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说过,有的还写成书法挂在卧室中,它出自一位“民族英雄”之口,此人林则徐。一场“虎门销烟”让他被历史铭记,当然他为国为民的付出远不止这一件。 ![]() 林则徐 我们知道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知道他是文学家,但可能很多人不了解,他也是一位成功的书法家。在民国时期,他所写的《临皇甫君碑》,被当作楷书通用字帖。林则徐,字元抚、少穆、石麟,号俟村老人、退叟等,乾隆五十年(1785年)生于福建侯官县。 林则徐《临皇甫君碑》 林则徐自幼在家塾学习,启蒙很早,在父亲的指导下从“欧楷”练起,认真临摹《九成宫醴泉铭》《皇甫君碑》《化度寺碑》等作,进而学“馆阁体”与颜真卿、柳公权等人。林则徐的字非常受欢迎,史籍记载:“求题咏者虽踵接,不暇应也”;“远近争宝之……伊犁为塞外大都会,不数月缣楮一空,公手迹遍冰天雪海中矣。” 林则徐《临皇甫君碑》 我们现在最常见的林则徐书帖,是他的《临皇甫君碑》《无量寿经》等,但他最受人推崇、格调最高的一件作品,当属《正气歌》了。林则徐将文天祥视为自己的偶像,他曾在诗中写道“魂消异代文山操,同感君恩泪满襟。” 林则徐《临皇甫君碑》 《正气歌》被誉为“千古辟邪第一诗”,而林则徐这件书法堪称“千古辟邪第一书”,正如其人一般浩气长存、一生气节不失。《正气歌》写于文天祥被囚元大都狱中之时,他身处腌臜污秽之地,却无惧色,说出“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的豪言壮语。 ![]() 林则徐《正气歌》 林则徐以楷书抄写文天祥《正气歌》正文,全卷共12行、316个字,写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此时的林则徐已担任江苏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这一年他亲自带领百姓治理水患,这件书法或许就是其忠君为国的写照。 ![]() 林则徐《正气歌》 此帖起笔露锋、行笔中侧并用,波磔舒展外拓,点画中正肃整,提按分明,转折处去方取圆。林则徐的楷书虽以欧阳询笔法为基石,但此帖还有褚遂良、颜真卿笔意在,如字的横画轻盈窈窕,“同”“閟”尚有“颜楷”意趣。《正气歌》结字端庄瘦挺、体势均衡,较欧阳询之字少了几分险奇欹侧趣味,但满是文人正直之气。 ![]() 林则徐《正气歌》 通观此帖,以小楷写成,笔画精谨细致、足见其郑重之意,结字端庄大方,笔力遒劲稳实,章法匀称明净,但丝毫不觉呆板单调,这或许就是字中之气韵对人的影响。文天祥谥号“忠烈”、林则徐谥号“文忠”,千古君子之诗与千古君子之字结合,观之肃然起敬! ![]() 林则徐《正气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