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刹海的功能演变

 亚伯拉汉 2023-05-05 发布于北京

徐中慧

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水源。什刹海作为北京选址中被考虑的重要一环,在历朝中经历了不同的演变。可以说,什刹海是北京的母亲河,见证了北京从几千年前的荒凉迈向今天繁荣的历史。

一、高粱河水域时期

什刹海最早属于源头在今山西省宁武县桑干河与内蒙古兴和县洋河汇合而成的永定河故道,而高粱河与永定河曾是同一河道。这个时期比较漫长,从两汉至隋唐,古永定河河道向南偏移,穿过今北京城所在区域,形成今日什刹海水域的部分,“三海大河”后因流向东南的高梁河堙塞,高梁河水在永定河所留宽阔河谷洼地中积水成湖,造就了今天什刹海的雏形。

考古发现证明,高粱河的上游水系有两条,其中一条是连通古永定河的人工渠道。曹魏时,征北将军刘靖修戾陵堰、开车厢渠,开挖高粱河西段水道,引永定河水灌溉蓟城北、东农田。可见,什刹海早在3世纪初期,就发挥了灌溉农田的作用。

10世纪初叶以后,北京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政治中心。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在这里建立陪都,称作南京。根据《宋史·宋琪传》记载,端拱二年(989年),宋欲兴师进攻辽南京,宋琪所在的宋军利用高粱河一带湖泊构成了阻隔辽方援兵的天然屏障。这可能是目前最早记载蓟城和什刹海前身“高粱河水域”关系的文献,可以看出,这条水系在不断的储水和并流中,对于当时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已经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提升了当时北京城的水利价值与军事价值。

二、金代白莲潭时期

白莲潭在金代的建城之初,也因宫囿用水、漕运等问题,被考虑为中都城规划的首要问题。中都城兴建之后,金又在距城较近的东北郊外高粱河上河道较宽的堤段,大兴工事,浚治河道,使这里成为狭长的湖泊;后又在湖泊东岸,建大小两个岛屿,即为人熟知的琼华岛和瀛洲(今北海处)。公元1179年,金利用这里的自然风光,兴建离宫,名为太宁宫。而“三海大河”也因水中的白莲而得名白莲潭。

金大定四年(1164年),为解决漕运,世宗下令“宜悉力使漕渠通也”。第二年便疏浚金漕渠(亦作漕河),但终因“地势高峻,水性浑浊,浚则奔流漩洄,啮岸善崩;浊则泥淖淤塞,积滓成浅,不能胜舟”而失败。

公元1172年,金又在中都新开运河,这条渠道便是日后见于记载的“高粱河西河”。侯仁之先生在英国国家图书馆地图部发现了一幅绘于清前期的北京城图,此图于西直门内横桥向东北至德胜门内积水潭之间,醒目地绘有一段河道,即“高粱河西河”,当时因曾有漕运效益,有“河漕”之名。而白莲潭则变为供水、调节水库和泊船的区域,并成为金中都的漕运码头。至元,该水渠便为金水河的一段,专供皇宫用水,至明清则沦为北京西城泄洪排污的臭水沟。

在金中都城的建立过程中,白莲潭的景观价值进一步提升,成为(今天北海)专门供离宫中贵族玩赏的景观水面;而后一部分又转变为使用功能的漕运码头,为皇城提供服务。至此水系和皇城的方方面面嵌合在一起,为各阶层各种需求进行服务。

三、元代海子时期

什刹海真正繁华起来,是在元代。元代称什刹海为海子。元灭金后,忽必烈命令刘秉忠修建元大都。白莲潭被全部圈入大都城内,成为元大都城市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白莲潭的水域被都城城墙一分为二,南部水域(今北海、中海)被划入城墙之内,成为皇家御园的组成部分,名曰太液池;皇城外白莲潭北部的水域(元代的海子、今什刹海),则由此衍生出与太液池不同的发展轨迹。至此,什刹海的雏形作为大运河漕运的终点码头,拥有了繁华,商业鼎盛的气势。这个时期的什刹海区域,已经是兼顾多功能的复杂区域了。

为解决南粮北运,元代又修建了通惠河,引西山白浮泉等泉水汇集什刹海,使什刹海水面大大扩大,成为大运河北端终点站。由南方北上的漕船,沿大运河北上,顺着通惠河可直接驶到海子。什刹海每天停泊着密密麻麻的漕船,成为元大都的交通枢纽。

什刹海曾为北京城的建设和繁荣,做出了非凡的贡献,有人说:“没有什刹海,便没有北京城。”元人黄文仲在《大都赋》中写道:“扬波之橹,多于东溟之鱼。驰风之樯,繁于南山之荀。”终元一代,海子不断被修缮,木闸换成石闸,湖岸砌上石堤,岸南的土路也改建成石路。正是由于不断的努力,海子在元代始终保持汪洋如海的局面,通惠河一直漕船往来不绝。

