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六十四卦与化学元素周期表存在严格对应关系的重要发现

 渐华 2023-05-05 发布于河北

易经六十四卦与化学元素周期表存在严格对应关系的重要

发现

王在文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010011

摘要:易经六十四卦与化学元素周期表看似毫不相干,经多年研究,却发现两者存在着非常严格的对应关系。文章通过总结研究前人成果,对太阳系化学元素丰度及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归纳总结,发现自然界中虽然有100多种化学元素,然而,稳定的化学元素只有83种元素6个周期(第七周期全部为不稳定的放射性元素),化学元素原子最外层最多有8个电子,化学元素的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而易经六十四卦每卦只有6个爻,单卦只有8种基本卦形,易经六十四卦的卦象是由阴(--)阳(—)两种符号构成;证明化学元素周期表与易经六四卦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六十四卦中的前63卦与自然界中83种稳定的化学元素相对应,其中59卦每卦对应一个化学元素,第Ⅷ族中的升、明夷、泰卦每卦对应3个元素,第六周期第ⅢB族中的中孚卦则对应镧系15个化学元素;最后一卦夬卦对应84号及其以后所有的不稳定放射性化学元素,所以六十四卦实际上涵盖了自然界中的全部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有规律地周期性排列的,六十四卦则是按照卦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有规律地周期性排列的,本文提出了与《十翼》序卦中各卦的排列顺序完全不同的新卦序。64卦构成32对对卦有规律地位于周期表的对角线方向。六十四卦的卦形本身就是一个二进制数。创造性地按照直角坐标关系把64卦放在了周期表中,单卦坤、艮、坎、震、兑作为前纵轴按照从上到下的次序放在0族元素之前的纵行内作为下卦,把单卦坤、艮、巽、离、乾作为后纵轴按照从上到下的次序放在ⅦA族元素之后的纵行内作为下卦;把单卦坤、艮、坎、巽、震、离、兑、乾作为横轴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重复放在周期表最下方的前半部和后半部作为上卦;如果分别知道上卦和下卦中的单卦,从而很容易在周期表中纵横坐标相交处查到由单卦组成的64个复卦中的任意一卦。

关键词 ;丰度 恒星光谱 周期表 六十四卦 卦数 卦序 二进制 坐标 对应关系

讫今,还没有人对“易经六十四卦与化学元素周期表”之间的关系研究的如此清楚,文章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为易经研究领域开拓了全新的思路。

概述

宇宙中元素相对量的多少一般用丰度来表示,通过对恒星光谱进行分析,科学家发现绝大多数恒星中元素的丰度是相同的。太阳也属于这绝大多数恒星中的一颗,它又集中了太阳系物质的约99.9%,太阳系元素的丰度基本可以看作是宇宙的元素丰度。通过对太阳光谱的研究,可以知道太阳中元素的种类和各自的含量,其中氢和氦占了绝大部分(98%),其他元素的丰度基本上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十九世纪末,人们对于地壳的化学成分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并通过简单的光谱技术在一些恒星上发现许多种存在于地球上的元素,因而逐步产生了整个宇宙可能由相同的元素构成,并具有某种总体成因联系的想法。

一、太阳系的化学成分

太阳系由太阳、行星、行星物体(灰尘、慧星、小行星)和卫星组成,其中太阳集中了整个太阳系99.9%的质量。在太阳中已经发现了85种元素,太阳中元素丰度方面的最显著特征是氢和氦具有极大的丰度值,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几乎占了太阳全部原子数目的98%。

二、太阳系中元素丰度及其规律

1、元素丰度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

2、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其丰度大大高于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元素。

