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持内心秩序的意义

 Yabini的小世界 2023-05-05 发布于广东
一 个 缓 解 焦 虑 的 驿 站 ~

嗨,欢迎来到Yabini的小世界,一个缓解焦虑的驿站!

你会在业余时间做些什么来维持内心的秩序?有的人是看书、打游戏、跳舞等等,这完全因人而异。就在刚刚,我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维持秩序是从拿出键盘开始敲打的那一刻开始的。

写作仿佛是一件能够抚平内心长出的那一颗颗名为焦躁的刺。每次一当脑海中有很多杂念的时候,只要我开始敲打着键盘,那些浮躁的念头就会像天空中的白云一般,虽然在自己的天空中不近不远地飘着,但是不一会儿就飘走了。

看书和写作不一样。看书是找到共鸣,而写作是表达;看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我发现自己仅仅只是一味地输入却没有输出的过程就像一个被堵塞的马桶一般,能量的交互长久没有得到流通

仅仅是写的这个过程就好像能够抚平并捋顺心中那些让人烦恼的事情,就像是治愈自己的一个过程。然而却依旧记得在写东西的初期的时候总会思考别人会怎么想,写得很烂怎么办。直到后来没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之后开始想自己的输出方向... ...

我好像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把写东西这件事情看作是对他人而言“有用”的存在,却逐渐因此失去了内心的持续坚持的动力和兴趣。就像镌刻在内心深处的印记一般,某种“一定要有用”的魔咒让我久久止步不前。

就在刚刚,我脑海中又有了好多杂乱的想法,我想起了好久不见的朋友,想起了以前在一起的疯闹,想起了多年前弱小无力的自己,也想起了自己做的很多傻事和行为... ...但是在写的这一刻,这些杂乱的声音突然戛然而止。

按下这个暂停键让我得以从中跳出来,开始思考自己的思考。

看书的时候看到一个概念叫做“铭印”。说的是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言语、行动和思考中种下了意识的种子,也就是铭印。

因此,每个人会根据自己过往的经历、所言所行形成的意识形态来面对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事情,并产生好与坏的想法,从而陷入无限循环的事实印证的怪圈,比如总是遇到渣男或者负面的事情,再比如就像开挂一般好运、轻松无限循环。

然而事实却是事情本身无好坏之分,万事万物都有其的特性,只是经由个体或者群体过往产生的“铭印”(言语、行动、思想所产生的)来评判事情的好与坏。

逐渐地我们便发现成为了多年来已固化的意识形态下的那个自己,比如赚钱很难,勤劳致富,生活就是辛苦的,高学历很重要,不结婚人生并不圆满... ...生活过的和自己固化意识形态下的完全一致。

所言及所行,我们喜欢或讨厌的某个意识形态不正是和我们相近的,或者想要靠近或远离的个体吗?

而正是因为万事万物拥有自己的特性,才拥有其所隐藏的终极潜能。

这个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写作这件事本身,其实它并没有好与坏之分,只是个体的“铭印”不同因此对于每个作品和风格有不同的想法而已。为什么要不断思考自己固定的输出方式和风格呢?难道不是借由写作来表达自己的言行和思想这件事本身更为重要吗?

原来意识到自己的“想太多”会是这么一件通透的事情,此时内心的小火苗被重新点燃,准备迎接一个更迭换代的自己。表达的核心大于形式,我想大概只有回顾做这件事情的初衷——不是为写而写,而是为自己而写,才能跳出停滞和不断自我质疑的怪圈。

2023年5月日更的第2/#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