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平和之景揭猩红之伤疤——我为何喜欢《雾之宿》

 shineboy1 2023-05-06 发布于加拿大

作者系浙大城市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李俊良(学生)

温馨提示:阅读本篇文章前建议先看完石坂和道《雾之宿》汉化版

“深重的悲哀甚至不可能采用眼泪这一形式来表现。”——村上春树

《雾之宿》的故事并不复杂,漫画以旁观者的视角,通过静子的日记展现上世纪战前日本农村家庭的辛酸生活和战争所带来的生离死别。

静子是家中的长女,由于家庭经济所限和旧时重男思想的盛行,家里将上大学的机会给到了弟弟太郎。父亲去世一周年,太郎踏上了大学之路,而静子仍为太郎的学费操心,在农村拼命劳动。在太郎毕业前一年的秋天,静子和太郎迎来了第一次重逢,太郎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并且希望能将姐姐接到东京。之后太郎参军入伍,起初静子还能收到弟弟的明信片和来信,渐渐地,弟弟方面已经杳无音信了……

不得不说,石坂和道对于人物的刻画是细腻的。首先我想聊聊荒川堂的胡子拉碴看门大叔(也就是讲述者的父亲),虽然嘴皮了一点,但还是对静子关照至微,收下静子卖剩下的腌菜,用很体贴的方式将契诃夫的书给了静子,短短两页便使大叔直爽、憨厚、善良的性格跃然纸上。(tips:后面太郎给姐姐看的照片中胡子拉碴的朋友是不是和大叔也有同样的善良之处呢。) 

图片

其次再来看看弟弟太郎,他在整个漫画中前后性格转变很大。在姐姐为太郎送行时,太郎对姐姐的叮咛显得不耐烦,之后的一段时间也没有回老家看望姐姐,不免令人觉得稚气,但接下来太郎和姐姐的重逢使得太郎相比以往判若两人。

首先太郎言道自己“第一次喝酒”、“第一次泡温泉”可见太郎的大学生活并不奢靡,请姐姐到雾之宿也是作为弟弟对姐姐的款待和回报。其次,太郎的言语念念不忘父母和姐姐,表现出了他对于改善家庭生活的渴望,在生活上他已经能扛起大旗了,面对姐姐时却仍然像个孩子一样希望姐姐过上好生活。同时,太郎也学会了换位思考,互相理解。整段重逢情节太郎都在讲述自己这几年的快乐生活,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而对于自己即将参军一事只是草草地告诉姐姐。

对未来充满期待,却不轻易诉说自己的苦难。太郎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成长为了真正的男子汉。(个人推测太郎长时间不回家的原因是为了不让姐姐知道自己的日子很辛苦,同时毕竟家里条件有限在外打打工什么的也占据了他不少闲暇时间。)

图片

人物方面最具深度的无疑是静子了。静子的体贴和强责任心在开头便已经强烈地展现出来了,母亲的逝世激发了她学医的决心,父亲的劝说又使得她义无反顾地操起养家的重担,静子的明事理让读者看之都于心不忍。父亲逝世后,静子的生活目标便是供养在城里上大学的弟弟,她之后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弟弟,以至于付出到了忘我的地步,“她记载的日记中自己几乎未曾被提起过”,字里行间都是太郎。尽管如此,静子对于读书的热情却并未消退,拜托大叔进契诃夫的书籍,就连和太郎重逢时太郎都说书是姐姐最想要的。明知读书不再可能,却仍尽力地追求那若有若无般的希望,坚强的性格支撑着静子在辛酸的人生中不断前行。

此外,静子的单纯在生活中也无时无刻伴随着她,单调的农村劳动生活让她对美好的生活没有很强的概念,当太郎向她介绍自己这几年过的生活时,静子只能沉默寡言,当听到弟弟要接她到东京时,首先想到的还是家里的田地,未来的职业规划,她也没有一点头绪,就她而言,生活的目的就是让弟弟能够读书,过好日子,不成为弟弟人生路上的包袱,除此之外,大千世界中,静子只求一隅之地,过着简单的生活已经足够。