3、原子序数或中子数为“约数”的核类或同位素分布最广、丰度最大。

4、三种低原子序数的元素Li、Be、B其丰度值低的十分离奇,在元素丰度曲线上它们表现出最大的向下偏离。

5、从原子序数同元素丰度的正常关系看,Fe显示出过量的特征。

通过对上述规律的分析,人们逐渐得出了如下认识:在元素丰度同原子结构之间必定存在着固定的关系。后来,由于原子核壳层模型研究的进展,元素或同位素丰度方面的规律果然获得了理论上的初步阐明。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间既有核力又有库伦斥力,当中子数和质子数比例适当时,核较稳定。具有最稳定原子核的元素一般分布最广。如在原子序数小于20的轻核中,中子(N)数/质子(p)=1时,核最稳定。以此可以说明O16、Mg24、Si28、Ca40的丰度都较大的原因。随着原子序数增大,核子内质子间的斥力大于核力,核子的结合能降低,原子核就趋于不稳定,所以元素或同位素的丰度就要降低。偶数元素与偶数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电子成对,自旋力矩相等,方向相反;量子力学证明,这种核的稳定性最大,因而这种元素与同位素在自然界一般分布较广。中子数等于“约数”的同位素,其原子核中的壳层为核子所充满,形成最为稳定的原子核,因而具有高的丰度。Li、Be、B其丰度值明显偏低与它们在恒星热核反应过程中被消耗的历史有关。

三、太阳系元素的起源

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天文学、宇宙化学和核子物理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了解到:⑴不同年龄的恒星具有不同的表面温度和光谱;⑵恒星主要能源系由恒星中的核反应所提供;⑶恒星演化到超新星阶段就会产生大规模爆炸,将大量物质抛入宇宙空间,成为后一世代星系的物质来源;⑷在人工核反应实验和核爆炸过程中可以产生数以千计的各种放射性和稳定同位素等等。正是这些广泛的科学实践,加上前述关于太阳系元素丰度的知识(特别重要的是关于氢和氦共占宇宙全部原子数目的98%的结论),才使比较完整的“恒星合成元素”的假说得以形成。

按照这一假说,元素的形成是由于伴随着恒星的演化过程发生了热核反应的结果,而构成所有元素的原始物质或原料则是过去和现在都在宇宙物质中占统治地位的氢。(宇宙一体,万物同源)

在第一世代主序恒星阶段,热核反应可以产生出原子序数达26(铁)的所有元素的原子核。在红巨星阶段(第二世代恒星)就能形成原子序数达83的绝大多数元素。

四、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分布

原子是一个复杂的电磁体系,由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和核外电子两部分组成;前者荷正电(由质子数决定),后者荷负电(由电子数决定),二者绝对值相等,因此原子呈中性。核外电子呈“云雾状”弥漫在原子核周围的空间内,并以高速运动着,兼具微粒和波动的双重性质。就某一个电子而言,并不和原子核保持固定不变的距离,也不遵循严格的轨道,而在瞬间可以位于核外一定空间内的任意一点。但就电子分布密度整体来看,离核某一方位的一定距离上电子呈一定的概率分布,即电子云的密度在不同方向和距离处不等,形状不同,电子的能量也在变化。

2、电子的充填

原子核每增加一个质子就同时增加一个正电荷,核外就增加一个电子,以保持原子的电中性,在周期表上原子序数增加一。核外增加的电子按一定的规则占据轨道,称为电子的充填。电子充填按下列原理(或规则)进行:

①能量最小原理:即原子中每个电子都有一个趋势,首先占据最低的空能级。

②泡林(Pauli)不相容原理:即原子中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和能量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换言之两个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不能完全相同。

③洪特等价轨道规则:在一个亚层内电子占据任一轨道的概率相同,各电子首先占据全部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然后,新增加的电子才依次填充各轨道,按与已充填电子自旋方向相反使电子配对。

五、化学元素周期表及其意义

元素周期系根据核电荷数的顺序排列各元素,根据核外电子的分层分出各周期,根据充填电子的能级划分元素族。元素的原子外电子层的充填与排布具有周期性的重复变化,导致了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性质有明显的规律性,科学家们是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也显示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递减(零族元素除外)。失电子能力(金属性)逐渐减弱,获电子能力(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除外),最低负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序数递增,元素失电子能力(金属性)递增,获电子能力(非金属性)递减。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元素外围电子的构型。

