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牟平的这些村名里,藏着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故事

 新用户339933 2023-05-05 发布于山东

烟台晚报烟台街,一条有故事的街

请点上面蓝字,来烟台街逛逛

    天上云,地上雨。人在做,天在看。地名里记着所有的事儿。地名背后演绎的美丽故事,像路标一样,让我们记得来路,识得归途。

    在我的家乡牟平,就有一些充满故事的地名。

北留德庄

    牟平城西南三里有一个小村落,名叫北留德庄。北留德庄村名的由来和清代宁海(牟平)知州胡道垠有关。

    胡道垠,字苍岩,湖北孝感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任宁海知州。胡道垠在宁海为官5年,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爱民如子,深受百姓拥戴。地方史志记载,胡道垠在宁海州任上有两件大事被后人铭记。

    一是上任伊始,胡道垠针对破烂不堪、多年失修的城池,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修加固,并开挖了护城河。工程所需款项除了申请上级拨款、号召州内富户捐资外,他带头自捐俸禄,变卖家乡私产,从未向百姓摊派一分钱。胡道垠说:“宁海百姓是我的衣食父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二是嘉庆十六年(1811)宁海州春遇旱灾、秋逢涝灾,次年又逢大饥大瘟,民不聊生。胡道垠心急如焚,他屡次上书请求上级赈灾,同时又千方百计自救。他一方面说服州内富户放粮,另一方面紧急筹资,从关东运粮,从而让百姓渡过难关。为此,40岁的他鬓发全白。

    嘉庆十八年(1813),胡道垠奉命调任胶州。离任那天,宁海百姓倾城出动,十里相送。临别时,有人恳求他留下赠言。他说:“待父母如子女”,告诫人们要像对待子女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

    胡道垠的教诲,牟平百姓铭记在心。为纪念他的懿德,人们在分别地建村,名“留德庄”。据《牟平地名志》(1985年版,下同)记载,“后村南又建一村,名为南留德庄,此村居北,故更名北留德庄。”

东解甲庄

    东解甲庄村原属牟平管辖,1994年划归莱山。

    《牟平地名志》记载:“元末,孙姓、苗姓来此建村。据传曾有一将领路经此地解甲休息,得名解甲庄。另有一说是,解姓来此建村,得名解家庄,后'家’演变为甲。后村西又建一村,名为西解甲庄,故此村遂更名东解甲庄。”

解甲庄资料图

    《牟平地名志》中后一种说法,坊间颇有疑义,村中百姓说,古辈相传,村中并无解姓。

    值得一提的是,东解甲庄村是明洪武十八年(1385)兵部尚书赵仁故里。在浩瀚的牟平历史长河里,一共走出了两位尚书,赵仁就是其中之一。虽然目前我们掌握的史书典集中,关于赵仁的文字记述并不多,但就是仅有的这些记载却清晰表明:赵仁是一位刚直不阿、断事公允的清官循吏,并深得朝廷倚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仁是牟平人的杰出代表和骄傲。赵仁死后被牟平百姓崇祀于乡贤祠。

    清代宁海州名儒宋克智在《读旧志偶跋》诗中盛赞赵仁:“司马勋名最奋扬,孝陵初载辟贤良。何无单传留青史,轶事惟传忤幸珰。”

照格庄

    牟平城南,牟水公路东侧有一个叫照格庄的村落。

    据《牟平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宫姓由江苏泰州迁此建村。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东山顶赶会,村里有一面“照”字旗插在八里塂上,以便去东山顶赶会的人辨认方向,以此得名照格庄。原为东西两村,1955年合为一村。

    照格庄是清代著名文人宫卜万的家乡。宫卜万(1777-1847),字寿卿,号香海。他博学多闻,才华出众,却屡试不第,后致力于古文研究。他一生著作颇丰,有《四香馆文集》《西园抱翁集》《牟平遗香集》《宁海州证证录》《登州府志补逸考证》《莱阳县志拾遗》等著作存世。同时,他还工于书法,被时人誉为“铁笔银勾”,“人或得其片槠,珍若拱璧”。他手书的牟平文坛领袖赵子辕的《石翁二草》,被收藏界推崇为“诗书双绝的珍品”。

资料图

    1972年春天,人们在开渠整地时发现了照格庄遗址。1979年,中科院考古所等部门联合对遗址进行了发掘整理,出土了大量文物。经专家研究鉴定,照格庄遗址属于岳石文化,时代在夏与早商之间,距今已有3500-4000年历史。2013年5月,照格庄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照格庄遗址发掘,对研究“千年古县”牟平的历史沿革提供了重要依据。

北莒城

     北莒城位于牟平区大窑办事处驻地东北面。

    关于这个村庄的来历,《牟平地名志》给出了两种说法。一种是,相传汉代建设牟平县城时,有人曾“举意”在此修城,但后来发现此地同体积土重量不如现在的牟平城,于是这里就仅仅成为“举意”之地。明初,人们在此建村,取“举意建城”之音,演化简称为莒城。后来村南又建一村,叫南莒城,莒城就更名为北莒城。另一种说法是,春秋战国时期,莒被楚灭,国破家亡,莒国人誓死不降,纷纷逃到齐国境内。齐国人对莒人不放心,将他们驱赶到黄海之滨。安顿下来的莒人为表示不忘祖国,遂将安身立命的地方叫做莒城。

