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品科技鉴定倡议书

 扇子9900 2023-05-05 发布于广东

各位收藏家,艺术馆,文化机构:

    2023年4月12日,北京文物局,北京拍卖协会,举办了一场大型研讨会,"科技赋能文物艺术品交易"作为主题。在党中央"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方针指引下,鼓励民间收藏列入国家重大决策。国家艺术品市场空前繁荣的春天即将到来。

    文物艺术品鉴定,历来存在传统目鉴和科技鉴定两种方式。"目鉴",全凭鉴定专家的经验,即:眼学,在诸多方面遗留弊端,极大地限制了艺术市场的发展。在当今科鉴进一步成熟的条件下,目鉴应当处于辅助地位。科鉴,是运用现代科学仪器对文物进行检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辨识文物的年代,真伪,质地,用途,价值等,为研究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多年实践证明,国家制定的"科鉴为主,目鉴为辅"的指导方针是非常正确的。

  

  

   为了使文物艺术品产业更加蓬勃发展,社会大众对艺术品从"主观信任"过渡到"技术信任",冲破艺术品交易瓶颈,我们特提如下倡议:

    长期以来,艺术品行业鉴定专家德不配位,职业素养极不相称,并有利益集团人为因素,管理机制严重欠缺,法律建设滞后等原因,使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畸形发展现状。经过十年的波折,我国的艺术品购买群体消费信心极度下滑。怎样树立"技术信任"机制,是挽救市场回暖趋势的重中之重。

    市场秩序混乱,诚信问题严重,科学鉴定体系缺失,是制约艺术品市场的三大症结。

    倡议一:科学鉴定要形成体系化。国内当前科鉴方法很多,如,成分分析法,磁场波分析法,表层衍射法,司法微观分析法,众多光学物理检测法,等等。通过建立对比数据库真赝鉴定,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程序,也就是没有规范体系,使目前的国内科鉴处于混乱局面。我们呼吁:政府部门要对艺术品鉴定行业实行监管,规章制度尽早配位,行使管理。

  

  

   倡议二:坚决杜绝官方权威鉴定机构不作为的现状。我国早就建立了"文物鉴定委员会",但鉴定评估行业难以满足社会大众收藏,投资,消费的需求,这是不争的事实。建议政府部门要从严设立相关审核程序和审核制度,要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将不作为,乱作为,扫进垃圾堆。

   倡议三:建立艺术品科鉴管理终身追责制。鉴定评估机构,鉴定专家面向社会提供的是有偿鉴定评估服务,是一种经济行为,这样,就应对鉴定评估结论承担终身相应责任。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因此,倡议要加强法制。

  

  

      中国艺术品鉴定存在的问题日久年深,解决这些问题应当从纲领要目开始,在科技鉴定运行机制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立法,责任到位,文化强国梦方能实现。

           2023年5月4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