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秘仪是什么?(一)》中,坤鹏论介绍了: 古希腊宗教信仰的成分和阶段; 什么是神秘仪式; 埃琉息斯; 狄奥尼索斯教。 今天,继续讲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生活的时期,希腊宗教中最活泼和兴盛的神秘仪式——俄耳甫斯教,而且,在毕达哥拉斯学派、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中,总是闪烁着该教的影子,特别是灵魂轮回的说法。 在公元前7世纪时期,另一种神秘崇拜从埃及、色雷斯和色萨利传入希腊。 它在希腊历史上几乎比埃琉息斯的神秘仪式更为重要。 它就是俄耳甫斯教派。 这个教派由狄奥尼索斯教脱胎而来。 但是,它并未完全地一脉传承,而是演化成了截然不同的宗教。 就像后来祭拜上帝和耶稣基督的基督教是从原来单纯祭拜耶和华的犹太教中进化而来一样。 或者说,这里面可能就有着德尔斐祭司和雅典当局对狄奥尼索斯教改造的功劳。 一、俄耳甫斯的凄美爱情故事 俄耳甫斯教派的起源是阿尔戈斯时代的一个不太著名但很迷人的俄耳甫斯。 他是色雷斯人,“在文化、音乐和诗歌方面,远超过我们既知的一切人之上”。 而且据历史学家考证,这个人很可能曾经真正存在过。 俄耳甫斯被描绘为一个温和的精灵,高雅、温柔、热情、爱沉思,有时是一个音乐家,有时是一个狄俄尼索斯的改革派苦行祭司。 他弹奏七弦琴的技艺极高,歌声也极其优美,据说,人们一听到他的琴声和歌声,就想拜他为神,而狂野的动物听到后则会变得驯良,树木和石块也离开原来的位置追随他。 柏拉图在《克里底亚篇》中曾用苏格拉底和阿尔西比亚的对话详细介绍了俄耳甫斯故事的由来。 俄耳甫斯是掌管文艺的阿波罗和缪斯女神卡利俄帕的儿子。 他很小就显现出了非凡的艺术才能,掌握了父亲的音乐才华,并获得了父亲赠送的一把金质宝琴。 他交游广阔,许多英雄人物都是他美妙乐声的崇拜者。 后来,他还参加了伊阿宋取金羊毛的壮举,并且在关键时刻用手中的宝琴制服了守护羊毛的毒龙。 在归途中,也是俄耳甫斯,在经过海妖塞壬的领地岛屿时,用一曲英雄的赞歌打破了海妖塞壬淫靡歌声的迷惑,使得英雄们得以恢复往日神采,伸开铁臂奋力划水,“阿尔戈”号似离弦之箭离开了妖岛。 有一天,俄耳甫斯在林间弹琴时,美妙动听的乐声吸引了仙女欧律狄克。 后者循声而来,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而俄耳甫斯也立刻被这位如花似玉的仙女深深吸引。 两人双双坠入爱河。 欧律狄克生性活泼,最喜欢跟众仙女到山间田野嬉戏游玩。 有一天,就在游玩时,她不幸被一条毒蛇咬伤,终于不治而亡。 失去爱妻的俄耳甫斯痛苦得几近疯狂,他最终决定到冥界恳求冥王和冥后,释放欧律狄克。 他用琴音歌声打动了三条河船夫卡戎,驯服了守卫冥土大门的三头恶狗,连阴险的复仇女神们都被感动,终于见到了冥王哈得斯和冥后珀耳塞福涅。 他诉说着这个人间的凄婉故事,并表示如若不然他宁可死在这里,决不一个人回去。 冥王、冥后见此,怜悯之情油然而生,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但是,冥王提出一个条件:如果他一直到达地面而不回头转望欧律狄克,就准许他将妻子携回阳世,否则他的妻子将永远不能回到人间。 一开始的归途中任凭欧律狄克如何痛苦呻吟,从哀求到抱怨,他都没有回头。 但在阳间的曙光即将投射到面前的土地上的时候,他深恐妻子未能追随,回头伸手想拥抱欧律狄克,美丽的仙女却像水泡一样被拖回了冥府。 有人说,这是致命的回眸;还有人说,回望你,失去你。 自此,俄耳甫斯永远失去了妻子。 万念俱灰的他抑郁地在山野闲逛,用哀婉的歌曲叹息着生活的不幸。 一群塞壬迷上他英俊的容貌,向他扔去鲜花,可他却不理不睬。 塞壬们被激怒了,她们向他投出了刺枪,但琴声使她们无法投中。 她们便堵上耳朵,又把枪向俄耳甫斯投去,伟大的歌手倒下了。 最后,塞壬把他的头割下扔到海中。 (注:在古希腊神话中,塞壬是一种人面鸟身的海妖,飞翔在大海上,拥有天籁般的歌喉,常用歌声诱惑过路的航海者而使航船触礁沉没,船员则成为塞壬的腹中餐。) 还有一个传说是,俄耳甫斯拒绝了信奉狄奥尼索斯的色雷斯狂女的求爱,最后被发狂的女人撕成了碎片。 俄耳甫斯的头和宝琴被吹到了色雷斯海岸,被一位少女捡到了,她为这位音乐家的死而哀伤。 他的遗体被安葬在沃斯莱斯海峡的裂缝间,后来这里成了一个很著名的神谕地,据说这里的夜莺歌唱得异常甜美柔婉。 