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话红楼梦之从元春的冤死论中国古代后妃的悲惨

 微观大千世界 2023-05-05 发布于江苏

咱今天开说红楼梦之从元春的冤死论中国古代后妃的悲惨。元春的死因历来就有争议,有说是死于疾病的,有说是死于政变的,本人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因为从判词、谶画和脂批来看,元春就是在远离家乡的地方被迫上吊自杀的,而命她自杀的人正是宠爱她的君王。

元春和迎春的判词里都出现了“荡悠悠”这三个字,意思是“魂飞魄散”,元春的是“荡悠悠,把芳魂消耗。”,迎春的是“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姐妹俩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碰到了无情郎丈夫,并因此被迫悬梁自尽。

关于元春的谶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弓上挂着香橼以及那句“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的歌词,“弓”与“宫”谐音,“橼”与“元”谐音,一个“挂”字和歌词则暗示了元春的结局:因政治斗争而被迫于宫中悬梁自尽。

关于元春的脂批有这么一条:庚辰双行夹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长生殿》讲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杨贵妃因兵变被唐玄宗赐死,被迫于远离长安的马嵬驿上吊自杀,很显然元春的结局和杨贵妃的无二。

元春位及贵妃,却最终难逃被冤杀的悲惨下场。其实不独元春,中国古代“福禄寿喜财”五福俱全的后妃少之又少,乾隆的生母算一个。大部分后妃的下场都比较惨,而且各有各的惨法。下面就悲惨程度的由轻及重进行逐一分析:

一、出家为尼——独卧青灯古佛旁

像武则天那样在出家为尼后还能重返皇宫并最终位至女帝的,仅此一例,大部分沦为尼姑的后妃最终都老死于寺庙之中,这算比较好的下场了,因为至少还能得善终。至于出家的原因,无外乎改朝换代,政斗失败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北朝时期的后妃十分乐衷于出家,因为北朝兴佛,皇家寺院都建得十分豪华,而且还有很多奴婢可供使唤,后妃出家后依然可以享受优裕的物质生活,说不定还能找个貌似潘安的和尚当情人呢!

在这些出家为尼的后妃中,数北齐文宣帝高洋的皇后李祖娥最惨,她在高洋过世仅两年后就被小叔子武成帝高湛强行霸占为情人,并因此生下一女,但她因羞愧难当而将刚出生的女儿给弄死了,此举无疑激怒了高湛。

高湛将她和高洋唯一在世的儿子抓来当着她的面活活打死,说是要为女儿报仇,之后又用鞭子将她抽了个半死,她伤未好全就出家为尼了。再后来北周灭了北齐,隋又取代了北周,沦为俘虏的她被放归家乡,从此失于记载。

二、守陵至死——未死此身不令出

这个也算比较好的下场了,虽清苦孤寂,可到底也能得个善终。此类情况在汉、唐两朝居多。汉成帝死后,其妃班婕妤和皇后赵飞燕都曾先后被遣去守陵,只不过赵皇后不堪此辱自杀了,而班婕妤却守陵至死,死后被葬入陵园。

唐制:“凡诸帝升遐,宫人无子者悉遣诣山陵供奉朝夕,具盥栉,治寝枕,事死如事生。”,这里的宫人无子者显然包括受过皇帝宠幸却未生子或子嗣早夭的低级嫔妃。唐代有很多诗人为这些守陵宫人写下了同情的诗篇,如白居易的《陵园妾》,杜牧的《奉陵宫人》以及韩愈的《丰陵行》等。

三、母随子死——已啼血泪树凝霜

唐代宗李豫的宠妃独孤贵妃在丧女后不久就病逝了,清太宗皇太极的宠妃海兰珠和清世祖福临的宠妃董鄂妃都在丧子三年后也病逝了。这些后妃虽至死都极受皇帝的宠爱,而且死后也深得皇帝的记挂,但终究都是福薄的短命鬼。

此类后妃正应了元春判词中“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的话,都正值盛年却不幸病逝,可到底也得善终了,生前也享尽了荣华富贵,还享有了大部分后妃都很难享有的夫妻恩爱之情,也不枉来这人世走这一遭了。

