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南大学文学考研:2021届考研高分经验贴汇总

 木一过 2023-05-05 发布于甘肃

第一篇:2021年西南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378分(第一名)考研经验贴 

       各位正在备考的学弟学妹们,很开心用这样的方式与大家分享我在考研路上的一些收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自我情况介绍:本人为一战考生,生源地为云南省,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大学期间专业课成绩处于年级中等水平,奖学金只拿过两次非常小的,大一靠吃老本过了英语四六级。两个字总结我的大学表现,即:普通。所以,在开始这场艰苦的战役前,我希望学弟学妹们先树立一个良好的心态,乐观自信且不骄不躁。送大家我在网上看到并用于我自身的八字法则:“不关你事,不关我事”哈哈哈,别人质疑或者嘲笑你的时候,记住“不关你事”,只有你自己可以评判自己;看到别人玩乐或者保研时,告诉自己“不关我事”,别让任何外界虚无的因素影响了真正的自己。在我备考过程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时期就是看见身边许多人保研的时候,那时感觉很压抑,一度否定自己,我告诉我姐姐我羡慕他们,我特别记得她说:“没关系,你也即将被羡慕”,这句话真的像黑暗里的一道光,让我重新看到了希望,请大家也牢牢记住这句话,你们终将上岸! 

         说了一些关于心态的,现在说说实际方法吧。

        首先,政治方面:我政治75,算一个中规中矩的分数吧。选择题按照网传答案是扣了13分,这样的话主观题总共扣了12分,主观题就一句话:跟着肖四肖八,绝对不错。今年肖四几乎押中所有主观题,我是最后一个星期早上开始背主观题的,时间非常紧张,因此我只背了肖四,早上花四十分钟背一套,下午精力不济的时候就看着肖四题目默写早上背的答案。选择题我看了腿姐的技巧班,做了几乎市面上所有的冲刺卷选择题,1000题我大概做了四遍。政治这个学科我差不多是八月份开始复习的,第一遍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徐涛强化班视频2倍速一起进行的,之后就是不断做题了,错题整理很重要,后期我都是看整理查缺补漏。

         英语67,据网传答案选择题错了九个,完形填空错了一个,没想到会这么差,这个分也不好意思给大家建议了。我就简单说说我的复习过程,英语是我最早开始复习的科目,差不多四月份我就做了近十年真题了,之后花了三个月专攻词汇,我只看了唐迟《词汇的逻辑》,网传《恋恋有词》是人手必备的,大家时间充裕可以两本都看看,词汇是最重要的,看不懂文章,何来分析。八月我又做了一遍近十年真题,然后看唐迟讲真题,强推他的阅读课,方法十分管用,之后就是精翻,我用的是《小蓓笔记》2010-2020的翻译本,个人觉得挺好用的,我每天精翻一篇,差不多用了三个月,一直到十二月初才翻译完,后面的二十天就是作文,我看了何凯文的作文视频课,买了王江涛的作文书,自己整理了一些好词好句。     

         文学史111,今年大家都说压分了,但是大家不用慌张,扎实看书记忆总结即可,老师不会恶意压分的,哪个老师会不喜欢优秀的学生呢。古代史我看了袁行霈版的,指定教材郭版的,后期还草草看了章培恒版每节的总绪论,最重要的就是理清脉络,历史是有规律的,文学史同样也是有迹可循,环环相扣的。不要死记硬背,要注意前后关联以及关联原因,关联现象又带来了什么结果,循环往复,不断问自己问题。现当代我看了指定教材朱栋霖的两本以及钱理群的《现代文学三十年》,因为我的兴趣是现当代,大学时期看了三四十本这个时期的书,这次考到的长恨歌就是我课外看到的书,当时喜欢还特意看了两遍,印象比较深刻,刚好碰到也算比较幸运吧。外国史我看了指定教材朱版,郑版专业课上过,最主要是我买了一本外国文学史辅导手册还挺好用的,上面直接归纳了作品的主旨思想和艺术特色等。以上所说,对打牢基础是有帮助的,但是应试我更偏向于看疏影学姐的资料,名词解释我背的全是疏影学姐那本资料上的,包括真题我都完整背了疏影学姐整理的真题答案,在作答的时候我不仅用了疏影学姐的真题答案,还用了我看上述书整理的额外点。十二月份我只看一本书就是疏影学姐整理的真题,不断背诵上面的答案,一字不漏的记忆,开始有点慢,到后期三个小时差不多能背完一本了,因为西大重复率太高了,很多题只用背一次,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全文背诵学姐整理的答案,考场上时间太紧张了,没时间组织话语的。