宙斯对这件事很是遗憾,他代这些女人们表示忏悔,于是将俄耳甫斯的琴置于星间成为一个星座——天琴星座。 后来,俄耳甫斯的灵魂得到了解脱,成为冥界掌管灵魂审判的主神。 二、俄耳甫斯教 俄耳甫斯教以狄奥尼索斯崇拜有关的神秘崇拜为基础,在教义、仪式和道德影响上,则进行了极大的改良,更符合人类社会的需求。 该教确定所有人类均将复活,接受未来的赏罚,因为人们相信杀死狄奥尼索斯的泰坦们是人类的祖先,所以也就有原罪的污点存在于所有人类之中,为对这种罪恶加以惩罚,因此把灵魂关进肉体之内,就像禁于监狱或坟墓之中一样。 但是,人类由于知道泰坦们曾经吃掉狄奥尼索斯,所以在每个人的灵魂里面,都有一点不能毁灭的神性。 在神秘仪式的圣餐礼中,俄耳甫斯教的崇拜者要生啖象征狄奥尼索斯的牛肉,用来纪念他被杀戮和被吃,并以此再度吸收神的本质。 俄耳甫斯教说,人死之后,灵魂要进入冥界,接受审判,如果判有罪,就会受严重的惩罚,而且说这种惩罚永无止境,这个在后来的西方神学中变成了地狱的观念。 所以,它的赞美诗和仪式训示信徒为了这个最后的审判做准备。 在另一个教条中则提出灵魂轮回的观念:灵魂按照前生行为的善恶一再地转生为较好或转坏的生命,这种转生的轮子转动不息。直到堕落的灵魂完全洁白无瑕,才被获准进入极乐岛为止。 这是典型的来世因果论,所以,该教宣称,只要教徒按法修行,通过严格的修行和涤罪避免灵魂的堕落,人死后灵魂就能获得洁净、解放。 另外,俄耳甫斯教还提出了迁善,也就是地狱的惩罚可在生前由其本人忏悔改进,或在死后由其亲友代行而得到结束,据此,也就产生了炼狱和大赦的方法。 而柏拉图曾对此表示出了相当的愤怒: “托钵的先知们走到富人的门前,劝告富人说,他们(先知们)得了一种能力,可用祭献或咒语的方式,为他们或他们祖先的罪恶举行忏悔仪式……他们不仅劝告个人,并对全城的人说,祭献和仪式可以使罪恶得到补救和宽恕……对于生者和死者,都同样有益,他们称仪式为神秘仪式,它可以免除我们地狱之苦,但如果我们忽视这些,无人可知将来会发生何种后果。” 为了吸引人们入教,俄耳甫斯教的创立者建立了一整套洗礼和涤罪仪式,只有通过净洗礼的人才能进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基督教的入教仪式。 参加圣礼的人认为自己是品德端正者,相信会得到永远幸福的回报,死后会得到好的审判结果,不会遭到堕入禽兽轮回的厄运。 俄耳甫斯教正式信徒之间的关系有如兄弟,既没有教会组织,也没有单独生活,但所有信众都穿白袍,一望便知。 三、俄耳甫斯教的深刻影响 俄耳甫斯教的教士们不仅积极宣扬自己的教义,还聚集教徒,建立集会地,对城邦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隐隐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政治派别。 所以,历代俄耳甫斯教徒几乎都成为政治的迫害品,毕达哥拉斯就是显著的例子,他希望用自己的教团的力量影响城邦的政治,因此遭到追捕和杀害。 与奥林匹斯山诸神的放浪松弛完全不同,俄耳甫斯教在道德和修道方面有着极强的理想主义倾向。 也正因为这对越来越发展的人类社会,以及统治者有利,所以,文雅的俄耳甫斯逐渐推翻了伟大的宙斯,该教的秘仪逐渐侵占了大众对奥林匹斯山诸神的崇拜。 而且,一种罪恶和良心的概念——肉体是恶与灵魂是圣的二元论也逐渐进入到了希腊人的思想,压制肉体以使灵魂超脱,成了宗教以及后世主要宗教的主要目的。 俄耳甫斯教在某些方向代表了希腊历史上的清教改革,比如禁止食肉,禁止饮酒等。 这也被毕达哥拉斯学派所倡导,由柏拉图的灵魂论发扬光大,并在后来影响了基督教。 可以说,这个教派的影响广泛而持久,从它之后的哲学与宗教思想中,都能清晰地看到它的影子。 毕达哥拉斯学派曾选择他们的食物标准、服装和轮回转生理论。 柏拉图虽然排斥该教的许多教义,但却深刻地接受了他们肉体和灵魂的对立、二重世界、较严肃的道德倾向以及对于永生的希望。 斯多葛学派的泛神论和苦修主义,也和俄耳甫斯教有部分的渊源。 亚历山大的新柏拉图学派则收集了大量的俄耳甫斯教著作,并以其为基础,建立了他们的神学和神秘主义。 地狱、炼狱、天国、肉体对灵魂、圣子的被戮和再生、在圣餐中吃圣体和饮圣血以及神的圣性等教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基督教,基督教本身也是一个赎罪和希望、神秘结合与超脱的神秘宗教。 所以,可以说,俄耳甫斯教崇拜的基本观念和仪式,如今不但仍然存在,而且还很兴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