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喜乐小语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本文是纯干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腰腿痛本为老年人常见不适,但如今,腰痛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尤其好发于45~55岁人群。 腰腿痛算得上是一种难治病症了,患者往往因缺少合适的治疗而致病情加速进展。 中医治疗腰腿痛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内经》就有《痹论》的专篇。 在中医里,腰痛属于“痹症”“腰痛”等范畴,病因可归纳为内因和外因。 其中,内因导致的腰痛主要为劳逸失调或年老体虚或久病及肾等,引起机体肾气亏损、精血不足,腰部失养,不荣则痛。 外因则主要包括跌、扑、闪、挫或者风湿寒邪等的侵袭,使气血阻滞、血脉经络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腰痛临床多表现为腰部一侧或双侧的疼痛,其病位在筋骨,病本于肝肾。 加之外邪侵袭,终致正虚邪实而为病。 该病病起于劳损日久,致使肾脏亏虚,多累及肝脾,终致正气不足。 而正虚,邪必凑之,其中尤以风寒湿邪最为常见。 独活寄生汤为治疗痹证的千年古方,载于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治腰背痛,独活寄生汤。” 全方重用独活为君,取其善下行、善治伏风之意,功在祛除下焦以及筋骨间的风寒湿邪; 桑寄生、杜仲、牛膝取其补益肝肾、强筋健骨之意; 背为阳,易受寒邪侵袭,防风、细辛、秦艽、桂心辛温散寒以止痛; 肉桂为腰痛久病常用之药,如丹溪云:“肾虚痛,必用官桂开之方止”; 当归、熟地、白芍、川芎为四物汤以补血行血,血虚则痛,故补血亦很重要; 人参、茯苓、甘草为益气之药,气行则血行。 全方补散结合,标本兼施,共奏祛邪扶正之功。 旨在标本同治,旺气血,利关节,强肝肾而诸症愈。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载“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肾渐衰,很容易患腰腿痛。 而独活寄生汤的主治,就是由于风寒湿邪所致的顽痹。 说白了,就是长期患病,久治不愈。这种情况,带来的结果,自然是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痹症、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所导致的腰膝酸软、关节冷痛、屈身不利等,都可以用这个方子。阴虚血燥的人要慎用。 中医内服汤药调节人体内阴阳平衡,外治法则提供了治法上的补充。 比如针刺、艾灸、拔罐等非药物疗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腰痛治疗,因其直接作用于局部,能起到更好的调畅经脉气血、祛除外邪作用,不妨一试。 |
|
来自: 太赫兹 > 《中医哲学中药配方》