主族元素只有最外层电子参加化学反应,每一周期从第Ⅰ主族到第Ⅶ主族,化学性质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第Ⅰ主族的元素(氢、锂、钠、钾、铷、铯)表现了最强的金属性,随着电子数目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到第Ⅶ主族元素(氟、氯、溴、典、砹)表现了最强的非金属性,当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时(0族),变成了非常稳定的结构——堕性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一个周期结束了,同时也隐含着一个新周期开始。

过渡元素除了最外层电子参加化学反应外,次外层的部分或全部d电子可参予反应;而镧系和锕系元素则外数第三层的f电子也有一部分可以参予反应,情况比较复杂,规律性不如主族元素明显。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目前发现的所有元素都来源于在宇宙中占统治地位的氢,所有的物质都是这些元素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这与我国古代“宇宙一体,万物同源”的思想是十分契合的。

六、各卦卦数

64卦的卦数是二进制数,即逢二进一。以“—”代表数字1,以“--”代表数字0,易经64卦每卦有六个爻位,从下到上以次称为:一(初)、二、三、四、五、六(上),如果是阳爻(—)称九,如果是阴爻(--)称六,计数则是从上到下,“《易·说卦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个位数在最上爻;如果最上爻为“—”则代表数字1(2的0次方),如果第五爻为“—”则代表数字2(2的1次方),如果第四爻为“—”则代表数字4(2的2次方),如果第三爻为“—”则代表数字8(2的3次方),如果第二爻为“—”则代表数字16(2的4次方),第一爻(6爻中称为“初”)为“—”则代表数字32(2的5次方);“--”出现在任何爻位其爻数都是0。把每一卦6爻中的各爻的爻数相加就是此卦的卦数,即根据卦象就能计算出该卦的卦数。

如:剥卦☶

☷的上爻是1,第五爻是0,第四爻是0,第三爻是0,第二爻是0,初爻是0,各爻爻数相加

1+0+0+0+0+0+0=1,所以剥卦的卦数就是1,用二进制表示就是000001,用十进制表示就是1

如:中孚卦☴

☱的上爻是1,第五爻是2,第四爻是0,第三爻是0,第二爻是16,初爻是32,各爻爻数相加

1+2+0+0+16+32=51,所以中孚卦的卦数就是51,用二进制表示就是110011,用十进制表示就是51

如:夬卦☱

☰的上爻是0,第五爻是2,第四爻是4,第三爻是8,第二爻是16,初爻是32,各爻爻数相加

0+2+4+8+16+32=62,所以夬卦的卦数就是62,用二进制表示就是111110,用十进制表示就是62

七、化学元素周期表与易经64卦的对应关系及排列规律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有6个稳定的完全周期(第7周期全部是由不稳定的放射性元素组成的不完全周期)而易经中有6爻;原子最外层最多只能有8个电子而易经中只有8个原始卦象;证明化学元素周期表与易经64卦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我们将化学元素周期表作适当变换,把0族元素放在第一主族元素之前,因为氦元素是第一周期最后一个元素,因此可以把它看成第二周期的第一个元素。每一卦占据周期表中元素周期与元素族相交点的一个位置(Ⅷ族三个元素化学性质极为相近,为一个族,故每卦代表3个元素;第六周期第三副族(ⅢB)的15个镧系元素化学性质极为相近,为一个族,故第51卦(中孚)代表15个镧系元素)。按照卦数逐渐增加的顺序把64卦排列在周期表中,我们发现前边的63卦正好代表了自然界中83个稳定的元素,最后一卦(夬)代表全部不稳定的放射性元素。

因为氢元素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是最活泼的元素,代表乾的特性,所以将乾卦放在周期表中氢元素所在的位置,代表太阳,代表天,代表宇宙;氦元素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核外有2个电子,形成了稳定结构,正是坤卦的基本特性,故将坤卦放在周期表中氦元素所在的位置,代表地(球)。锂元素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因最内层最多只能有2个电子,所以第3个电子只能排在第二层,这层只有1个电子时,失电子能力(金属性)强,是很活泼的元素。化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按原子序数(质子数与原子序数相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而64卦则是按卦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乾卦和坤卦是开天辟地之卦,排在第一和第二,乾为纯阳卦,坤为纯阴卦。从第三卦开始,都是由阴阳二爻构成。剥卦(卦数是1)为第三卦,比卦(卦数是2)是第四卦……,夬卦(卦数是62)是最后一卦。