四、郁郁而终——红颜未老恩先断

此下场要比前三种惨,通常与后妃失宠被废有关,正所谓“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失势后的她们随时面临生命危险,活得提心吊胆,最后即便没被害死也基本都郁郁而终了。这样的例子在各朝各代都有很多,比如汉景帝的废后薄皇后,唐玄宗的废后王皇后,清乾隆帝的废后乌拉那拉氏、废妃顺妃等。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与失宠无关,而与无后有关。明孝宗的张皇后是孝宗唯一的女人,夫妻感情甚笃。在丈夫和无后的独子相继死后,张皇后不得不立丈夫的侄子为帝,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因荒淫无度而差点死于宫女之手的嘉靖帝,但终因嘉靖帝定要处死她那犯了罪的弟弟而郁郁而终,可谓晚景凄凉。

五、死于非命——君恩如水向东流

此下场比前四种都要惨,虽然人都是要死的,但英年枉死是一个人最惨的死法,若死得极冤,且又有冤无处诉,那更是惨之又惨。此等冤杀无辜百姓之事从古至今从未完全绝迹过,连地位尊贵的后妃也不能幸免于此。

1.   死于殉葬——晓莺啼送满宫愁

从秦始皇建立秦朝以来以秦末、明初和清初最盛,一般殉葬的都是无子的低级嫔妃,秦二世在为秦始皇处理后事时曾下诏“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意思是秦始皇后宫中没有生育过的嫔妃必须为始皇帝殉葬。

在众多被迫殉葬的后妃中,不乏极少数地位较高的皇后,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和北魏孝文帝的皇后冯妙莲。两人都与丈夫以外的其他男人传过绯闻,只不过前者可能是子虚乌有,而后者则是确有其事,前者可能死于丈夫的猜忌,而后者则是丈夫临死前明确下令要其殉葬的。

2.  死于政斗——宛转蛾眉马前死

此类情况几乎各朝各代都有,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比如汉高祖的宠妃戚夫人,唐高宗的王皇后、萧淑妃,唐中宗的韦皇后,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辽道宗的第一任皇后萧观音,明嘉靖帝的端妃,清光绪帝的珍妃等。

3.  死于子贵——此时有子不如无

后宫产子将为储君,其母皆赐死,这一与殉葬一样惨无人道的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北魏施行过,但这却并非北魏首创,而是北魏受汉武帝杀钩弋夫人以防“子弱母壮”的启发才创立的。汉武帝的这一残忍做法并未被汉朝皇帝们继承且发扬光大,反倒被几百年后的北魏统治者们照单全收了,真是莫名其妙。

要我说北魏的皇帝们都缺根筋啊,太子的生母虽死,但养母和乳母不还活着呢吗?皇朝会缺太后吗?不会。只要不会,那就一定会存在太后干政的现象。

冯太后(皇帝嫡妻)先杀养子,后虐养孙,以太后及太皇太后之尊临朝主政十好几年,还养了很多小白脸,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滋润了。窦氏、常氏皆为太子乳母,在太子登基为帝后就被封为保太后,可谓开乳母封太后之先河。

4.  死于国亡——妾在深宫那得知

南朝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在亡国后被隋将高颎杀死,明末崇祯帝的后妃在国破时皆自杀殉国,而最惨的要数北宋亡国之君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俩的后妃了,她们随皇帝丈夫一道被金国俘虏到五国城,在那儿受尽了侮辱,活得生不如死,宋钦宗的朱皇后更因不堪受辱而自杀。

咱下次开说红楼梦之从贾环的“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和探春的恨不生为男儿列论中国古代庶子女的尴尬处境。

本人在晋江文学城网站上发表了38万多字的唐代历史言情小说《大唐超大龄剩女信安县主》,全文讲述了历史上确有其人的信安县主的传奇一生。信安县主有着高贵的血统,她祖父是唐太宗李世民,她祖母是隋炀帝之女杨淑妃,她父亲是集两朝天子的血脉于一体的吴王李恪。她6岁时父亲含冤而死,年仅6岁的她被幽禁于桂苑之中,直到42岁时才奉旨出嫁并生子。她被禁锢了整整36年,从一个懵懂小孩到豆蔻年华再到人老珠黄,她在桂苑浪费了她生命里最美好最宝贵的时光,可她却依然活得充实而精彩,最终凭借百折不挠的意志和足智多谋的头脑成功地华丽转身,并两次实现了家族的复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