        文论与写作125,写作全程跟着疏影学姐走,十次写作辅导我全部参与了,并且绝大部分我都是模拟考场手写上交。刚写时候看了刘俐俐的书,后面又看了胡亚敏《叙事学》,对理论指导挺有帮助的。另外,最重要的是学姐整理的历年真题范文,我几乎每篇都细细看过,看完会发现好的文章其实都有很明显的共性,利用这个共性运用到自己文章当中也必定是一篇好的文学评论。关于这个共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家自己去悟吧。文学理论我只看了疏影学姐整理的资料和指定教材,我把教材里面的点写到学姐的资料里面,后期只看资料了,这样又节省时间效率又高。

          最后,建议大家找其他高校近十年真题看看,例如:川大,华东师范……他们的考题和西南考点非常相似,只是他们更细化,因此大致看看即可,了解各高校喜欢在哪个点出题。

         以上就是我对大家的全部建议,最后再送大家一句我喜欢的话吧:“想要收获百分之百的成功,不是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就能达到的,我们需要付出百分之一百二的努力来确保成功”。新晋学姐在此预祝大家学有所成,金榜题名!

第二篇:2021年西南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370分(第四名)考研经验贴

       几至凌晨,窗外不息的爆竹声荡开了人间一切美好。去年的今日不知我是在啃第一遍《古代文学史》,还是在无数学校中苦苦抉择。比起今日结尾的“轰轰烈烈”,似乎每一段开始总是那么冷清以至于无法清晰记起,但当我咬牙走过这段路后才发现这段过程确实是由数不清的“冷清”拼接而成……我的成绩并不是很高,因此建议或许不具备多少可行性,但我希望可以尽我的微薄之力让看到这段文字的你们能够在这辽远又短暂的旅途中尽可能多地抛开一些“冷”而接近一丝光亮。  

一、专业课一   

         实在抱歉,这门课建议给不了太多,考试时因慌乱写串了答题卡,再加上《荷马史诗》着实戳中我的知识盲区,所以早就做好了低分的准备。关于这一门我只能说不要忽视每一位作家、每一部作品,你略过去的那一位、那一部甚至教材中对其评价的那一行字都可能是你开封卷子后刺向眼球的第一句话。所以不要只看鲁郭茅巴老曹了!!!!!不要只看李白杜甫苏轼了!!!不要只看卡夫卡托尔斯泰福楼拜了!!!!!!其他作家作品哪怕你再没听过起码也得知道这作家一生干了啥,代表作里的主人公一生干了啥,切记切记!

二、专业课二    

            这一门我认为入门最好跟着写疏影学姐开的每周一练笔,这样会让你有个底,发挥的时候才不会觉得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在这期间或许你有自己的想法,认为太过格式化束缚了你天马行空的灵感等等,但考场求稳为主,求稳为主,求稳为主,不管你平时会做红烧猪头肉还是黄河大鲤鱼,考场上其实发挥出西红柿炒蛋的水平就够够的了,当然如果你才比迅哥儿,文虐沫若儿,当我没说。

三、政治 

          不多说,肖秀荣永远的神。 

          如果你担心,可以看看徐涛老师的课,至于最后冲刺背诵的手册,大家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我当时网上清一色推荐风中劲草,但我买到以后发现那本书的排版让我两个眼球差点当场出走,又买了徐涛老师的小黄书,结果我有些错题居然在里面找不到相应的知识点,这让我很没有安全感……所以一定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切勿盲从!!不要死心塌地跟一个老师!这不是追星!!其他要强调的老生常谈还是选择题,1000题刷四遍保平安,就酱。

四、英语 

          和上面的一样,不要追星,不要追星,不要追星!好家伙我见过有同学因为别人吐槽他跟的老师跑去跟别人疯狂对线,图啥??说现实点考研老师只是工具,你交钱他教方法,有的同学因为课时结束了痛哭流涕,高喊“老师勿忘我!”琼瑶阿姨看了直呼内行,所以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一路你的方向在哪,你要的是什么,别跑偏!还有,单词为王,没有单词量任何方法都是空中楼阁,包括三小项,我当时毫无安全感把所有老师的课都听了,好家伙我感觉听完能冲北大,但那些老师是站在做了无数功课、单词滚瓜烂熟的角度,你是什么角度一定要搞清楚! 