化学周期表阐明了组成物质世界的全部元素及其周期性变化规律,64卦则揭示了宇宙的基本规律 。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十分明显的规律性:

1.从横的方面看,第一周期的乾卦的下卦上卦全部为乾,为纯阳卦 ;第二周期第一个卦坤卦的上卦下卦全部为坤,为纯阴卦;第二周期8个卦其下卦全部为坤,上卦以次为坤、艮、坎、巽、震、离、兑、乾;第三周期8个卦其下卦全部为艮,上卦以次为坤、艮、坎、巽、震、离、兑、乾;第四周期16个卦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8个卦下卦全部为坎,上卦以次为坤、艮、坎、巽、震、离、兑、乾;后一部分8个卦下卦全部为巽,上卦以次为坤、艮、坎、巽、震、离、兑、乾;第五周期16个卦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8个卦下卦全部为震,上卦以次为坤、艮、坎、巽、震、离、兑、乾;后一部分8个卦下卦全部为离,上卦以次为坤、艮、坎、巽、震、离、兑、乾;第六周期16个卦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8个卦下卦全部为兑,上卦以次为坤、艮、坎、巽、震、离、兑、乾;后一部分8个卦下卦全部为乾,上卦以次为坤、艮、坎、巽、震、离、兑、乾。

2.从竖(纵)的方面看,0族中的上卦全部为坤,下卦从上到下以次为坤、艮、坎、震、兑;第一主族上卦全部为艮(乾卦除外),下卦从上到下以次为坤、艮、坎、震、兑;第二主族上卦全部为坎,下卦从上到下以次为坤、艮、坎、震、兑;第三副族上卦全部为巽,下卦从上到下以次为坎、震、兑;第四副族上卦全部为震,下卦从上到下以次为坎、震、兑;第五副族上卦全部为离,下卦从上到下以次为坎、震、兑;第六副族上卦全部为兑,下卦从上到下以次为坎、震、兑;第七副族上卦全部为乾,下卦从上到下以次为坎、震、兑;第八族上卦全部为坤,下卦从上到下以次为巽、离、乾;第一副族上卦全部为艮,下卦从上到下以次为巽、离、乾;第二副族上卦全部为坎,下卦全部为巽、离、乾;第三主族上卦全部为巽,下卦以次为坤、艮、巽、离、乾,第四主族上卦全部为震,下卦从上到下以次为坤、艮、巽、离、乾;第五主族上卦全部为离,下卦从上到下以次为坤、艮、巽、离、乾;第六主族上卦全部为兑,下卦从上到下以次为坤、艮、巽、离、乾;第七主族上卦全部为乾,下卦从上到下以次为坤、艮、巽、离、乾。

3.把单卦坤、艮、坎、震、兑作为前纵轴按照从上到下的次序放在0族元素之前的纵行内作为下卦,把单卦坤、艮、巽、离、乾作为后纵轴按照从上到下的次序放在ⅦA族元素之后的纵行内作为下卦;把单卦坤、艮、坎、巽、震、离、兑、乾作为横轴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重复放在周期表最下方的前半部和后半部作为上卦;如果分别知道上卦和下卦中的单卦,从而很容易从周期表中查到由单卦组成的64个复卦中的任意一卦。(见六十四卦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对应关系表)。

文章图片1

六十四卦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对应关系

八、对卦在周期表中的分布规律

所谓对卦就是两个卦的六个阴阳爻正好全部相反的一对卦 ,如乾卦和坤卦互为对卦 ,剥卦和夬卦互为对卦…… ,共有32对卦。对卦在周期表中是有规律的,对角线方向(左上右下或右上左下)很容易找到某一卦的对卦,如左上角第二周期的剥卦的对卦夬位于第六周期右下角最后(左上右下关系);比卦的对卦是夬卦前边的大有卦(左上右下关系) ……;否卦的对卦是第六周期后半部分的第一卦即泰卦(右上左下关系),依此类推很容易找出所有卦的对卦;第三周期第一卦谦卦的对卦是第六周期前半部最后的履卦(左上右下关系) ……;第三周期最后的遁卦的对卦是第六周期第一卦临卦(右上左下关系) ;第四周期第一卦师卦的对卦是第五周期最后一卦同人卦(左上右下关系);第四周期最后一卦姤卦的对卦是第五周期第一卦复卦(右上左下关系)。为了便于查找对卦,现将32对卦列表如下:

文章图片2

对卦表

九、人类最易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太阳是浩瀚宇宙中无数恒星中的一员,是距离我们地球最近,与人类生产生活最为密切的一颗恒星,其内部时刻不停地进行着热核反应,原子都处于激发状态,主动、积极,正是乾(☰)的基本特性。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行星,是地球上山川河流及动植物的载体,承载万物是坤(☷)的基本特性。地球在其演化过程中首先形成岩石圈,以山为代表,艮(☶)。然后依次形成水圈,坎(☵)、大气圈(风)和生物圈(以木为代表),巽(☴),水圈、大气圈在循环运动时,引起电闪雷鸣,震(☳),产生火(离☲)和水(坎),降水泽被万物,聚积在低洼处的水可形成沼泽(☱),雨过天晴时则艳阳高照,天高气爽,天地不交,这是地(球)上周而复始频繁发生的自然现象。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最容易观测到的现象就是乾(天,太阳)、坤(地,地球)、艮(山)、坎(水)、巽(风,木)、震(雷)、离(火)、兑(泽)这几种自然现象,这些现象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仰俯之间见天地,随后最易看到就是山,其次就是水(河流、湖泊、海洋、云雾、雨、雪、冰川等),水圈和大气圈循环运动时就可出现云雾、风、雷电、火等自然现象并形成降水,泽被万物,在低洼处形成沼泽。艮(山)不但阻隔人类的行动,同时阻挡着水圈和大气圈的循环,故山的重要属性是“止”;坎(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下,最易于聚集;巽 (风,木)是流动的大气,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借助木的摇摆可以看出风向和风力的强弱,所以巽为风为木,木是地(球)上生物的代表,它古老而分布广,体量大,是最容易被观测到的生物(相较于动物、微生物及其它植物);震(雷)是剧烈的变动,打雷、地震、火山爆发都是震的表现;离(火)打雷产生闪电,火山喷出的岩浆,雨后的艳阳高照都是离的特质;兑(沼泽)是降雨过后万物滋润、动植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十、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

因为氢元素是最活泼的元素,代表乾的特性,所以将乾卦放在周期表中氢元素所在的位置,代表天(宇宙),故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易经第一卦;氦元素只有一个电子层且只有2个电子,形成了稳定结构,正是坤卦的基本特性,故坤卦放在周期表中氦元素所在的位置,代表地(球),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易经第二卦;山地约占陆地的三分之二以上,随处可见,由于高耸于地上,永远处于被剥蚀状态,所以剥(象曰:山附于地,剥)是第三卦;自然界降到地面上的水逐渐汇聚,由涓涓细流变成小溪,小溪变成更大的河流,河流逐级汇聚成大江大河,最终汇入浩瀚的海洋,水滴之间本身有相互聚合的特性也即亲近比附之意,故比(象曰:地上有水,比)为第四卦;风是地面上流动的大气,看不见,摸不着,然而,通过观察树木的摇摆可以看出风向和风力的强弱,所以观(象曰:风行地上,观)是第五卦;包含水汽的云团强对流时摩擦产生正负电子(阴阳)从而造成雷电现象,故豫(象曰:雷出地奋,豫)为第六卦;发生雷电时往往伴有耀眼的闪电,故晋(象曰:明出地上)为第七卦;风与电闪雷鸣之后多伴有降雨,呈现万物滋润、植物生机勃勃的景象,故萃(象曰:泽上于地)为第八卦;雨过天晴,艳阳高照,天高气爽,天地不交,所以否(象曰:天地不交)为第九卦;山一般高耸于地面上,然而有些山则低于地面,显出谦卑之象,故谦(象曰:地中有山,谦)为第十卦;山叠山,故艮(象曰:兼山,艮)为第十一卦;山在水下,汪洋一片,行走不便,故蹇(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为第十二卦……

