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梅瓶

 智慧之吻 2023-05-05 发布于江西
     民国时期由许之衡所撰写《饮流斋说瓷》记载:“梅瓶口细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侧微束,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宋瓶雅好作此式,元明暨清初历代皆有斯制。”

图片
《中国古代陶瓷文献辑录》8  《饮流斋说瓷》关于梅瓶的记录


      宋代典籍中,有多处关于梅瓶的记载:

宋·赵令田寺撰《侯鲭录》卷三:“陶人之为器有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以瓦壶,其制小颈、环口、修身,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馈人牲兼以酒,置书云:酒一经,或二经至五经焉。他境人有游于是邦,不达其义,闻五经至,束带迎于门,乃知是酒五瓶为五经焉”。

宋·袁文《瓮牖闲评》卷六:“今人盛酒大瓶,谓之经京瓶,乃用京师之'京’字,意谓此瓶出自京师,误也。京字当用经籍之'经’,普安人以瓦壶小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者,名曰经。则知经瓶者,当用此经字也”。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今人呼劝酒瓶为酒京,……宋人所述以“环口、小颈、修腹”为特征盖自晋安语,相传及今”。

     成书于元明之际的《碎金》一书 作者佚名(1935年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影印本)“家生篇三十二”载:酒器有“樽、楹、木累子、果合、泛供、劝杯、劝盏、劝盘、台盏、散盏、注子、偏提、盂、榴、酒经、急需、酒罂、马盂、屈卮、觥觞、大白”之属。其中提到的“酒经”,即为元明时期“经瓶”(梅瓶)称谓。

     梅瓶发展到明代,造型多变。如有的重心比例偏低;口部圆浑厚实,没有明显的线角转折;肩部向上抬起,线条饱满而有力;腹部之下,呈垂直状,有的微向里收;在足部的结束部分,稍向外撇。有的白釉梅瓶肩部有青花楷书“内府”二字,当属宫内用器。生产窑口有景德镇窑、龙泉窑、磁州窑等。
图片
图片

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藏  明初白釉青花“内府”铭文梅瓶

图片
《明代磁州窑瓷器》霍布逊发表明中期禹州窑梅瓶

图片
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明代龙泉青瓷“美酒清香”梅瓶

     《大明会典》江陵古籍刻印社据明刻本影印本,1989年 卷194《工部十四》“窑业·陶器”“凡河南及真定府烧造,宣德间题准:光禄寺每年缸、坛、瓶共该五万一千八百一十只个。分派河南布政司钧、磁二州,酒缸二百三十三只、十瓶坛八千五百二十六个、七瓶坛一万一千六百个、五瓶坛一万一千六百六十个、酒瓶二千六十六个;真定府曲阳县,酒缸一百一十七只、十瓶坛四千二百七十四个、七瓶坛六千一百个、五瓶坛六千二百四十个、酒瓶一千三十四个。每年烧造,解寺应用”。有多处关于“酒瓶”(梅瓶)的记载,可见当时使用之广泛。其使用形式,在桂林博物馆藏明15世纪中期景德镇窑青花携琴访友图梅瓶,東京国立博物館藏明15世纪青花高士图大罐有所描绘。成书于明代中后期都市生活小说全本《金瓶梅词话》中,第六回、第九回插图的酒肆内多并列有带盖的梅瓶,第三十四回之插图更见有一侍童杯抱一带盖梅瓶,正文记之曰“又提了一坛金华酒进去”,文图相对,可知这种被今人称为梅瓶的瓶子在明代仍具盛酒的作用。
图片
明15世纪中期_景德镇窑_青花携琴访友图梅瓶  桂林博物馆藏

图片
東京国立博物館藏明15世纪青花高士图大罐

图片
明崇祯本《金瓶梅词话》

     明洪武时期梅瓶制式,尚有元风。如南京博物院藏明洪武景德镇窑 “赏赐”铭白釉梅瓶,1995年南京明故宫社稷坛遗址古井内出土;明正统十三年(1448)宋铉与唐氏墓出土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图梅瓶;山东兖州明洪武二十二年鲁荒王朱檀墓出土明洪武白釉暗刻云龙纹梅瓶,龙纹刻划威武雄壮。这些梅瓶的肩部浑圆饱满,肩以下渐收敛,近底处微外撇,形体比例协调,口部一般平出沿,颈部常做成上窄下宽的梯形。

图片南京博物院藏明 洪武景德镇窑 “赏赐”铭白釉梅瓶1995年 南京明故宫社稷坛遗址古井内出土

图片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明 釉里红岁寒三友图每瓶 南京江宁东善桥宋铉墓出土

图片
山东兖州明鲁荒王朱檀墓出土 明洪武白釉暗刻云龙纹梅瓶

     明永乐---宣德时期。梅瓶样式多变,釉色工艺装饰有红釉、青花、青花釉里红、锥刻等。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永乐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纹梅瓶,2003年出土于景德镇御窑珠山北麓。龙双眼有神,毛发竖起,五爪,追赶火珠。形体粗壮有力。用青花、釉里红在肩部绘八朵云纹。用青花绘大海,海涛澎湃。