    这两种说法,我更倾向于相信后者。这是牟平版的“勿忘在莒”。

 此外,与莒城一海之隔的养马岛,历史上曾被称为“莒岛”。相传此名得来也是因为莒城人耕海牧渔、踏浪而歌时往来于此而得名。至于这算不算莒城的又一佐证,见仁见智,不得而知。

冶头

    位于解甲庄境内的冶头村是牟平冶炼文化的源头。

    这个村的得名与冶炼有关。《牟平地名志》载:冶头“为全县人口最多的一个大村。元末毛贵曾设军屯于此;明初为御倭患,实行空舍清野,养马岛与城北沿海一带的杨姓来此建村,因汉时设官炼铁铸钱之处,故名冶头”。

    冶头村西的冶铸遗迹,名“官地”。据民国版《牟平县志》记载和市、县文化部门三次调查确认,该遗址属西汉-新莽时期的冶铸遗址,至今有多处遗迹可寻。

    冶头村被世人瞩目,更因为这里走出了清代顺治年间青天御史杨维乔。

    杨维乔,字岱桢,号午台。顺治十六年(1659),26岁的杨维乔考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广西、浙江两道监察御史,分巡河东盐政,转口北道参议,旋升口北道道台、司度支兼山西布政使衔。

    杨维乔平生以邑人汉代廉吏刘宠为楷模,刚直不阿、不畏权贵、为民请命,深得百姓拥护。他也因此开罪朝中权贵,被谗含冤入狱17年。他出狱还乡时,已是皓首苍髯。晚年的杨维乔不谈时事,以教育族中子弟打发时光。他死后被崇祀于宁海州乡贤祠。

    《山东通志》卷二十八之四对杨维乔是这样记述的:“杨维乔,宁海州人。由顺治己亥进士选庶常,考授监察御史,出为口北道。有积棍暴恣,久为民害,维乔惩以重法,复宥之以情,遂皆洗涤成良民。寻从亲老不忍暂违,力请终养以归。殁后公举入祠。”

    杨维乔的一生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来概括并不为过。他才思敏捷,勤于写作,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他曾著有诗集《闲闲吟》《屯具斋诗稿》(今已佚)。他在养马岛拜谒刘宠墓时赋诗袒露心迹:“居官莫道一钱轻,尽是苍生血作成。向使持来抛海底,莒波赢得有清名。”此诗至今仍被后人传诵称道。他为“牟平十景”写就的集唐诗被镌刻在牟平城东沁水阁上,与日月同辉,与山川共存。

新福

    在牟平城东有个新福村。这个村名的由来和旧时牟平“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有关。

    《牟平地名志》中说:该村“元代建村,当时每村皆住一鞑子。某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在月饼中藏一字条,为联络信号,在同一时间将各村鞑子杀掉。住在此村的鞑子表现较好,未被杀掉,村农借口'忘个鞑子’,后村名演变为王达子。1980年7月地名普查中,因原名不利于民族团结,以村后有增福山更名新福。1980年8月1日启用”。

    关于“鞑子”一词,百度百科词条的解析是,鞑子一般指鞑虏。鞑虏,旧称胡虏,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清末特指清朝统治者。具体到牟平,“鞑子”是早先当地人对蒙古族人的称呼。民间有“蒙古鞑子”的叫法。传说,元代每村住一名鞑子管理村中大小事务,许多鞑子行为不端,鱼肉百姓,为非作歹。

    那么,牟平民间关于“八月十五杀鞑子”的说法,到底是否可信呢?1991年《牟平县志》征求意见稿中给出了明确答案。现摘录如下:

    “地方父老相传,元朝末年,各地人民以月饼互相赠送,月饼馅中夹带文字,约定于中秋之夜酒醉鞑子而杀之,自此留下了八月十五送月饼的习俗(见民国《牟平县志》卷十)。但据考证,此事不见于正史,中国人中秋赏月,以食品互相馈送,自唐、宋以来即成习惯,并非从元末开始。而一夜之间尽歼元兵之说,是朝鲜历史上的事(见《读史方舆纪要》),与本地无关。又据历史记载,明太祖北征期间,屡下保护北人(蒙古人)的诏令,未闻有杀害鞑子之事。就本县而论,蒙古人在元初来此入籍的(如城东都姓),至元末之时,其风俗习惯已尽与汉人相同,彼此结为婚姻,互通庆吊,其关系已极密切,更不会自相残杀。此说之由来,可能产生于清初于七起义之时。当时的起义领导者为了发动群众,激发其对鞑子的仇恨,并增强其必胜信心,因而编出这段故事。七七事变后,抗日队伍在乡间大演《八月十五杀鞑子》的话剧,其用意所在,俱各相同。”

    由此可见,盛传牟平日久的“八月十五杀鞑子”的说法,是子虚乌有,以讹传讹罢了。至于新福村名的由来,我们也权当故事,姑且听之。

你可能还想看:

他编剧的这部电影风靡一时,许世友将军曾百看不厌

这支歌成为我们蓬莱易三小学403班的班歌,一唱就是50年

过清明有这些讲究

我的爸爸峻青

来源 | 烟台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