四、明代积水潭时期

明时扩建皇城,漕运码头迁至通州,什刹海成为北京内城一处风景秀丽的水面,沿湖种植了大面积荷花,呈现出几分江南水乡的景色。

1368年,明朝大将徐达、华云龙领兵攻陷元大都,元朝灭亡。不久,朱元璋命令华云龙将大都城改为北平府。为了缩小北平府的规模,华云龙采取将北城墙南移的措施,把原属积水潭的一大片水面一分为二,一面隔在城外,后人称为太平湖;一面仍留在城内,人们称其为积水潭。朱元璋定都南京,南方的漕船不用北上,什刹海失去了漕运码头的地位,加之上游引水渠道的失修和北京城的改建,水面大大减少。

朱棣称帝后,国都由南京又迁到北京,并对皇城进行扩建。皇城的北墙向外扩展,将积水潭南部的一部分水面圈入皇城。皇城的东墙也向外移,将原来的一段通惠河圈入皇城。德胜门城门建成后,修了一条南北向的大街,从积水潭中间拦腰穿过,将一片水面分成两大部分。德胜桥西部的水面仍叫积水潭;德胜桥东部的水面叫什刹海。后来,什刹海又分为两部分,中间由银锭桥隔开,桥东南叫前海,桥西部叫后海。积水潭、后海、前海由细流相连。

明代对元大都的改造,使积水潭的功能发生了以下两个方面变化:

1、因通惠河(又称御河)部分被纳入皇城,不再漕运,积水潭作为元代通惠河的终点码头,“舳舻蔽水”的盛况一去不复返。“积水潭,自明初改筑京城,与运河截而为二,积土日高,舟楫不至,是潭之宽广,已非旧观。”昔日什刹海商贾云集的盛况,变成较为宁静的风景胜地。从此积水潭成为北京城民俗文化活动的荟萃之地,也是京城百姓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2、积水潭与太液池通流,在连通处建西不压桥(又名西步粮桥),并在位于北海东北角处什刹海入北海的进水口处设置闸门以控制流量。明代的积水潭,有什刹海、西湖、北海子、北湖、莲花池、净业寺湖、净业湖、后湖等众多称谓。同时因什刹海给水日浅,水中种植大面积荷花,什刹海区域也呈现出几分江南水乡的风光。什刹海开始成为专门的景观水面,使用性质得以稳定的发展。

五、清代、民國的什刹海时期

什刹海水面变化不大,但承载了更为强烈的人文特征。

清代在北京城建设中的主要成就,不在城内,而在城外。最重要的就是西郊海淀附近大规模的园林建设,其中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水源的开发。鉴于前代从永定河及白浮泉引水的困难,便只把西郊一带的泉水汇集起来,以供引导。经周密设计,瓮山泊得以扩大,其东岸以外的低洼地带,新建一条拦水堤坝,用以拦蓄上游泉水,而扩大后的瓮山泊则改称昆明湖。清末又在与北海相连通的什刹海前海西南部(今前海西沿),筑起了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又称和堤),将什刹海前海一分为二,长堤中间偏北处有桥连通被分割的湖水(晚清时发展成荷花市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通惠河漕运全面停止,什刹海供漕运用水的作用彻底结束。而清晚期,什刹海畔的酒楼有了很大发展。

总的来说,清代直至民国时期,什刹海的传统文化气氛愈发浓重,平民性的特色更为显著。《故都变迁纪略》记载,“今名近地安门者为什刹前海,稍西北为什刹后海,最西北近德胜门者为什刹西海”。由于连年军阀混战以及日本侵华军队的占领,什刹海多年失修,城内水道,几已淤塞,有的地方几被填平。房屋日渐衰败,王府的功能也发生改变,如涛贝勒府南半部成为辅仁大学,鼓楼西大街北侧的醇亲王府的祠堂也改为“武庙”,后称“关岳庙”。

六、小结

今天的什刹海,已经成为了一种“北京特色”,她承载了北京城悠长的历史痕迹与现在的都市喧哗,古典与现代的相融,传统与前卫的碰撞,这里有着王府旧址、名人故居,有大量北京特色的胡同和四合院,还有这北京最著名的酒吧一条街。

什刹海水域虽几经变迁,但历朝历代对什刹海及周边区域的改造与利用却是一脉相承,保证了什刹海周边相对稳定的格局与周边环境,使什刹海逐渐向着成熟稳定的方向发展。从以居住为主的什刹海到商贾云集的码头,又到后来的美景胜地和繁华街市,什刹海在历史的长河里,也历经了一个城市的设计价值、实用价值,码头融合的口岸价值到后期的景观价值、文化价值,逐渐发展成熟为现在我们看到的北京什刹海,而在这个过程中,历朝历代对于什刹海的建设使这片古水域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完整历史链条。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