图片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藏永乐青花釉里红云龙纹梅瓶

     198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外明天顺七年(1463年)太监怀忠墓出土白釉“内府”款梅瓶。此梅瓶小口,圆肩,鼓腹,腹中部有一道明显的接痕,下部逐渐收敛,平底内凹呈环形浅圈足,足边缘有斜削痕,砂底。白胎厚重,内外皆施白釉,釉层较厚,釉质润泽,肩部釉下书黑褐色“内府”楷书铭。明代分设内官十二监、四司、八局,共二十四衙门,统称内府,专司皇帝内宫管理事宜。“内府”款的瓷器在明代早期瓷器中已发现多例,洪武、永乐、宣德时期皆有,品种有青花瓷和白釉瓷,但怀忠墓出土梅瓶上的“内府”写法不同于洪武和永宣,而折沿梯形口更是明代正统至天顺时期梅瓶所常见。

     根据出土墓志的记载,怀忠在正统至天顺年间深受皇帝的信赖,所以其最有可能在正统至天顺年间得到朝廷赏赐的“内府”款梅瓶。为明代“空白期”梅瓶制式代表。
图片
南京市博物馆总馆藏明  白釉“内府”铭梅瓶 南京中华门外天堡桥怀忠墓出土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路军事科学院明明宪宗长子墓出土青花卷草纹梅瓶,此梅瓶唇口外侈,短束颈,中部有一突起圆棱,丰肩,鼓腹斜直下收,平底。肩部饰蕉叶纹,腹部饰卷草纹,下腹饰蕉叶纹,胎体细腻洁白,白釉泛青,青花色泽艳丽,有晕染现象,为明代早中期青花梅瓶中的精品。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珠山北麓明代正统-天顺地层中,有白釉、青釉、红釉、釉里红等类似的梅瓶出土,两者无论是器形、纹饰,还是制作工艺,均如出一辙,或为天顺官窑器。

图片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藏青花缠枝花卉纹梅瓶 北京海淀明成化二年皇子墓出土

     明代空白期青花梅瓶,多用人物故事图题材装饰。画面特点之一是在人物、景物周围装饰有浓密的云纹。这种云纹是先用浓重的粗线条描绘云纹轮廓,然后用较浅的细线在里面勾画出弹簧状的短弧线。这种独特的云纹主要流行于宣德晚期至天顺的民窑青花瓷,官窑青花瓷亦有,但较为空疏,不及民窑生动。国内学者称这种云纹称为“铁索云”,日本学者称之为“云堂手”,为空白期青花瓷独具特色的装饰纹样。

     桂林博物馆所藏梅瓶,年份历经明初、宣德、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天启、崇祯等八个时代,可分为十一类器形,十一种釉色,三十一种纹样。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为明代历任靖江王府到江西景德镇采烧,以供王室及宗人之器用。

     桂林博物馆明代瓷梅瓶造型富于变化,大致可分为鸡腿形梅瓶、圆腹长颈梅瓶、钟形盖梅瓶等器型。其釉色绝大部分为青花,但也有白釉、哥釉、酱釉白花、珐花彩、孔雀绿釉、茶叶末釉等釉色。其纹饰亦绚丽多样,可分为龙纹、凤纹、龙凤纹、花鸟鱼禽纹、人物纹等五大类二十八种纹样。

     除作为酒器使用外。明代梅瓶亦以花瓶使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代唐寅《采菊图》,一童子手捧插菊用梅瓶场景。
图片
明 唐寅《采菊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明 陈洪绶 《岁朝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典籍中,也有多处记载梅瓶使用方法:

明代屠隆《考槃馀事》之《山斋清供笺》“瓶花”条:“堂供须高瓶大枝方快人意,若山斋充玩,瓶宜短小、花宜瘦巧。最忌繁杂如缚,又忌花瘦于瓶,须各具意态,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瓶忌有环、忌成对,忌小口瓮瘦足药坛,忌用葫芦瓶。忌装彩雕花架,忌香烟灯煤熏触,忌油手拈弄,忌猫鼠伤残,忌井水贮瓶、味咸不宜于花。夜则须见天日。忌以插花之水入口,惟梅花、海堂二种,其毒尤甚,须防之”。

明代袁宏道《瓶史》“器具”载:“大抵斋瓶宜小,而矮铜如花觚、铜斛尊、方汉壶、素温壶、扁壶,窑器如纸锤、鹅颈、茄袋、花尊、花囊、蓍草、蒲槌皆须形制减小方入清供。……然形自花大小,如牡丹、勺药、莲花形质既大,不在此限”。