           最后,你会不安、会崩溃、会焦虑、会恐慌,但你总会找到你的光的。

第三篇:2021年西南大学新诗所现当代文学370分考研经验贴

       我是应届考生,跨专业,和文学专业有点相关,但是学习文学知识不多,能考到370已经很知足了。

       2020年疫情从3月到9月都在家复习,黄金时期暑假也是在家,对我这样自律性低的人可想而知效率有多低……师弟师妹考研,一定要抓住暑假的黄金阶段,暑假是提升认知和理解到一定深度,进入考研冲刺状态做准备的关键时期。

         把备考时间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才能让自己遵循渐进,我的整个考研时期的规划大致是按照疏影学姐之前的公开课来做的,根据当时的现有条件调整了一下。

         我的公共课都不是很高没有参考性,权当经验来看。

         政治:77,我政治一直没有重视时政,后面发现时政比重挺大的,说实话我是考研前二十多天提的政治选择题,不然可能更低。政治大题不用担心,最后肖秀荣肖四肖八出来了可劲背就行了,最后十几天不管考什么专业楼道里都在背政治,背到晚上十二点的都有。选择题听了腿姐技巧课,比我自己瞎蒙正确率提高了。

          日语:76,我因为之前一直在准备日语等级考试,所以考的日语,这个也参考性不大,只能说选日语也有风险,我到最后发现自己走的弯路太多,日语资料太少,加上自身基础并不是很扎实,很难拔高,后面经常后悔为什么不选英语。但是到了考场上发现日语和英语其实差不多。没有学过日语或者像我这种基础不是很好的还是随大众选择英语靠谱。

        文学史:今年的文学史只考了94,只能说太难了,荷马史诗我没背过,前期看了几眼,考的环形结构很惭愧没听过,无从下手。另外今年出题有点不同寻常,外国文学考的荷马史诗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唐吉诃德,以前很少考,往年的真题聚焦在十八九世纪的现实主义比较多,像列夫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契诃夫,二十世纪的卡夫卡的变形记,今年把人考懵了。现代考的五四还好,只是问法变了。当代考的王安忆的长恨歌也是第一次考,而且是女性作家,完全没预料到,考思想内容,我没背,硬着头皮写了艺术特色。名词解释古代考了台阁体,人物没回答出来,现代考的政治抒情诗,没背过,答的贺敬之郭小川,完全是背了什么答什么。所以文学史的备考一定要全面,今年出的题实在反套路,不能只看往年考过的,没考过的也要重视起来。答题的时候不能书上怎么说就怎么答,最好看点论文,有一个明晰的思路基础上有拔高的观点,没有看论文就把书上的理清也是一样的。虽然背熟必不可少,也要靠理解。

          文学评论:123,这个分数不算高分,我是跟着疏影学姐的十次评论修改走的,第一次写的理论和内容完全不搭,后面用的常规的理论,疏影学姐评论那本资料上面有往届师兄师姐的范文,很适合备考文学评论,完全够用了,我都没看完,每个理论挑选了几篇,总结了一下书写方式。

          总之,备考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备考规划,不要因为别人的进度把自己心态搞乱了,我中途也崩溃了几次,但是坚持到了最后。按照自己的路走,选对跟的人,一定能成功的。

第四篇: 2021年西南大学古代文学376分(第一名)考研经验贴 

       本人以2021届双非一本应届生身份一战,很高兴能够跟学弟学妹们分享我的考研经历。查到分数376的那一瞬间我想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本专业就是汉语言文学,对古代文学极感兴趣。大学期间成绩一般,算中等偏上。没拿过奖学金、没获得过任何比赛大奖,也没发表过文章。英语六级考了三次才过,普通话也考了两遍,总之就很平平无奇。但我从进校就想过的考研梦从未断过。

