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50年,13岁的神童张之洞成为了秀才,15岁的他又以魁首身份

 铁血老枪 2023-05-06 发布于上海
1850年,13岁的神童张之洞成为了秀才,15岁的他又以魁首身份成为举人。眼看他就要成为进士,谁知命运却开起了玩笑。

张之洞从小就聪明好学,其父张锳在办公之余都会带着张之洞熟读四书五经,儒家经典。1849年,12岁的张之洞就出版了一本诗集,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神童。

1850年,13岁的神童张之洞参加了政府举办的乡试,没想到居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成为了一名秀才。15岁时,张之洞再次参加了乡试,这次又是第一名,成为了举人。

张之洞15岁再次以第一名的成就成为举人,这在当时成为了轰动事件。要知道,但是很多人终其一生也只是一个秀才。我们熟知的范进中举的时候,都已经是快60岁的人了。

亲友们预测,张之洞很有希望在三年后的殿试中得中进士,然后踏入官场。张之洞将来的成就必定会大于他父亲,也必定会带领他们老张家走向辉煌。

此时的张之洞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认为自己前途不可限量。可是,接下来的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他的意料。

不久,太平天国起义在这个时候爆发了,矛头直接指向了北京,考试的时间被无限期延后了。张之洞也只得返回老家,等待机会。

两年后考试恢复了,张之洞终于可以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了。可是,命运这时候给他再次开启了一个玩笑。他的父亲,在抗击太平天国的运动中牺牲了。

按照惯例,他必须要待在老家守孝三年,然后他才能进京赶考。就这样,张之洞继续待在了老家,一边怀念死去的父亲,一边勤奋的复习功课。

三年之后,守孝期满,距离上次中举已经五六年了,当初的神童已经到了弱冠之年。这一次,总不会有什么意外了吧。张之洞发誓一定要在考场上好好表现,把耽搁的东西夺回来。

可是,意外还是来了。考试前夕,张之洞的族兄张之万写信告诉张之洞,让他先放弃这次考试。因为张之万此时是朝廷派来组织考试的主考官。按照朝规,同族的他必须回避,不得参加这次考试。

张之洞不得已只得放弃,回家复习,等待下一次考试的机会。几年后,新一轮的考试又要开始了。

然而,让张之洞哭笑不得的是,张之万又一次幸运的成为了考试的主考官。这对张之洞可就不算个好消息了,因为这意味着,这次考试他又得回避。

张之洞心里十分的郁闷,怎么自己的运气就这么差,都快十年了,都因为各种意外,没有参加过一次考试。

转眼间又到了新一轮的考试,这次还好,没有任何意外,张之万没有担任考试的主考官,自己也没有因为各种事情耽误而不能参加考试。

然而事与愿违,这次考试的结果却让他意外了,他居然名落孙山了。自己十年磨一剑,誓要在这次考试中创造佳绩,可是结果却是那么的讽刺。

难道自己已经江郎才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深受打击的张之洞决定暂时放弃考试,先到张之万的府中做一名枪手,代理写各种奏折,公文度日。

神童之名不是白叫的,张之洞的公文奏折写的深得张之万的喜欢。不过作为兄长的张之万,还是给他提了个建议,你的文章言辞不要太犀利,要真想实现你的报负,等你做了封疆大吏再来这样写。

兄长的一番话,再次刺痛了张之洞那颗敏感的神经,其实他骨子里面依旧没有忘记考取功名,建功立业。于是,在兄长的鼓励下,张之洞又开始勤学苦读,准备下一次的考试。

张之洞27岁那年,再次参加了考试,这一次他发挥不算特别出色,只得了141名,但是也算是一名进士了。

他没有灰心,在后面几次的殿试和朝考中,发挥一次比一次出色,最终以第三名的成绩被慈禧钦点为探花,进入了朝廷,最终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从15岁以第一名高中举人,到27岁成为探花,张之洞也没有想到,这一条路,自己居然走了整整12年,这十多年来他因为种种意外都未能参加考试。好不容易一次考试的机会,没想到名落孙山,这对于以神童自称的他不可谓打击不深。

他也曾有过怀疑,但是最终还是选择相信自己,坚持在科举这道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最终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如果他中途放弃,后面也就不会有被我们熟知的张之洞。

所以,我们在面对生活的一个个挫折时,你退缩了,被生活打趴下了,对自己有所怀疑了。不妨想想张之洞,一代神童的面对生活的打击尚且还能如此坚持初心,才能取得最后的荣耀。

更何况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呢,难道我们真的甘心就被生活的一点小意外给打趴下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