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征明84岁的“神级”大作,成功压倒赵孟頫,明代至今“无人能敌”

 墨品书法网 2023-05-05 发布于北京

中华有句谚语叫做:“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历史上很多人都是通过勤奋改变自身命运,例如明代的大书法家文征明就是如此。

文征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但与唐伯虎等人的少年英才不同,文征明是一个愚笨的小孩,他11岁才能开口说话,一度被亲戚邻里称作“痴儿”。

后来在父亲影响下,他发奋学习,最终诗、文、书、画样样精通,人称“四绝之才”,特别是在书法上的成就最为巨大。

文征明是继赵孟頫之后,唯一一个篆、隶、真、行、草五体皆通之人,在小楷与行书造诣最高,曾取学于赵孟頫、欧阳询、黄庭坚、“二王”等人。

其字温润秀劲,圆融典雅,行笔稳健老辣,充满生动意态,毫无烟火之气,似有仙人的“与世独立”之感,是修身养性的上乘之品。

文征明堪为“明代书坛第一人”,对明代至今500年的书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直被后人临摹,但至今仍无人能超越。

明代书画家文嘉也曾称赞他压倒了赵孟頫,曰:(文征明)独步一世。公平生雅慕元赵文敏公(赵孟頫),……而出处纯正,若或过之

从文征明的书法经历来看,他的晚年书法要胜过早年,他晚年时笔力更加凝厚,点画精美,笔法技艺已是炉火纯

从格调上来说他的晚年书法,气韵更加浓厚,儒雅之气更胜,例如他84岁写的行书小品《陋室铭》就是如此,此作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一篇铭文。

主要表达自己的高雅志趣,文征明的书法恰好将这种高洁志趣充分发挥出来,卷中字体颇具君子之气,将文人的书卷感与恬淡闲适之意相结合。

动若清风,静若秋水,充满超然之美,而且文征明的行书小品主要取法“二王”,仔细观察卷中字体,似能看见王羲之《圣教序》的影子。

其字多用《圣教序》字体的基本骨架,使字体呈现出清雅之感,点画起始分明,疏朗多姿,行笔提按有度,多露锋而出。

撇捺收笔时,笔势凝重,还多用回笔,从而展现出灵动婉约之韵,同时,文征明在赵孟頫的熏陶下,其字还有他的端秀姿态。

但相较于赵孟頫,此作更显清正的文雅之气,字体变化更加强烈,点画率真,格调高雅,让人看后品觉深刻。

因此说这幅《陋室铭》成功打到了赵孟頫,可谓他生平难得一见的“神级”大作,是书法史上为数不多的“君子书法”。

时常临摹,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字形表现力,丰富书法气韵,同时也可帮助我们修身养性,提升自我格调,养成平和温雅的性格,在处事时做到波澜不惊。

真迹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经多方努力我们对文征明的《陋室铭》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

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墨色、纹理等细节处都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