         2020年二月份我终于定下了想报考的大学,因为古代汉语对我来说就像学英语语法一样困难,所以我的选择就一个方向:只要不考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我就敢报。加上我一个四川人天生对川渝的喜爱因素,于是毫不犹豫的选择西南大学文学院。选择之后就看以往学姐学长的经验帖,了解该看哪些书、跟哪个老师复习英语政治。由于疫情影响我其实浪费了很多时间,开始像无头苍蝇一样,三四月开始看书时买错了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的书,但时间已经花费了没法挽留。幸好一开始就想感受一下真题的我买了疏影学姐的资料,不至于完全没规划。疫情在家很懒散,拖拖拉拉五月份才真正每天固定时间学习。当然前期也不全是浪费,至少考研单词我已经背完了一遍,田静的语法长难句也看完了。

        英语考了74分。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我考完估分认为在六十左右的。背了三遍恋练有词绿皮书,刷了四遍完完整整的张剑黄皮书。开始上手做题到考前都对自己的英语很绝望,因为我语法很差,高中英语就全靠题海战术,现在考研依旧选择这个老方法。但不是无脑刷题,要学会总结。做完一套题后不认识的单词短语要专门准备一个本子记下来,第二天早上背单词的时候就一起记,早起背单词我坚持到了考前最后一天。前期将英语阅读、翻译、作文分别训练,阅读直接做真题,翻译买的唐静的书,作文最后听了刘晓艳的课自己总结了一个模板。刷最后一遍真题的时候我会按照考试时间限制,每个板块计时做。

         政治83分。肖秀荣永远的神!做了两遍一千题,先跟着视频看精讲,看一章做一章,然后第二遍不看书做题,再错的就翻书、记。后期为了保持手感做了徐涛的八套预测以及腿姐的预测题,主观题背了肖八肖四和腿姐的背诵手册。考完对答案我的客观题应该是错了一个单选一个多选。考研期间做政治就是在治愈我被英语阅读深深打击的伤。每天做完英语都是哭着订正,然后奖励自己做点政治客观题开心开心,不然我的自信心真的要被英语消耗殆尽。

        中外文学史88分。让我很失望!因为我花了很多心思在这个专业课上,真题从头到尾背过五遍!开始看了袁行霈版的中国文学史,五月份换成郭预衡的,都看了两遍。朱东润的作品选也看了,外国文学看了郑克鲁的、朱维之的,现当代文学选择了钱理群版本。另外,强烈推荐陈思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考前看了他分析王安忆的长恨歌,正好就考了。但荷马史诗是真的完全没准备,因为外国文学方面太看重真题主要记忆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的文学了,没想到考了文艺复兴前的内容。

         文论与写作131分。很意外,因为我考前发给学姐的最后一次练笔还在犯基础错误,估摸考试能有一百二就满足了。这个专业课我看了刘莉莉的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胡亚敏的叙事学,乔纳森的文学理论入门,但效果最好的应该是跟着疏影学姐的十篇练笔,一周一篇慢慢练,选择你最得心应手的两个角度,然后准备,考场上顺顺利利的写出来就没问题。

       最后心态一定要好,考研真的很折磨人心,但掉的那一把把头发,一次又一次的擦干眼泪复盘错题,都在见证着最终的苦尽甘来。加油,考研人!

第五篇:2021年西南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374分(第三名)考研经验贴

        查到成绩时的那种兴奋慢慢褪去,我终于可以平静下来跟正在备考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些我在考研这条路上的经验。先说一下我的情况,我是应届考生,本科就读于北方某教育大省双非一本院校,专业就是汉语言文学,大学期间成绩属于中等偏上水平,曾经拿过两次一等奖学金,四次三等奖学金。没有发表过文章,没有参加过征文比赛,大二通过了四六级考试,总之跟别人相比,我的大学总结起来就是:平平无奇,所以,从大三结束,我就开始了我的考研之路。

一、各科复习经验

我的总分是374分,政治77,英语74,文学评论与写作120,中外文学史103。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公共课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英语,很拉分,那就先说说英语和政治吧。

