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独”的误解

 学海长流 2023-05-05 发布于广东

孤独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感,人人都会有时感受到孤独。然而,对于“孤独”,普遍存在着诸多误解。

孤独是全人类共同的命运,它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人类,即便是家人环绕或者是高朋满座,我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是孤独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无法完全理解他人,

一个人独处,不一定是孤独的,如果他与自己内心建立了联系,独处者的内心是丰盈和充实的。身处人群之中,未必就不孤独,如果与人群的内心深处隔离,同样感受到深深的孤独,更何况,没有不散的宴席呢?学会与自己相处,才是王道。

图片

人是社会性动物,能够感受到幸福的人,一定是与社会建立紧密联系的人。如果与社会失联了,并且还没有建立与自己内心的紧密联系,那就是孤独。

有些人,一个人独处很长时间,也不会孤独,因为他与自己内心相连,是英文的alone状态,而非lonely。

图片

长时间一个人在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或者在家忙忙碌碌写作翻译的人,目标明确,创造力旺盛,内心丰盈充实,非孤独也,是独处。

尼采说:孤独,你配吗?

只有天才和疯子才享受孤独,

普通人只是寂寞罢了……

孤独和寂寞最大的不同是,

孤独者的内心是饱满而丰盈的,

而寂寞者的内心是慌张而骚动的。

图片

人们通常会将孤独视为一种负面的情感,认为孤独是一种不好的感受。实际上,孤独可以是一种积极的、有益的情感体验。孤独不仅让我们有机会更好地了解自己,也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使我们思考更加深入。在某些情境下,孤独还可以让我们获得自由和独立,让我们更好地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因此,孤独并不一定是一种负面的情感,它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带给我们正面的帮助。


“孤独”是一个常常被人们误解为孤立无助、悲伤寂寞的状态。

首先,人们常常将“独处”和“孤独”混淆。独处指的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是一种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与自己相处的状态,而孤独则指的是在社交联系中感到的缺乏、孤立和无望的状态。独处的人通常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内在独立性和自主性,可以思考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孤独的人则缺乏这种积极的自我感知。

其次,人们常常将“孤独”和“孤单”等同起来。孤单指的是一种无所依靠和无人关注的状态,而孤独则与这种联系不大。孤独的人可能结交了不少朋友和亲人,但是他们在内心深处可能感受到无所适从、缺乏意义和目标,他们可能也无法和他人建立深入的情感联系。

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尼采

如何面对孤独,

决定了你的生命质量

高质量的孤独:

是你接受生命终将独自面对的事实,但仍然选择热爱这世间的一草一木。

最后,人们常常将“孤独”与“自闭”等刻板印象等同起来,而这些刻板印象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在实际生活中,孤独的人也会有产生社交活动和建立社交网络的愿望,他们并没有放弃与其他人交往的欲望。而“自闭症”(等同于孤独症)则是精神疾病,封闭自我与外界隔绝。

“我周围人声鼎沸,他们讨论我不喜欢的话题,我只好微笑,目光深远,于是孤独从四面八方涌来,将我吞噬。”

                                    ——《百年孤独》

“忽有谈话的欲望,环顾却无一人。”

                        ——《云雀叫了一整天》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孤独是一个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个既定事实,与其否认,与其抗争,与其无谓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拥挤的人群里让它保护你回家,周末的上午让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阳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