图片

在画面的风格上,石坂和道没有刻画情感非常激烈的场面,没有战争,没有自然灾害,没有满眶热泪的悲壮情节,表面所展现的是如流水般的生活和人与人间的交谈,就像坂本龙一先生的作品《Koko》,线条如同琴键一般缓缓诉说一个悲伤的故事,没有额外的弦乐,没有描绘宏大的场景,于平和之景揭开了生活和社会猩红的伤疤。

在情节推进和过渡的过程中,我比较喜欢的是石坂和道这种略带抽象的线条所带来的朦胧之感,这使我想到了英国乐队My Bloody Valentine主打的自赏摇滚(Shoegaze)中失真的吉他,有规律的模糊底下蕴含了漫画所传递的复杂情绪,比如雨中目送弟弟去上学,在桥头等传回来的信件都蕴含了静子对太郎的无限关心。石坂和道在虚实之间不仅划分了叙事主次,而且赋予了作品更多的诗意与雾化的美感。

图片

图片

主题方面,作者在很多地方都设计了巧思。首先我们来讲讲不容易发现的讲述者和他胡子拉碴的父亲,讲述者对于父亲的印象是“鬼瓦似的脸”、“太不会说话”、“性格冷淡又招人嫌“,可见讲述者对于他的父亲印象不甚好,甚至有些厌恶的小情绪在里面,但我们读者看胡子拉碴大叔的这部分时并不这样觉得,豪爽、开朗都写在大叔的脸上了,这之间固然有晚辈和长辈之间的代际隔阂与不理解,就与太郎在上大学前对姐姐的关心不耐烦类似。

然而是什么改变了大叔的性格了呢?更深层次地推测,我认为是战争使得正常的生活被打破,人们的性情被战争的阴云和陡增的生活压力压抑,百姓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和未来前行的方向,于是变得更加沉默起来,苟且于世。可以说,胡子拉碴的大叔就是战前和战时日本百姓精神状态的缩影。漫画开头也说明了,这些日记是大叔生前的,不妨可以揣测一下大叔逝世的原因,多半也和战乱有关吧。

图片

漫画中所展现的农村生活,反映了旧社会的很多心酸问题,每个问题单独拉出来放到现在都是充满争论的话题,但在当时甚至当下的确存在。漫画中静子父亲把上大学名额给太郎的情节所展现的便是旧时重男思想的问题,这我感同身受。

我的外婆一辈只有我舅公是男孩子,我的太婆便全力供养舅公去读书,好在我舅公也十分争气读出了名堂,而我的外婆和她的几个姐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帮助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早早地参加了工作。我太婆去世之后,家里的一切大小事都由舅公来做决断,这和漫画中静子一家是有很多共同点的,我相信这样的现象在以前肯定数不胜数,好在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生活的改善帮助更多人走出农村,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但旧日的辛酸我们亦须铭记,争取不让悲剧重演。

此外,静子也相当于承担了为人父母的责任,拼死拼活地为太郎的学费不断劳动,这在当下中国仍是很普遍的现象,而如今生活的压力却并没有减轻多少,读书也不再是金饭碗,生活的盼头远在天边,从而导致部分农村家庭越来越穷的情况不断上演。而且,静子已经习惯了农村的清贫生活,她对于外界生活的概念十分模糊,这也导致了她其实和弟弟太郎之间隔了一道厚障壁,最后一画格静子的内心独白即是她真实生活的写照,现在的许多农村父母不也是如此吗?缺少关心,日复一日地干着单调的活,走出农村就无所适从,而当下的社会也缺少对这类群体的帮扶,代际的隔阂只会越来越深。

如果当初是静子去上学,太郎留在农村劳动,结局就一定会更好吗?我认为未必。战争难以避免,太郎长大之后为了家庭的生计和政府征兵政策的影响大概率还是会选择参军,静子如愿以偿地当了医生,但或许太郎和静子仍旧难以再次重逢,静子还是在这个世界上茕茕独立,可以说静子一家的分崩离析是难以避免的结果,但医生的职责让她拥有了挽救更多家庭的能力,这或许也是作为一个读者换位想象所带来的一些慰藉吧。

最后,尽管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悲伤背后却看不见一滴眼泪,正如村上春树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所言:“深重的悲哀甚至不可能采用眼泪这一形式来表现。”


图片


下期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