晚明文震亨《长物志》“瓶花”条:“堂供必高瓶大枝方快人意。忌繁杂如缚,忌花瘦于瓶,忌香烟灯煤熏触,忌油手拈弄,忌井水贮瓶、味咸不宜于花,忌以插花水入口、梅花秋棠二种其毒尤甚。冬月入硫磺于瓶中,则不冻”。

      “古铜壶、龙泉、均州瓶有极高大二三尺者,别无可用,冬日投以硫磺,斫大枝梅花插供亦得”,可知供插大枝的这种“高瓶”应高二、三尺。插花与保鲜的要领是“折得枝花急须插入小口瓶中,紧紧塞之,勿泄其气,则可玩数日”。于是原本为酒器的梅瓶又成了插花的器具,并奠定了明清时期梅瓶为花器使用方法。

纪年器:
图片
东洋陶瓷美术馆藏明洪武景德镇窑_青花云龙纹春寿铭梅瓶
图片
北京故宫天下龙泉展明代永乐龙泉官窑带盖梅瓶
图片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明 蓝釉梅瓶
图片
故宫博物院藏 明早期 龙泉窑青釉划花竹石纹梅瓶
图片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明宣德鲜红釉刻海水暗龙纹梅瓶
图片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明永乐景德镇窑白釉暗刻龙纹梅瓶
图片
明永乐青花海水暗刻龙纹梅瓶  伊朗阿德比尔清真寺藏
图片
明永乐  甜白釉划花番莲纹梅瓶 颐和园藏
图片
明永乐  釉里红海水锥拱苍龙教子图大梅瓶   美国西陵基金会收藏
图片
明永乐 釉里红海水云龙纹梅瓶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图片
景德镇出土宣德时期孔雀蓝釉鱼藻纹带盖梅瓶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景德镇御窑厂考古出土明宣德青釉带座梅瓶
图片
明代 龙泉窑青釉梅瓶南京中华门外戚家山俞通海夫人於氏墓出土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缠枝莲纹梅瓶  颐和园藏
图片
明宣德  青花云龙纹梅瓶  美国堪萨斯市纳尔逊·雅坚斯博物馆藏
图片
大英博物馆藏明空白期青花高士图梅瓶
图片
明正统-天顺  青花卷草纹梅瓶   2001年北京市海淀区明成化皇子墓出土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藏
图片
浙江省博物馆藏明正统景德镇窑青花人物纹梅瓶
图片
图片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明成化青花高士图梅瓶
图片
明 白釉“内酒”铭梅瓶  南京中华门外定坊村段琦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图片
明成化 五彩人物纹梅瓶 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片
布莱尔收藏明中期珐华人物梅瓶
图片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明中期褐釉沥粉人物纹梅瓶
图片
图片
南京明中期徐世礼夫妻合葬墓出土霁蓝釉梅瓶
图片
英国布里斯托博物馆藏明中期法华彩璎珞牡丹图梅瓶
图片
广东省博物馆明中期磁州窑孔雀绿地黑白开光高士图梅瓶
图片
河南南阳明正德七年柴文璋夫妇合葬墓出土的白釉带盖梅瓶
图片
明中期 八仙汉钟离松竹纹梅瓶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图片
故宫博物院藏 明明嘉靖 五彩璎珞纹梅瓶
图片
明 孔雀绿黑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黄釉绞胎盖  桂林博物馆藏
图片
明代嘉靖 哥釉青花赭彩堆粉梅竹纹梅瓶,桂林博物馆藏
图片
明嘉靖 珐华彩携琴访友图梅瓶,桂林博物馆藏
图片
明嘉靖 哥釉青花折枝花蝶纹梅瓶,桂林博物馆藏
图片
明嘉靖 哥釉赭彩堆粉云鹤纹梅瓶,桂林博物馆藏
图片
首都博物馆藏明嘉靖白釉暗刻花卉纹梅瓶
图片
白地黑彩绿釉高士纹梅瓶 明时代东京 · 出光美术馆
图片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万历青花人物图梅瓶
图片
玫茵堂藏明万历青花人物图梅瓶
图片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明万历青花人物梅瓶
图片
明万历 蓝釉堆粉荷鹤纹梅瓶,桂林博物馆藏
图片
明万历 青花双凤纹梅瓶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图片
明万历 紫金釉牡丹堆粉梅瓶  桂林博物馆藏






参考文章:
1.《明代梅瓶的使用》 王光尧
2.《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陶器条”载:“成化四年奏准,光禄寺瓷器仍依四分例减造”,明万历十五年内府刻本,哈佛燕京图书馆藏。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