首先是政治,77分不算高也不算低。对于政治的学习,我是在暑假8月份的时候开始的,第一遍是跟着徐涛老师的强化课和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两倍速过了一遍,大概九月份就过完了。徐涛老师的课可以直接听强化课,听的时候要注意做好笔记,可以直接写在课本上,另外,1000题也可以跟着做了。我是一边听课一边做肖老师的1000题,听完一章做一章,第一遍要踏踏实实的过,为之后的强化打好基础。做第一遍的时候建议不要在题册里做任何标记,可以去网上找那种刷题表格,做完后统计好做错的知识点,有空的时候就多看看。二轮复习主要以1000题为主,反复刷题,我在考前把1000题刷了三遍,保险起见,最好刷两遍。然后最重要的就是复盘,对比统计的错题,重复错的知识点就要引起重视了。当然二轮复习可以自己总结一下零碎的知识点,比如重要的会议、时间点、事件、战争、文章等,虽然后期会有很多别人整理好的资料,但是自己整理一遍印象会更深刻。第二轮花费的时间会有些多,但是这些付出都不会白费的,第三轮复习开始做模拟题的时候就会体现出来了。第三轮复习主要就是做市面上的模拟题和时政。市面上有很多模拟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时间多的可以多做几个老师的,如果时间少的一定要把肖八选择题认真做三遍以上,紧跟肖大大不会错,肖八选择题的参考价值很高。做的时候不要太纠结分数,主要还是要把考到的知识点弄懂。关于时政,我听了腿姐的时政,感觉挺有用的。对了,这时期各个老师的带背也开始了,可以选定一个老师跟着背。最后,到了十二月份,肖四出了,最艰苦的时候到了,背分析题。你会发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在背,肖四一定要好好背,题目也要背,放心,会有很多老师告诉你该怎么背,所以一个字“背”就完事了。总之,政治的学习还是在平时,个人建议还是早点开始,初期每天两个小时左右就够了,后期投入的时间可以越来越多。

其次是英语,今年英语很难,记得当时在考场上的状态就是很懵圈,读不懂做不完,所以能取得74分还是蛮惊喜的。我英语基础一般,四六次虽然都一次过,但分不高。英语是一门很注重过程和积累的学科,没有任何捷径,唯有踏实和坚持。大家都知道,英语最重要的必然是单词,单词的背诵一天都不能断,从开始就要坚持到考前。我是从3月份就开始准备英语的,一开始只是背单词。我用的是《红宝书》,个人认为单词量比较多,当然这个看个人喜好,可以自己选择,但选择了就要踏实背下去,到考前,这本书我一共是背了14遍的。除了背单词,就是长难句了,我起步是跟的田静老师。我语法很薄弱,所以长难句其实是从最基础的一点点开始学的,只有基础打好了,做阅读才能有提升。基础打好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一开始可以只做阅读,但每篇阅读里的每句话都要搞懂。除了预留的几套模拟,其他的真题都得反复刷。01年到17年的真题我做了三遍,手译了两遍,到最后要做到所有单词都会,所有句子都能自己分析。小三门可以在十一月的时候开始,主要是方法技巧要掌握,可以多看看网课。接着就是作文,对我来说,背范文作用不是很明显,所以我看了刘晓艳老师的作文课,总结了自己的模板,反复写就好了。最后我想说的是平时基础打牢,考场上无论题怎么难,保持冷静,按部就班做题,结果应该不会差。

说完了公共课,接下来说说专业课。我专业课的分不算高,我的方法大家就当个参考吧。

首先说文学评论,120分,对我来说算是稳住,跟最后一次练笔疏影学姐打的分差不多。文学评论真的是一门提分很快的学科,跟着疏影学姐认真练笔,都不会差的。我是从一开始就跟着疏影学姐的脚步走的,按疏影学姐安排的计划复习。我在暑假的时候看完了刘俐俐的《短篇小说分析》,然后9月份开始看疏影学姐资料里的范文。我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整理范文,我把所有的范文都做了整理分析,主要是整理每篇文章用到的理论,将其表述和运用整理到笔记本上。另外,还摘抄了好的标题、开头结尾,以及一些体现文学史视野的段落。十月份开始就跟着疏影学姐练笔了,一共十次,一次不落。第一次写的时候写的很糟糕,但多写几次就掌握方法了,问题也就少了。我将练笔固定在每周四的上午,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事实证明,这样的练习收获很大,这可以让你在考场上不慌不忙的写完评论,我记得我当时答完卷子还剩25分钟,这都要归功于平时的练笔和疏影学姐的耐心辅导。而前面的理论题最近几年考的很灵活,就只能多背背真题,背背文学理论的知识框架了。