新卦序是按照卦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有规律地排列的,除乾、坤、归妹与易经《十翼》卦序相同外,其余61卦与易经《十翼》卦序完全不同,为了便于查阅,现将新卦序与《十翼》卦序对照表列表如下:

文章图片3

新卦序与十翼卦序对照表

十一、结语

1. 构成所有元素的原始物质或原料则是过去和现在都在宇宙物质中占统治地位的氢,即“宇宙一体,万物同源”,这个源就是化学元素氢,用卦象表达就是乾()。

2.化学元素周期表科学地揭示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周期性变化规律,奠定了现代化学和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六十四卦依据数理原则表达了各卦 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周期性变化规律,是自然规律的哲学阐释。

3.易经六十四卦是中国先秦哲人观察自然界种种现象,受这些现象暗示,在他们的心里构想出种种意象:“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说明六十四卦的产生是古人通过大量观察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律。用阴(--)阳(—)两种符号,3个一组排列出8种不同的状态,分别代表坤(☷)艮(☶)坎(☵)巽(☴)震(☳)离(☲)兑(☱)乾(☰)8个单卦,8个单卦周期性排列可产生64种不同的卦象。

4.六十四卦中的前63卦与自然界中83种稳定的化学元素相对应,其中59卦每卦对应一个化学元素,第Ⅷ族中的升、明夷、泰卦每卦对应3个元素,第六周期第ⅢB族中的中孚卦则对应镧系15个化学元素;最后一卦夬卦对应84号及其以后所有的不稳定放射性化学元素,所以六十四卦实际上涵盖了自然界中的全部元素。

5.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有规律地周期性排列的,六十四卦则是按照卦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有规律地周期性排列的(这与十翼序卦中各卦的排列方式完全不同,见新卦序与《十翼》卦序对照表)。

6.易经六十四卦构成32对对卦有规律地位于周期表的对角线方向。

7.六十四卦的卦形本身就是一个二进制数。

8.把单卦坤、艮、坎、震、兑作为前纵轴按照从上到下的次序放在0族元素之前的纵行内作为下卦,把单卦坤、艮、巽、离、乾作为后纵轴按照从上到下的次序放在ⅦA族元素之后的纵行内作为下卦;把单卦坤、艮、坎、巽、震、离、兑、乾作为横轴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重复放在周期表最下方的前半部和后半部作为上卦;如果分别知道上卦和下卦中的单卦,从而很容易在周期表中纵横坐标相交处查到由单卦组成的64个复卦中的任意一卦。

9.目前在自然界中虽然发现了100多种化学元素,然而,稳定的化学元素只有83种元素6个周期(第七周期全部为不稳定的放射性元素),化学元素原子最外层最多有8个电子,化学元素的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而易经六十四卦每卦只有6个爻,单卦只有8种基本卦形,易经六十四卦的卦象是由阴(--)阳(—)两种符号构成;证明化学元素周期表与易经六四卦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10.中国古代先哲创立的易经六十四卦与近代西方科学家发现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存在如此严格的对应关系,绝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是宇宙内在规律的客观反映。易经六十四卦是从哲学的角度推演出的自然规律,化学元素周期表是通过科学实验发现的自然规律。二者严格对应关系的发现为探索宇宙奥秘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或许,不久的将来,这一领域将有更加惊人的发现。

参考书目录

1.〔15038·教52〕,武汉地质学院地球化学教研室编,《地球化学》,地质出版社, 1979年8月北京第一版。

2.〔2259·003〕,胡适著,《先秦名学史》,学林出版社出版,1983年12月第一版。

3.〔ISBN 7-80037-169-7/B·1〕,钱世明著,《周易卦爻辞通说》,中国和平出社,1988年12月北京第一版。

4.〔ISBN 978-7-5108-2338-1〕,牛培昌编著,《中华易经普通读本》,九州出版社,2013年11月第一版。

5.〔ISBN 7-301-01701-4/B·103〕,李大用著,《周易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第一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