弟姐妹的内耗,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但是你可以有自己的准则。

第一,赡养父母,别不懂“明算账”。

人与人交往,忌讳秋后算账,但是可以明算账,坦诚地聊一聊费用的问题。

父母在,是我们的福气,但是福气需要金钱支撑起来。

和兄弟姐妹谈一谈父母的事情,安顿父母的余生,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虽然,你可以做到“孝不比兄”,但是你独自承担起孝顺父母的任务,也是不对的。总有人认为你“独占了父母的财产”。

把父母的赡养任务分配好了,你会得罪部分兄弟姐妹,但是父母会因此活得好一点,也是善事一件。

第二,帮忙可以,别做“救世主”。

帮助是偶尔的行为,但是你当了救世主就不一样了。

你一次次拿钱给兄弟姐妹,要是哪一次不愿意给了,那就会是断了对方的活路,矛盾就来了。

遇到一直索要利益的兄弟姐妹,你要学会拒绝。不近人情的你,其实是在保护自己,逼着对方独立。

第三,经常聊天,别“掏心掏肺”。

“家丑不可外扬”,这样的道理,我们都懂得。

可是我们更要明白,除了大家庭,还有自己的小家庭。

你不要把小家庭的丑事,都告诉大家,避免下次吵架的时候,被抓住痛处。

另外,你的打算,存款,工作状态,不要都告诉大家。毕竟,兄弟姐妹也会嫉妒你。

对大家的建议,点到为止,不要说透了。尤其是一些忠告,不要说得太多。

第四,学会“断舍离”,一边亲近一边疏离,是最好的自律。

逢年过节,大家主动邀约,吃吃喝喝,好不快乐。吃完了,各自回家,不要挂念,各自安好。

聚散都很自由,很长时间是陌生状态,反而让大家都很舒服。

主动断了对大家庭的依赖;舍去对亲人的仇恨;离开原生家庭的情感困惑,你的小家庭会更加幸福。

03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亲人就像老棉衣,就是出痱子,依然要捂着你;友人就像晴雨衣,需要了就穿,用过后放一边。”

你愿意要棉衣,还是雨衣?答案很明显。

和兄弟姐妹交往,需要的时候就“吱一声”,不需要的时候,就保持简单的联系。关系淡了一些,但是矛盾也少了,可以一生都交往。

当然,对于那些无法交流的人,完全变成陌生人,也不必懊恼,毕竟你是问心无愧的。

做一个冷淡的人,恰是无情最有情。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