然后是文学史,103分,在今年文学史压分的情况下能拿到这样的分数我还是很意外的。从今年的题中我们能看出这样一个趋势,就是作品的阅读很重要,比如当代文学考了王安忆《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这个题我复习的时候没有背过,但是本科的时候曾经读过这部作品,当时感触很深还写了读后感,所以今年刚好考到这个算是运气好吧。复习文学史,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这是一门付出与收获可能不成正比的学科,或者说是性价比很低的一门学科。它需要背的知识点很多很杂,覆盖面很广,而近几年又考的很灵活,所以可能只背诵是拿不到高分的。文学史最重要的是要牢牢把握好其中的脉络和体系,然后一点一点往脉络里填补知识。疏影学姐的资料前面有大致的脉络线索,可以参考一下。除此之外,在第一轮复习时,可以多看几个版本的教材,互相补充。看教材时,我是结合疏影学姐的资料自己整理了笔记,这个方法工程量很大,很累,办法虽然笨了点,但是效果是好的,后期背诵时会轻松一点。关于背诵,我是直接用自己整理好的笔记背诵的,内容很多,但很全面。背诵没有捷径,只能不断重复,我背了不下六遍吧,忘记很正常,背到想撕书也是正常现象,但是还是要冷静下来坚持背,相信自己,你背过的东西都会在某一刻派上用场的。而且背诵越早开始越好,我8月开始背诵的,一直到考前也不能算滚瓜烂熟,还是有忘记的地方。最后要说一下真题,疏影学姐资料里整理的真题真的很全面很完整,这么好的资料一定要好好利用,不能浪费了。到12月,基础知识背的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把时间投入到真题上了,虽然近几年原题的重复率不是很高,但是如果考到原题,这个分是一定要稳稳拿到手的。近10年的真题一定要背到滚瓜烂熟,我后期每天背完基础知识后都会再背三套真题,到最后,真题应该是背了十几遍的。总之,文学史的复习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你要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多准备点总没坏事。再就是答题时就算碰到不会的问题,不要空着,冷静下来,回忆一下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把相关的点一点一点找出来,还是能写很多的,总比空着好吧,比如今年考到的荷马史诗的“环形结构”。 

二、心态与其他

备考的过程很苦,很累,会濒临崩溃,也会想要放弃,所以,保持好的心态很重要。首先,要不断给自己信心,可以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考研其实也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难,你最大的对手真的只是你自己,踏实认真地走到最后,其实你已经打败很多对手了。其次,要坚定目标,选择了就坚定地走下去,不要三心二意,也不要轻易动摇。别被身边的人影响,也许每个考研人都忘不了出保研结果那段时间吧,不要羡慕,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我把当时写给自己的话送给大家:“我不羡慕,我自己也能考上!”。再次,要学会调整,学会给自己放假,不要一味的逼自己,弦崩太紧会断的。累的时候就适当放松一下,调整好状态再出发,要保证好自己的身体健康,保证睡眠。最后,无论何时,不要放弃,每一个走到最后的人都很棒,从踏上这条路开始,你会发现很多时刻你会想要放弃,而你身边放弃的人也越来越多,告诉自己不要放弃,坚持到最后你就赢了。

每一个考研人都曾伴着星光而出,踏着月光而归;每一个考研人都曾在夏日炎热的教室里挥洒汗水,在冬日刺骨的寒风里埋头苦读;每一个起早贪黑的日子都是走向成功的见证;每一次不起眼的坚持都将翩翩起舞。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坚定地走下去,终有一天会破茧成蝶!

最后把支撑着我走了九个月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没有坚持到底的失败,也没有半途而废的成功。”希望我的一些经验能够帮到大家,加油!

第六篇:2021年西南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375分(第二名)考研经验贴

 一、参考书目

853中外文学史: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下册

     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共四册

     朱维之《外国文学·欧美卷》

626文论与写作: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二、分数线

   2019年现当代文学复试线376

   2020年现当代文学复试线365

三、个人情况与复习节奏

   本人来自浙江某二本院校,本科是经管类专业。初试成绩是总分375分,政治84分,英语71分,文论与写作118分,中外文学史102分。

9月份:跨专业确实巨难,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9月份开始准备考研,选学校选专业。9月上旬买了疏影学姐的资料和肖老1000题,这时候还在上班,每天花1小时听腿姐的马原课+1000题,半小时背单词,半小时刷英语真题。专业课方面不知道该怎么学习,就暂时放着。

10月份:十月份发现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研来不及,10.13开始请假直到考研结束,10.13-12.25在家复习。十月在家每天半小时工作,政治半小时,英语2小时,专业课3小时。

11月份:十一月上旬依旧在听专业课网课,比较轻松,听了快1个月没记住什么,看到真题大脑还是一片茫然,于是放弃网课直接上手背书,因为背的时间晚,后期压力巨大。政治每天1小时刷选择题 英语每天1小时。专业课每天5小时。

12月份:十二月份最后三周心理压力大,开始学不动,但还是断断续续坚持着,学习总时间0.5-3小时,时间都给了政治和专业课。

四、复习方法

政治:84分,算是我准备最早的一门,9月底就把腿姐的马原课听完,1000题也刷完一遍。政治网课除了马原部分,其他部分我个人认为不需要看,刷题就够了,1000题我总共刷了3遍,第一遍全部,第二、三遍刷错题。肖四肖八值得买,肖八选择题可以刷2遍,肖四选择错题我刷了3-4遍。腿姐和徐涛的卷子我也买了,腿四选择题做了2遍,徐涛选择题好难我就战略性放弃了。今年政治大题大部分是肖四里面的,大家一定要背肖四大题!没有肖四我绝对考不到这个分数。

英语:71分,英语我买的黄皮书,花的时间比较少,开始做题前听了5-6节唐迟老师的阅读课,大家如果阅读错误率高,可以去听一下,不需要每节课全部跟下来,费时,掌握方法即可。总的来说,英语复习我以阅读为主,每天坚持做并订正1-2篇阅读和完型,在考试前把近9年的阅读和完型刷完1遍。翻译和新题型我大概做了2-3套,错的挺惨,战略性放弃。小作文考前记了模板,大作文战略性放弃。单词很费时间,一开始我用的墨墨背单词,每天也会坚持半小时,10月后期开始,背黄皮书里面那本真题词汇,只背里面的高频词汇,在真题出现过5次以上那种,只出现1-3次的我也战略性放弃。12月份专业课进度还很慢,就把英语时间几乎全让给专业课了。英语题感很重要!为了保证考试时候有英语做题手感,考前2-3天,每天做一篇阅读,每天背出现30次以上的单词。

文论与写作:118分。作为一名跨考生,对文学评论一窍不通,一开始无从下笔,10月份开始跟着疏影学姐的节奏,开始练笔,慢慢找到感觉。疏影学姐资料上以往学长学姐的写作非常值得参考!!去年看经验帖的时候,许多学长学姐推荐刘俐俐老师的《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大家可以买来看一看,我个人没有时间,只看了其中一篇分析,关于文论写作,仍以疏影学姐的写作资料为主进行复习。文学理论,三道大题我只写出了意境那题,就不提意见啦。

中外文学史:102分。中外文学史需要花时间踏踏实实地去准备,建议大家暑假就可以开始看书准备起来,我开始时间比较晚,后期有点绝望,我以真题为圆心准备,比较偏的或者没考过的,战略性放弃,今年考的原题比较少,荷马史诗和长恨歌完全是我的盲区,估计没拿到分数,建议大家多花时间在文学史上,拉分大户文学史!

五、经验总结

 1.心态很重要!!千万不要弃考!!!坐到考场上你就是赢家!!!就算每天学不进去,只学1小时,也要坚持去考试。

2.鲁迅先生的方方面面都要准备,今年我准备了迅哥的狂人日记,阿Q,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就漏了杂文,结果刚好考这个。

3.政治大题字数要足,肖四我虽然背了3遍,但我的脑瓜子背完就不记得了!考试时有好几道题目和肖四答案对不上号,记串了,我就自己编,字数也写的满满的,只有一道中美关系实质只写了2行。多编几个点,角度大概是,我党(what how why)优秀,我人民(what how why)优秀,我国(what how why)优秀,我国(what how why)帮助他国(what how why)帮助世界人民,我国(what how why)支持联合国(what how why)支持多边。如果能加上拉踩更佳,比如美国对朝态度,我国对朝态度,美国对多边主义态度,我国对多边主义态度,然后使劲夸。

4.中外文学史,早准备,多写点,多多发散,这门课出题玄,批改玄,唯有多写几个点给自己的卷子涨点排面。

不论结果如何,考研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磨炼与成长,希望大家通过坚持,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七篇:2021年西南大学新诗所比较文学专业372分经验贴

     首先想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在备考期间是在九月中旬才换成西南大学的,有很大一部分都需要重新学习,甚至写作是从十月才开始准备,所以想告诉大家只要努力,并且坚持下去,一切都不晚。

       一、英语· 

       分数:76分,选择题部分48分,翻译+大小作文28分 我的英语基础很一般,六级第一次还没考过,所以在备考期间我对英语也格外的重视。在复习前期主要就是背红宝书的单词,翻来覆去的背不熟悉的部分,然后每天固定一口气做两篇阅读,做完以后精读、找出不认得的单词和错误原因,看唐迟的真题精讲视频,一直坚持到了考前最后一天,阅读真题部分我从2005到2020都做了两遍,提升很大,受益匪浅,到后期阅读基本都错在4个以内。新题型、完形和翻译我是在9月份才开始准备的,基本就是每天固定做题练习,也没有听太多网课,最后考研的时候发现2021年的完形意外的简单,所以拿了不错的分数。作文我一开始是7月份买了见山学长的模板,一直在翻来覆去背那4篇和练字,但后来听说学长有点翻车,我到十月、十一月才慌里慌张的去听石雷鹏的课,最后在考场上也基本都是用石雷鹏的方法,加上一些模版中的语料来写的。建议跟定一个作文老师后就不要变,思维难以转换,并且作文要坚持练习,我后期每天都会写一篇,有时候大作文有时候小作文,并且练字很重要!良好的书面能帮你加不少分,建议每天坚持练字!考场上我的做题顺序是大作文—阅读两篇—小作文—阅读两篇—新题型—翻译—完型,把阅读拆分为两篇两篇的来做我觉得更适合我,不会做到后面脑袋做不动了....

          二、政治   

         分数:80分,选择题45分,大题35分。政治这个分数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我从7月份开始听徐涛的强化班,每天听一部分就做一部分的精讲精练,一直到9月份基本过完,然后开始听腿姐的技巧班,每天都听得很开心!腿姐超级棒T T,对我选择题、大题的帮助都很大,后期就一直跟着腿姐走,听冲刺班,押题班,然后把市面上所有出名的套卷的选择题几乎都拿来做了,肖四肖八,腿六,米八,做了一套徐涛的就没做了,感觉很真题差距比较大而且太打击自信....所以放弃了,后期的选择题几乎稳定在40分~45分,所以考出这个成绩也不算特别意外。大题的话主要就是背肖四和腿姐的背诵手册、押题班,同时要注意书写和排版,我专门用答题卡来练习过书写和排版,所以考场上写得也不算太乱。政治算是高性价比的科目了,建议大家多多上心。             三、853中外文学史  

         分数:95分前面提到我九月中旬才换成西南大学,所以在专业课的复习上我都非常慌张.....,这一科我考得不好,但是分数就是我自己预想的分数。因为这一科的回报率非常低,最后在备考的时候我就做好了不求高分求稳定的思想准备。研究了下真题发现每年都有一定的重复率,并且一定会有一两道出人意料、难以回答上来的题目,做好了这样的思想准备再在考场上就不会很崩溃了。所以在备考的时候我主要就是不断的背诵真题,同时也不止背诵真题,背诵了我整理的笔记中一切我觉得有可能作为名词解释和大题的内容,只是真题的背诵频率更高,但也不能放弃其他基础知识。我主要想谈一谈在考场上,非常不凑巧,我完全不了解王安忆和《长恨歌》.....所以看到题目我就直接放弃了这道题,一个字都没写,把答题时间留给了别的题目,荷马史诗的环形结构虽然不了解,但荷马史诗我知道不少,就尽量多的写了上去,希望老师能看到我的储备量.....总而言之,这科我本来就没报太大的希望,所以这个分数我也觉得还不错。               四、626文论与写作分数:121分文论部分我就是尽力的背真题,祈祷不要出偏题怪题,其他部分没有做太多的努力,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后面的120分写作上。我之前想要报考的院校没有写作,所以换院校之后这是我最心虚的部分,但还好研究下来发现他的回报率应该比853高,只要好好准备就不会有太大问题。我几乎都是跟着学姐的训练走的,因为发现这个训练营的时候已经错过两次了,所有后面的8次我一次不落的参与了,在后期转为用A4纸来练习手写的书写和排班,跟着学姐走,多看范文,反思自己的作文,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最后想说的是,希望大家谨慎的选择,努力的付出。选择了考研就坚持到底,用尽自己所有的力量,即使最后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也能心安理得的说“我运气不好”,你学到的知识永远不会背叛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